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靜霞 周璐瑩 吳析
摘要:企業創新,是決定公司發展規模、發展速度的關鍵要素,是企業尋找“生機和出路”的必要條件。如何乘改革東風實現企業創新,在優勝劣汰的市場大潮中勇立潮頭,是民營企業謀求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本文以高端裝配制造業代表企業--浙江愛力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例,剖析其創新發展之路,尋求制約其發展的問題,力圖歸納總結出企業創新發展的普適道路,為民營企業創新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民營企業;高端制造業;企業創新;浙江愛力浦
改革開放至今,我國已實現GDP連續40年高速增長,完成3679億元至900309億元的飛躍,民營企業為在其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改革開放的東風下,企業創新將成為民營企業發展過程的重中之重,是民營企業謀求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通過創新使企業立于行業前列,贏得市場認同,已成為當下企業達成的共識。
制造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科技創新的主要戰場。面對制造業存在的大而不強的系列問題,“中國制造”正在加速邁向“中國智造”的新征程。本文通過對企業創新過程的探索研討,試圖為企業創新尋找一條普適道路,以解決如今企業的創新問題,同時為其他相關企業提供借鑒意義。
一、探愛力浦公司經營狀況
愛力浦公司,是中國專業生產計量泵及加藥裝置的“龍頭”企業,是解決流體投加方案的“專家型”企業,現已形成了以天然氣開采高端能源裝備國產化為定位,以計量泵為核心,向節能減霾(SCR柴油車尾氣后處理系統)、煤化工、石油石化、火電核電、環保水處理等領域共同發展的格局。
愛力浦從創業伊始的家庭作坊式企業,到組建新型計量泵研發中心搭建創新平臺,組建研發中心進行技術攻關,以相對低端的環保水處理行業為切入點,以價格上的絕對優勢快速攻占市場,實現了從0到1的成長。通過十年的快速成長,得到了世界計量泵專家的認可,在國際計量泵行業贏得了聲譽,也積累了很多的行業經驗和技術實力,在行業內形成一定的技術壁壘。從2018年開始,公司開始投建80畝儲備用地,用以提高能源撬裝的產能,以核電產業為對象進行重點攻關,為接下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析愛力浦轉型創新發展之路
從整個公司的管理,到各項業務的運行,企業創新貫穿在方方面面。企業創新涉及組織創新、科技創新、管理創新、戰略創新等許多方面的問題,其中科技創新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以下基于科技創新的四要素具體剖析愛力浦創新發展轉型之路。
(一)創新者——基于洋蔥模型下的分析
對創新者分析是基于洋蔥模型下,把勝任素質由內到外層層剝開進行剖析。洋蔥模型的最外層是知識與技能,緊跟國家能源裝備國產化戰略需求,不斷改革創新、自我超越、跨越發展。而價值觀、態度與自我形象是對知識與技能層次的深入,總經理羅獻堯先生榮獲首屆“創業浙江”青年創業創新項目競賽金獎,以自身的經歷來鞭策和激勵員工,營造了良好的氛圍。個性與動機是洋蔥素質模型最核心層中的因素,如今的“愛力浦泵業”,在實干家羅獻堯一手帶領下,早已從曾經的“丑小鴨”,蛻變成翩翩起舞的“小天鵝”。
(二)資源——技術人才引領企業創新
愛力浦公司內層創新點從研發投入出發,深入至生產技術與產品創新。在生產管理模式上,愛力浦在其生產車間引入了日本精益制造的理念,從而降低生產成本,縮短產品生產時間。在工藝模式上采用更新生產線,愛力浦首創計量泵行業“U”型生產線,從傳統的“面”向“線”轉變,大幅提升了愛力浦計量泵的生產效率。
愛力浦公司堅持以人為本,廣納人才并且培養人才,爭取人盡其能、人盡其智。對每位新員工實施“雙導師制度”為青年人創業發展搭建平臺,給有為者創新施才留有空間。同時每年劃撥資金用于定期對科研人員進行知識儲備的更新,優化他們的知識結構,從而幫助員工提升自我,跟上技術進步的步伐,找到對企業的歸屬感和忠誠度。
(三)機會——政府政策指導人才培養
制造業是一國經濟的中流砥柱。目前我國正在逐步實現重要工業裝備生產國產化,泵制造業是能源行業及國產化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浙江省委省政府對企業技術創新和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分重視,浙江裝備制造業已經形成了扎實的產業基礎、明顯的特色優勢、明顯的集群化態勢。愛力浦公司抓住機遇,加強技術研發與產品創新,不斷增強企業實力和企業的競爭力。
(四)環境——產業集群推動穩固發展
