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麗娟
【摘 要】目的:本文主要針對普外科術后患者胃腸減壓不適癥狀的護理干預措施進行分析研究。方法:選取普外科就診的手術患者,共90例,按入院編號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5例。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開展常規護理、綜合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具體護理干預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在護理后的SDS、S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且護理質量優良率明顯提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普外科手術患者,術后為胃腸減壓的過程中做好綜合護理工作有助于不適癥狀的緩解和手術效果的提升,從而能夠取得良好的預后效果。
【關鍵詞】普外術后;胃腸減壓;不適癥狀;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3.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5-0213-01
引 言
胃腸減壓是經患者鼻腔插管,對胃腸內的積液或積氣引流外排,減輕患者的胃腸區域壓力,多用于腸梗阻、胰腺炎等腹部疾病的術后護理中,可促進患者恢復,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我科近年來針對胃腸減壓不適癥狀開展綜合護理,取得確切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收治的90例普外術后需進行胃腸減壓的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45例中男30例,女15例,年齡22~80歲,平均(48.3±3.6)歲;對照組45例中男28例,女17例,年齡26~79歲,平均(48.2±3.5)歲。兩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制定相關調查問卷,了解患者的詳細情況,即從手術之后24h到拔除胃管是調查的時間,引發患者不適的原因是咽部不適、口干、惡心、睡眠障礙、饑餓與排痰困難等臨床癥狀。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措施進行護理,即根據臨床規定給予患者相應的護理干預。護理組則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針對性護理措施,即針對患者的具體臨床癥狀給予相對應的護理措施。對于咽部不適癥狀的患者,置入胃管后,對胃管進行固定,能夠有效防止胃管脫出,降低胃管的活動度,減少對患者咽部刺激。對于惡心癥狀患者,護理工作人員需要排除患者惡心原因,若由于咽部刺激導致,必須加強固定胃管;若由于胃管堵塞所致,則需要使用15~30ml的生理鹽水沖洗胃管,保證胃管通暢性。在胃管未堵塞的情況下,需要實施定期清洗。對于睡眠障礙所致的患者,工作人員可以進行一些物理療法,改善頭部血液循環,來促進睡眠,必要時遵醫囑給予鎮靜藥物。針對口干癥狀的患者,可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在手術后6h可飲用少量的水,以潤滑食道,緩解患者口干、咽部不適的癥狀,增加患者的舒適感,同時改善患者睡眠的質量。另外,護士應及時準確的為患者記錄液體出入量,了解體液平衡情況,為醫生提供補液量的數據,以滿足機體需要。若患者口干癥狀較為嚴重,則護理工作人員需要采用紗布、濕毛巾涂抹患者口唇,緩解患者的口干癥狀。對于排痰困難的患者,需要按照患者的實際狀況給予相應的排痰藥物或霧化吸入等措施以促進痰液的排出,護理工作人員應定時為患者扣或按壓胸骨上窩等部位刺激患者進行自主咳嗽。對于自覺饑餓的患者,護理工作人員需要在術后給患者相應的靜脈營養支持,確保水電解質的平衡,保證營養的攝入,控制患者能量的消耗,從而減輕患者的饑餓感。
2 結果
2.1兩組患者心理狀態比較: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DS、SAS評分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盡管兩組評分均有所降低,但是觀察組仍然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護理質量優良率:觀察組護理質量優17例,良19例,中7例,差2例,優良率高達95.5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2.22%(優10例,良15例,中3例,差17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胃腸減壓是普通外科術后最常使用的干預治療方法,雖然為普外科術后患者置留胃腸減壓管可以有效的幫助患者提高手術治療效果,但是患者在胃腸減壓期間橫容易出現咽喉不適、口干舌燥、惡心嘔吐、排痰困難以及睡眠質量差等不適癥狀,如果醫護人員不對患者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那么就很容易導致到患者出現自行拔出胃腸減壓管的事情發生,從而影響到患者的術后恢復,因此,對普外科術后治胃腸減壓管患者,實施對癥護理干預尤為重要。在普外科護理中胃腸減壓是應用較為普遍的一種方法,對于腸梗阻病人,通過對病人進行胃腸減壓措施后很好地對患者的胃腸道壓力進行緩解,這種措施對胃腸穿孔患者應用后效果顯著。臨床上導致胃腸減壓不適癥狀出現的原因有排痰困難、口干、睡眠障礙等。根據患者不同的存在原因制定有效的干預措施,能夠極大地減輕患者的胃腸不適感。本研究顯示結果為:我們找到了導致胃腸減壓不適癥狀的原因,主要有咽部不適、口干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為患者制定有效的干預措施,經過護理后,比較兩組患者的各指標評分情況,觀察組顯著比對照組患者要好(P<0.05)。觀察組患者的胃腸不適感消失例數顯著多于對照組患者的(P<0.05)。胃腸減壓為普外科術后常用護理方法,對于提高手術效果,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價值。因胃腸減壓是通過負壓吸附把胃管插進患者的胃部,排出胃內氣體與液體,患者在護理過程中容易產生不適。研究顯示,在胃腸減壓過程中開展科學有效的護理對于緩解患者不適,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具有重要意義。總之,對普外科術后胃腸減壓患者開展綜合護理能夠有效緩解患者不適,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促進患者預后,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魏佑秀.外科術后患者常見胃腸減壓不適癥狀及其護理措施[J].基層醫學論壇,2013,17(6):803-804.
龍定梅,劉艷.普外科患者術后胃腸減壓不適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0(6):56-57.
周斌.普外科手術后胃腸減壓患者的臨床觀察[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3(22):165.
胡愛花.探討普外術后患者胃腸減壓不適癥的護理方法及效果[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2015,2(10):1903-1904.
廖君.普外術后患者胃腸減壓不適癥狀的護理干預[J].中國社區醫師,2015,31(8):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