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麗娜



【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全科醫生規范化管理對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血脂的影響。方法:取2017.03~2018.10時段接收82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41例采納常規管理方法,觀察組41例采納全科醫生規范化管理,對比血糖水平、治療依從性以及不良行為發生率。結果:觀察組餐后2h血糖(9.17±1.89)mmol/L,空腹血糖(6.39±1.12)mmol/L,觀察組血糖水平較對照組更穩定,對比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依從性(97.56%)明顯較對照組(85.37%)更高,對比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不良行為發生率(2.44%)明顯較對照組(17.07%)低,對比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血脂水平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顯著。結論:實施全科醫生規范化管理模式,對糖尿病患者具有穩定血糖的效果,服藥依從性較好,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在臨床中值得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全科醫生;規范化管理;糖尿病;血糖;血脂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5-0287-01
在臨床中,糖尿病是常見的疾病,該疾病具有治療時間長、病情反復的特點,且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糖尿病引發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較大,降低了患者生活質量[1]。有關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服藥依從性較差,影響血糖控制效果,導致不良事件發生率增加。在實際的治療過程中,需實施全科醫生規范化管理模式,從而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實施全科醫生規范化管理能夠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率。本文擇取2017.12~2019.03時段接收82例糖尿病患者,分析研究全科醫生規范化管理對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血脂的影響,現有以下內容。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取2017.03~2018.10時段接收82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41例采納常規管理方法,觀察組41例采納全科醫生規范化管理,對照組29例女性,12例男性,年齡47~78歲,均值為(60.05±4.56)歲。觀察組28例女性,13例男性,年齡46~77歲,均值為(60.11±4.57)歲。對比一般資料,無差異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納常規管理方法,實時監測各項指標,對患者服用的藥物進行指導,發放健康手冊,告知患者糖尿病基礎知識。
觀察組:采納全科醫生規范化管理,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全科醫生全面監督患者用藥情況以及不良行為,比如:吸煙、飲酒等,對患者運動鍛煉進行詳細的記錄[2]。
(2)實施飲食管理,全科醫生指導患者多食用蔬菜,比如:黃瓜、芹菜以及西紅柿等,可多攝入蕎麥面、燕麥片以及小麥粉等,患者的飲水量控制在每天1200ml,對于鈉鹽的攝入量應該控制在每天5g以內,對患者膽固醇的攝入量進行限制,同時限制脂肪攝入量[3]。不可食用脂肪過多的食物,避免患者血脂升高。與此同時,禁止食用咸肉、油炸食物以及油煎食物等,患者戒煙戒酒,固定相應的進餐時間,
(3)實施運動鍛煉管理模式,全科醫生督促患者進行有氧訓練,訓練輕度遵循“由弱到強”的原則,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根據糖尿病患者的實際情況,實施運動訓練,比如:散步、慢跑以及太極拳等,一般情況下,患者的運動時間控制在每次30min,在實際運動過程中,對患者運動輕度進行控制[4]。
(4)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指導患者在睡前用熱水泡腳,合理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做好保暖工作,觀察患者皮膚,將沐浴的水溫控制在40度以內。患者適當的梳頭,能夠疏通血脈,時間控制在每次10min。
(5)實施健康知識管理,利用微信群、公眾號等形式,給患者講解糖尿病基礎知識,比如:發病機制、控制方法以及相關注意事項等,告知患者填寫服藥記錄的重要性,并指導填寫方法,分析患者服用藥物情況,回答患者生活中的問題[5]。
1.3 ? 觀察指標
(1)分析血糖與水平,主要分為:餐后2h血糖及空腹血糖,實時監測患者血糖水平,詳細記錄并實施對比。(2)分析治療依從性,根據患者的服藥情況主要分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以及不依從等,觀察患者服藥依從性實施對比[6]。(3)分析不良行為發生情況,主要分為:吸煙、飲酒以及用藥不規范等,詳細記錄患者不良行為進行統計分析[7]。(4)分析血脂各項指標。
