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玲玲 龍穎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情況的多樣化,我國的金融企業普遍存在會計失真問題。會計失真不僅會給會計主體帶來惡劣的影響,還會擾亂社會經濟秩序,嚴重影響投資者經濟利益。金融會計是金融業賬目來龍去脈的記錄者,會計信息失真直接影響金融企業投融資判斷,而且金融企業的投資對象所承擔的風險也隨之增大。因此找出造成金融企業會計失真的原因,制定出相應的解決方法成為了有效規范金融業會計行為所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金融企業;會計失真;會計信息;原因;對策
一、金融企業會計失真的原因分析
(一)受利益驅使,企業會計自身造假
促使金融企業造假的原因有很多種,總結起來主要就是經濟和權利兩種情況。例如:金融企業的負責人利用資金造假既可以從中獲取巨額的收益還能獲得一定的權利或名譽,如果負責人無法經受誘惑就很容易做出違法犯罪的事情。金融企業會計自身在造假的過程中一般會使用偷稅漏稅、挪用公款、私藏資金等手段,以營造虛假信息方式達到滿足個人私利的目的,表現形式為三種:一是管理當局指使、授意財會人員造假;二是財會人員自身在進行計算統計、檢查確認等環節虛填信息;三是因業務能力有限或工作失誤而產生無意識的失誤,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經濟信息的真實度。
(二)會計法律制度不健全,對會計新事件約束反應不靈敏。
導致我國金融企業會計失真的另一個關鍵原因就是關于會計的法律制度不健全。我國經濟飛速發展,有著多元化趨勢。由于經濟多元化的推動,一系列多新型的經濟現象產生,而相對的新法律制度卻沒有與之同步,這就導致了金融企業的會計人員在遇到新經濟現象時失去了法律法規作為支撐,很容易導致企業的會計失真。此外,一些野心勃勃的不法分子受利益的趨勢很容易鉆法律的空子,他們往往會利用法律的漏洞從中撈取巨額的收益,給金融企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三)內部權力牽制不均衡,金融企業公司治理結構不成熟。
絕大多數金融企業都有自己獨立的治理結構,這種結構看似合理有效但在執行的過程中卻并非如此。例如:一個企業有董事會、股東大會、監事會(即管理層),其中董事會的權利遠遠大于其他兩會,這就很容易造成掌握權利的人或團體利用權利之便從中牟利。企業的財會人員在工作時,為保工作往往不得不遵從上層人員的命令,刻意制造虛假信息。
(四)內部控制不嚴謹,違規成本低廉未起到警示作用。
致使金融企業會計失真的原因除了利益的驅使,另一方面就是內部觸犯企業規定后所付出的代價很小。一般情況下,金融企業的會計失真情況多與高層管理人員有關系,他們利用制造虛假信息等從中牟利,事情敗露以后,他們所受到的懲罰不足以對其造成很大的傷害,在高層領導的權利之下,一些企業的監督體系形同虛設,缺乏相應的權威性。
(五)內部監督機制不完善,會計管理缺乏有效的監督手段。
現如今監督體系已經成為了每個企業不可缺少的關鍵部門,監督體系不僅有企業內部的監督體系,還包括外部的社會監督與國家監督。由于一些企業高層領導濫用職權脅迫監督人員從中造假,又或者監督人員為了個人利益幫助制造虛假信息等原因,致使很多金融企業的內部監督失去了其本來的作用,金融企業的監督體系缺位導致會計信息失真概率進一步提升。
二、金融企業會計失真的防范對策
(一)加強職業道德培訓,督促財會人員樹立誠信觀念和規則意識
一個企業建立的根本就是誠信,尤其是針對金融企業良好的信用體系也是企業進一步發展的保障。建立良好的信用體系不僅要財會人員努力,還要高層領導人以身作則,帶領整個團隊營造一個良好的企業文化。對此金融企業的負責人首先不能被利益所迷惑,樹立一個誠信經營的觀念,為員工增強職業道德、法律解讀等培訓,傳播合法經營的理念,并嚴格要求每一位員工按照企業的相關規定工作。
(二)健全金融會計制度,為規范會計行為框定強效緊箍
因為目前經濟形勢多樣化發展導致相關的法律制度無法同步匹配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金融信息的準確性。對此金融企業可以對各項經濟活動中會計賬務處理的過程及方法進行環節細化、環節控制等手段,最大程度上減少業務多樣性和業務彈性區間帶來的影響,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
(三)優化金融企業的治理結構,肅清內部管理漏洞與風險
很多金融企業中的不法分子利用公司治理結構混亂的特點進行財務造假,致使產生企業會計失真。優化金融企業的治理結構有利于降低企業會計失真,尤其是對于企業的監理機構,企業的監理機構具有監督檢查以及治理的作用,企業在設立監理機構時要避免其與其他部門的利益相關聯,在監理部門進行工作時,其他部門要積極地配合。
(四)建立會計誠信評價體系,全面提升會計信息質量。
對于金融企業來說誠信尤為重要,即使在良好的企業文化的帶動下也難免有人利欲熏心做出違反相關規定的事情。對此,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為相關的會計人員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會計誠信評價體系。該評價體系應當科學合理的建立評價指標、評價的范圍要全面,既包括金融企業內部的評價,還要包括外部稅務、工商等有關部門的評價。
(五)建立健全會計監督制度,確保會計核算真實合法合規。
金融企業中監督與審計需要相互配合,會計監督機制在企業內部主要是監督與約束會計操作的行為,內部審計主要負責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只有當監督與審計相互配合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造成金融企業會計失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根本原因就是相關造假違法人員沒有經受住誘惑。金融企業的立業之本就是誠信,一旦會計失真,給企業的經濟利益和形象帶來嚴重后果很難以估量,不僅有法律風險,更會制肘企業未來發展戰略。因此,減少會計造假行為已經成為每一個金融企業必須完成的艱巨任務。
參考文獻:
[1]張曉鳴.試論金融企業的會計核算失真問題[J].會計師,2018(14).
[2]劉江琴.基于金融會計視角分析金融風險的合理防控[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3(04).
[3]武施宇.金融市場與企業籌資[J].中國商論,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