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秀
【摘 要】目的:分析細節護理在消化內科中護理當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8年2月-2019年4月收治的120例消化內科患者,按照隨機分組方式,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60人。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之上開展細節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自我護理評分、疼痛評分以及焦慮抑郁評分。結果:觀察組患者自我護理責任感、自我護理技能能顯著好于對照組,兩組之間具有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疼痛評分顯著好于對照組,兩組之間具有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顯著好于對照組(P<0.05)。結論:細節護理可以給消化內科患者帶來人性化關懷,提高其對護理的滿意程度,促進其掌握護理的細節,提高其臨床治療效果,促進患者康復。
【關鍵詞】細節護理;消化內科;護理知識;疼痛評分
【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5-0262-01
前 言
消化內科患者以慢性病為主,大部分患者可以通過治療進行有效控制,但是在護理的過程當中,由于事情繁多,如果沒有關注到一些護理的細節,就會影響患者的實際康復。本文主要結合我院開展的細節護理工作,為消化內科患者創造一個溫馨、舒心、和諧的環境,提高護理的質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8年2月-2019年4月收治的120例消化內科患者,按照隨機分組方式,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60人。觀察組男性44例,女性16例,年齡25-59歲,平均年齡(43.54±4.49)歲,對照組男性48例,女性12例,年齡25-57歲,平均年齡(42.95±3.38)歲,兩組患者在年齡上、性別比例上,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患者的身體情況,進行藥物指導以及飲食指導,叮囑患者臥床休息,觀察組在此基礎之上開展細節護理,主要包含以下內容:
(1)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建立呼吸通道,為一些咳嗽、咳喘患者建立呼吸通道,并開展霧化吸入,記錄患者的嘔血量、出入量以及便血量,嚴格進行數據觀測,對于一些病情嚴重患者給予禁食、禁水處理。
(2)開展細節飲食指導,在護理的過程當中,根據每一位患者制定差異化的飲食策略,指導患者食用高質量的食物,并控制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的攝入,平衡影響,避免患者由于吸收不良出現貧血癥狀。
(3)開展情感護理以及細節動作護理,在操作的過程當中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規范的各種細節操作,執行具體的護理過程,并且注意自己的儀容,給患者展示一個干凈、整潔、飽滿、精神的形象。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自我護理情況、疼痛評分、焦慮抑郁評分、護理滿意度。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自我護理情況顯著好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患者之間具有顯著差異(P<0.05)。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顯著好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患者之間具有顯著差異(P<0.05)。
觀察組患者焦慮、抑郁情況顯著好于對照組患者,兩組之間具有顯著差異(P<0.05)。
3 討論
消化內科是現代化醫院建設當中的一個重要科室,面臨的患者處于各個年齡段,近年來隨著人們飲食習慣的改變,消化內科患者人數增多,年齡也出現低齡化趨勢。在實際治療與護理的過程當中,要按照科學的護理策略,建立針對性的方案,采用細節護理的辦法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不僅可以緩解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還可以進一步促進護理質量提升。本文采用的細節護理工作模式,屬于一種新型的護理方案,不僅可以優化護理質量,還可以按照現有的規章制度,開展有章可循、有據可查的優質護理工作。一方面,開展這種護理可以顯著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擴大醫院服務的優質范圍,提高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另一方面,還可以培養護理人員細節護理習慣。我院還在醫院外部設立意見回收箱,通過這樣的回收調查方式,護理人員的責任感技能顯著提高[1]。
有研究指出,相對于常規護理開展細節護理之后,消化內科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評分提高10%到20%,疼痛評分下降10%到15%,焦慮抑郁評分下降10%到20%,這與本研究成果基本一致[2]。
綜上所述,細節護理可以給消化內科患者帶來人性化關懷,提高其對護理的滿意程度,促進其掌握護理的細節,提高其臨床治療效果,促進患者康復。
參考文獻
段慶慶.品管圈活動對消化內科護理質量和患者依從性的影響[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9,26(24):178-179.
程婷婷.消化內科開展小組扁平化管理結合臨床護理路徑的有效性研究[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9,26(12):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