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煤炭是我國主要的能源來源,目前在國家總體能源消耗占比上,煤炭能源的消耗占到了50%以上,尤其是近些年,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比較快,對煤炭能源的需求不斷的提升,因此需要煤礦企業不斷的擴大產能,以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但是煤礦企業擴大生產也帶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煤礦生產的安全問題,在煤礦企業的生產經營中,安全工作始終都是第一位的,因此,本文主要對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以及安全事故的防范進行研究,希望能夠提升煤礦企業安全生產的水平。
關鍵詞:煤礦企業;安全管理;安全防范;措施
現代社會工業化的水平越來越高,社會的物質財富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進步,這一切都得益于生產力的發展,而能源是生產力發展的基礎,我國又是一個以煤炭能源為主的國家,因此對煤炭能源的消耗是巨大的,為了保證煤炭能源的穩定供應就需要不斷的擴大煤礦企業的生產規模,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也會引發一系列的安全問題,煤礦企業擴大生產需要建立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但是煤礦企業的生產環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這就決定了煤礦生產的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對煤礦企業的安全管理和安全防范工作進行專門的研究。
1 煤礦企業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1.1 安全管理水平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煤礦生產的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與安全管理的水平,提升安全管理的水平,能夠有效的保證煤礦生產的安全性,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機率。從目前行業的發展上來看,煤礦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是要落后于行業的整體發展水平的。客觀來說在有些煤礦企業中,采礦人員的素質水平相對較低,在生產的過程中難以保證相關的采礦人員能夠嚴格的按照安全作業的標準進行采礦,尤其是對于一些中小型的煤礦企業來說,對安全生產工作普遍不重視,相關的安全管理措施也沒有落實到位,尤其企業內部的安全培訓工作不到位,因此無論是管理人員,還是一線的采礦人員,安全意識都比較淡薄,對安全問題認識不到位,安全常識也比較匱乏,主要的問題還是不能嚴格的按照相關的流程標準進行作業,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如果缺乏應急解決的預案,將會造成很大的人員生命和財產損失。對煤礦企業來說安全管理工作十分的艱巨,需要保證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性與有效性,需要管理人員具有較高的能力水平并建立起責任意識,但是非常遺憾的是目前煤礦企業的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比較低,相關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也沒有保證,因此導致煤礦安全事故頻發。
1.2 煤礦安全基礎有待提高
煤礦開采的技術與相關的設備是煤礦開采的基礎,同樣也是煤礦安全管理的基礎,近些年來,我國煤礦開采的技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著一定的技術差距,對生產效率以及安全工作的開展都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一些煤礦企業的技術與設備幾十年來都沒有得到更新,在初期的發展階段中,由于國家對煤炭資源的需求有限,因此現有的設備以及技術基本上能夠滿足煤炭開采的需求,但是近些年來,國家經濟發展的比較快,對煤炭資源的需求明顯的增加,原有的生產技術以及設備已經不能滿足社會對煤炭能源的需求。設備以及技術的落后所帶來的影響不僅僅體現在生產效率上,也體現在安全管理工作的成效上,先進的生產技術以及設備能夠實現較高的自動化水平,能夠有效的降低煤礦生產的風險,而落后的生產技術需要大量的人力操作,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煤礦生產的安全風險,因此在當前的發展形勢下煤礦安全生產的技術亟待提高。
1.3 煤礦資源開發程度需要嚴格的控制