產業的集群效應,是推動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區域競爭力的重要方式。愛力浦公司位于三門縣經濟開發區,資本要素集聚,企業園區轉型升級,經濟發展穩中有進,綜合實力穩步提升。三門位處良好的地理位置,在浙江省實施海洋港口一體化發展戰略的當下,愛力浦公司以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為代表的產業集群效應初顯,能源資源優勢逐步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三、解愛力浦轉型創新發展之完善
(一)自主創新走向中國智造
民營制造業企業規模小、技術創新不足,在技術方面難以有較大的研發力量,難以持續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掌握開發技術是企業創新的關鍵,但由于民營企業缺少雄厚的資金支持,向國外引進先進的技術,推動公司的產品戰略轉型,增加技術水平。未來,愛力浦可以考慮與高校、科研院建立產學研合作模式,開展合作與交流,重點突破自主知識產權,以此爭取取代多年國際上壟斷的國外品牌,謀求持續發展的競爭優勢,實現向從中國智造轉型。
(二)延長產業鏈,縱向一體化
通過多年發展,愛力浦已經產品生產、銷售、研發方面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體系,建立起了一條穩定的、成體系的價值鏈。未來愛力浦可以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緊扣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迫切需求,從研發-工程化-產業化三個環節一齊發力,補齊其中的重大短板,打造更具有活力的產業生態體系,推動我國裝備制造業向全球產業鏈中高端邁進,促進了傳統機械裝備產品向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和精準化發展。同時,愛力浦可以考慮拓展上下游產業鏈,以此防范諸如原料供應價格波動的風險,以此破解營運成本持續上升的困境。
(三)堅定人才培養,踐行工匠精神
人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工匠精神用精益求精的態度,把一種熱愛工作的精神一代代傳承。愛力浦公司當前在各地招納賢士,引進和招聘專業人才組建了自己的管理團隊,強化“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企業文化理念。未來,愛力浦應當更加完善健全人才培養體制,構建自下而上的競爭發展體系,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堅定人才培養,鼓勵工匠精神,加快培養并形成一支懂裝備制造、懂信息技術、懂管理的專業化人才隊伍。
四、結論
(一)捕捉風口,落實產品創新
目前來看,愛力浦公司順應環境保護大背景,推出SCR柴油尾氣后處理產品,該產品能夠對柴油機產生的大氣污染進行有效防治,無疑是一項成功的產品創新。鑒于愛力浦公司在該行業內處于國內龍頭地位,應當緊跟時下熱點問題,提供更多新型產品,保持領頭羊地位。
(二)強化內功,落實管理創新
作為計量泵產業的領軍企業,愛力浦公司與時俱進,引入辦公自動化系統、ERP系統并成立電子商務部,實現管理模式創新。當下,營業成本不斷提升,如何真正做到優化管理系統、為企業節約成本,成為了企業亟需解決的問題。
(三)風險管控,成就持續創新
在企業生存發展的歷程中,企業風險管控都是一把不可或缺的金鑰匙,需要企業所有員工的共同努力,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尤為重要。尤其是技術領域,人才培養與產品研發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需要人才培養、資金支持以及時間投入三管齊下。
參考文獻:
[1]朱杰.民營制造業企業技術創新研究——以H公司為例[D].廣西壯族自治區:廣西師范大學,2014.
[2]李貝利.工業4.0時代的中國制造業競爭力研究[D].北京市:北京郵電大學,2016.
[3]鄧欣.浙江民營制造業升級途徑研究——基于逆微笑曲線視角[J].經濟論壇,2012,10:22-24.
[4]孫德升,劉峰,陳志.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與新微笑曲線理論[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7,15:49-54.
[5]宗維.博山J泵業公司發展戰略研究[D].山東省:中國海洋大學,2013.
[6]武永娜.中國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研究[D].遼寧省:遼寧大學,2016.
[7]我國高端裝備制造行業2016年發展趨勢:由大到強轉變[J].工具技術,2016,08:23.
作者簡介:
吳析(1985.01.18—)女,同濟大學浙江學院,浙江省嘉興市,講師,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