1.3 ?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檢驗值用t、平方差表示,計數資料檢驗值以%、卡方表示,統計數據借助SPSS22.0分析,檢驗結果以P值表示。
2 結果
2.1 ?分析血糖水平
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餐后2h血糖(9.17±1.89)mmol/L,空腹血糖(6.39±1.12)mmol/L,觀察組血糖水平較對照組更穩定,對比差異顯著,P<0.05。
2.2 ?分析治療依從性
結果顯示,觀察組依從性(97.56%)明顯較對照組(85.37%)更高,對比差異顯著,P<0.05。
2.3 ?分析不良行為發生情況
結果顯示,觀察組不良行為發生率(2.44%)明顯較對照組(17.07%)低,對比差異顯著,P<0.05。
2.4 ?分析血脂情況
結果顯示,觀察組血脂水平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顯著。
3 討論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糖尿病屬于代謝性疾病。糖尿病是因為患者胰島素分泌不足,影響機體功能,從而導致生存質量降低。在實際的治療過程中,控制血糖是關鍵,應該實施科學有效的管理模式,控制糖尿病患者病情。近年來,醫療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全科醫生規范化管理模式順勢而生,從飲食、運動以及藥物指導等方式,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實施全科醫生規范化管理模式,全科醫生監督患者,開展規范化的管理措施,可穩定血糖水平,有助于減少患者不良習慣。糖尿病患者的病程時間較長,健康知識掌握不足,患者易出現負面心理情緒,比如:焦慮、恐懼以及高度緊張等。實施健康指導,為患者講解糖尿病基礎知識,告知其藥物對疾病控制的重要性,從而提高整體治療效果。患者長期服用降糖藥物,藥物種類繁多,且服用劑量不同,因此,患者應在在服藥后做好詳細的記錄,保證用藥的合理性和安全性,能夠有效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幾率。針對糖尿病患者,飲食管理是至關重要的。有關研究表明,全科醫生對糖尿病患者實施飲食管理,可保證營養需求,并對血糖水平進行控制。實施運動鍛煉干預,對患者具有改善缺血狀態的效果,微循環改善效果較好,胰島素敏感性增加,很大程度上增強了心血管功能水平。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合理 休息可保持患者血糖穩定,有助于預防腦血栓。除此之外,睡眠障礙對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影響,患者睡眠質量差會影響血糖調節功能,降低胰島素敏感性,引發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較大。通常情況下,患者長期睡眠不足,代謝和內分泌發生變化,糖尿病的發生率呈上升趨勢。調整患者作息時間,按時休息,對糖尿病患者具有積極的作用。本文研究可以發現,觀察組餐后2h血糖(9.17±1.89)mmol/L,空腹血糖(6.39±1.12)mmol/L,觀察組血糖水平較對照組更穩定,對比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依從性(97.56%)明顯較對照組(85.37%)更高,對比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不良行為發生率(2.44%)明顯較對照組(17.07%)低,對比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血脂水平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顯著。
綜上所述:實施全科醫生規范化管理模式,對糖尿病患者具有穩定血糖及血脂的效果,服藥依從性較好,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在臨床中值得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張巖梅,李偉,蘇華.2型糖尿病患者應用全科醫生工作室個性化管理的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11):169-170.
王纓,瞿炯炯,施錫榮,張金榮.社區全科醫生規范化管理干預在高血壓及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9,12(09):151-153.
杜金枝.全科醫生規范化管理對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血脂的影響探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13):197.
薛喜梅.全科醫生在Ⅱ型糖尿病社區規范化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94):18599.
馬晶,李峰.社區全科醫生對高血壓及糖尿病的規范化管理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7,33(30):156+158.
王洋.社區糖尿病患者實施家庭醫生規范化管理的臨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04):255+252.
高玉梅.社區糖尿病患者家庭醫生規范化管理效果分析[J].吉林醫學,2015,34(11):2018-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