牛天慧
【摘 要】目的:探討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與其相關因素以及所采取的相應護理對策,降低VAP的發生率。方法:在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的110名患兒,治療過程中均使用機械通氣(MV)治療,對此進行研究分析。結果:110名新生兒患者,其中有52名出現VAP,47.27%的發病率,19.23%的死亡率,由于很多相關的因素VAP組與無VAP組出現VAP的發生幾率會有一定的差異。結論:新生兒VAP的發病因素與臨床有很大的關系,在臨床上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VAP發生率明顯降低,治療效果有所提高。
【關鍵詞】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相關因素;護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3.7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5-0174-02
引言: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是指在進行氣管插管時沒有肺炎的癥狀,同時也沒有潛伏性的肺炎,是使用機械通氣治療后而引發的肺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是機械通氣的常見并發癥,是呼吸衰竭的患兒出現院內感染及死亡率高、撤機時間延長和治療費增高的最主要的原因。為了研究新生兒VAP的相關因素,提升治療的水平,找出有效的預防措施,在本院一年半內,新生兒重癥監護室內使用MV治療過程中,出現VAP的新生兒進行分析研究,表現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這組是使用MV治療48小時以上的患兒110名,男孩65名,女孩45名。基礎疾病是:缺氧缺血性腦病有32名,羊水吸入綜合征31名,肺透明膜病20名,呼吸暫停10名,顱內出血8名,先天性心臟病5名,硬腫癥4名。出現VAP的52名患兒為VAP組,沒有出現VAP的58名患兒為無VAP組。
(二)呼吸機使用情況
都使用經口進行氣管插管。根據原發病和血氣分析來調整呼吸機的參數,確保呼吸機的最低參數來維持血氣的正常。定時給患兒翻身,拍痰,普米克霧化吸入。
(三)VAP診斷標準
1.患者進行MV 48h后出現肺部炎癥;
2.高熱,呼吸道有膿性分泌物,肺部有濕啰音,白細胞增高;
3.胸部X光片:肺部有浸潤性陰影;
4.檢查分泌物有病原菌;
5.使用呼吸機前后都需要進行痰培養,出現病原菌異樣可診斷VAP。
2 結果
(一)VAP發生率。有52名患兒出現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幾率占47.27%。
(二)病死率。出現死亡率10.91%。VAP組病死率19.23%,無VAP組3.45%,相比較差異在統計學上有一定意義。
3 討論
(一)新生兒VAP相關因素分析
機械通氣是維持呼吸正常運轉,維持患兒的血氧以及內環境的穩定情況,在新生兒的急救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機械通氣的使用出現的并發癥是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出現這種肺炎的發病率是非常高的,在一些比較嚴重的患兒原發性疾病的治療與搶救成功率有著一定的影響,同時也是搶救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通過此次的研究,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整體發病率占47.27%,19.23%的病死率,一些相關的報道,基本上是相一致。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主要有以下因素:
1.一般胎齡不到37周,出現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幾率在71.19%,在胎齡超過37周,實現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幾率在19.61%,兩個組的相互對比,有著統計學上的意義。在現實中的早產兒的免疫功能是非常差的,也是容易出現VAP的一個重要因素。
2.使用機械通氣的時間越長,出現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機率會越高,隨著使用的時間不斷地加長,患者很容易出現感染,像多種細菌或者是真菌混合性的感染。
3.出現危重的患兒會使用抗酸藥或H2受體阻斷劑進行應急性潰瘍的預防,這樣很容易出現胃內的PH值增高,減弱胃液的殺菌作用,在消化道內會很容易出現細菌大量的寄生繁殖,由于胃腸的蠕動功能在口咽部很容易出現細菌定植,這樣可以導致下呼吸道細菌感染,新生兒最易發生壞死性小腸炎。
4.在進行氣管插管后,機械通氣患兒會使用胃管來維持患兒的營養和一定的藥物治療。
5.通過研究發現,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死亡率增加情況與機械通氣錢使用抗菌藥物有著直接的影響。通過這次的資料顯示,34名的機械通氣使用前兩周內使用過抗菌藥物,出現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幾率大約在67.65%,這個結果顯示是為未使用抗菌藥物的患兒。
6.肺部的血流非常豐富,有很多的中性白細胞,會分泌多種活性強的細胞因子,非常的利于炎癥的擴散。
(二)護理對策
1制訂NICU管理制度。保證病區內環境質量,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增加消毒的次數,每季度進行環境學監測,對于院內的感染病原菌要進行監測,可以為用藥提供相應的依據。
2.嚴格規范無菌操作制度。手是主要的院內感染的傳播途徑。要勤洗手可以有效的預防院內感染。相關的資料顯示,經常洗手有效的降低醫院內感染的,下降率減低百分之五十。這就要求我們的醫務人員在與患者接觸的時候,或者進行一些操作的時候一定要按照規定嚴格洗手,同時按照規定進行實施。
3.加強對呼吸治療器械的管理。在機械通氣的過程中需要定期進行更換,這種經常的更換氣路管很容易出現細菌的感染,增加了VAP3倍的發病率。根據經驗5天更換一次為最佳,同時也需要護士隨時進行檢查,及時清理杯內冷凝水,不可以隨意進行處理,按照嚴格的醫療處理規定進行處理,同時也需要專人的負責人員進行檢查登記。
4.加強氣道護理。進行氣道護理的過程當中操作不當,是引起VAP一個主要的原因,注意呼吸道內的分泌物的情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吸痰。吸痰不當會容易引起很多的并發癥,但是吸痰可以保證呼吸道的通暢,可以保證機械通氣的治療效果。
5.正確體位。在進行患兒的搶救過程當中,一定要確保一個恒定的環境溫度,同時也要擺好正確的體位,體位采取把頭部抬高30°~45°的角度,可以在搶救過程中有效降低新生兒的VAP發生率。如果體位放錯,很容易出現誤吸的現象,會威脅到患兒的生命。在這次研究分析VAP發生率是58.11%,而采用頭部抬高體位,VAP發生率為25%,結果表明有著明顯的差異。另外,為了防止出現誤吸的現象,會放置胃管。
6.在進行營養護理過程當中,給患兒進行營養補充,增加患兒的抵抗力,降低新生兒VAP發生率。
參考文獻
梁振明,朱亞非, 朱銀燕. 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5(1):232-234.
劉文杰.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感染因素及護理對策[J].中國實用醫藥,2016, v.11(05):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