隨著對煤炭資源需求的不斷提升,煤礦企業也在不斷的提升生產的規模,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出現了過度開采的問題,很多煤礦企業為了提升經濟利益對煤礦進行深度的挖掘,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煤炭的產出量,但是卻破壞了煤礦的整體支撐結構,增加了煤礦開采的安全風險。國家對煤礦開采的資質有著嚴格的要求,但是一部分人為了經濟利益,進行無證開采活動,在這樣的煤礦開采形式下,安全性是得不到保證的,已經嚴重的觸犯了國家的法律。為了挖掘出煤礦的潛力,提高煤礦的產出率,很多煤礦企業都進行縱向的挖掘,在較深的地下采礦,這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了煤炭產量的增加,但是由于地下環境復雜,因此煤礦開采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深井作業下,井下空氣的輸送,以及礦道的支撐都有很大的難度,在這種環境下進行采礦作業,發生安全事故的風險會大大的增加,也給煤礦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2 煤礦企業安全管理與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
2.1 注重安全意識的培養
安全生產是煤礦企業發展的前提,也是煤礦企業的生命,因此煤礦企業需要將安全問題重視起來。要將安全意識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不斷的提升安全管理的力度。企業需要明確安全生產與企業發展之間的關系,對于煤礦企業來說,只有在保證安全生產的前提下,才能獲得持續的發展,以安全促發展。在加強企業安全管理的過程中,企業需要不斷的促進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保證制度的全面性與科學性,并且需要保證安全管理制度能夠得到有效的落實,相關的管理人員需要建立起責任意識,保證企業安全管理的成效性。針對部分企業安全意識薄弱的問題,企業需要不斷的加強安全培訓,首先需要員工學習安全管理制度,強化員工的安全意識與制度意識,保證員工能夠按照相關的安全規范進行操作,對于不遵守相關規定進行操作的員工,企業需要嚴格的處罰,這不僅是為了保證企業的安全管理制度能夠得到有效的落實,也是為了員工自身的安全。另外需要加強安全管理人員的專業性,落實相關的責任制度,促進企業的安全管理人員不斷的對自身的管理水平進行提升。
2.2 優化井下開采技術
采礦的技術以及采礦的設備對井下作業的安全性有很大的影響,因此煤礦企業需要重視對生產技術與設備的更新優化。井下的環境比較密閉,在這樣的環境下,采礦設備很容易出現各種故障,如果不能及時的排除故障,不僅會影響到正常的生產作業,還會對井下作業的安全性造成影響,因此有必要加強設備的更新維護。企業需要積極的進行新設備與新技術的引進,一方面可以提升煤礦開采的效率,提升企業的經濟利益。另一方面煤礦開采的自動化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一些比較危險的生產環節可以用機械取代人力,能夠有效的提高煤礦生產的安全性。另外對老舊的設備定期的維護,防止設備在井下出現故障。煤礦企業還需要重視井下監控系統的建設,隨著技術的發展,井下監控系統的功能也更加的全面,能夠對井下的有害氣體進行檢測,一旦有害氣體的濃度超過閾值就會自動報警,能夠有效的提升井下作業的安全性。
2.3 加強對煤礦開采的監管
煤礦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實離不開有效的監管。國家需要不斷的完善相關的監管制度,加強對煤礦企業的安全檢查,促進煤礦企業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時還需要加大對無證開采的打擊力度,堅決遏制無證開采的現象。企業也需要加強內部的監管,從而保證企業的安全管理制度能夠得到有效的落實。企業的管理層需要帶頭學習相關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且定期的檢查安全制度的落實情況,加強企業內部的安全教育。
3 總結
對于煤礦企業來說需要始終將安全管理工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加強安全管理的力度,促進安全管理制度得到有效的落實,同時積極的利用技術手段,提升安全生產的水平,只有這樣才能提升企業生產的安全性,促進煤礦企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喜軍.煤礦安全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探析[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9(19):152+149.
[2]郭鵬程.煤礦采礦安全管理與事故防范探討[J].技術與市場,2016,23(06):331.
[3]劉新榮.采礦事故分析及安全管理措施探討[J].科技傳播, 2014,6(04):114+117.
[4]宋東日,王成功,李杰.當前我國私營煤礦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分析[J].山東煤炭科技,2009(03):178+180.
作者簡介:
王權(1974- ),男,漢族,山西左權人,專科,現工作于陽泉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一礦,研究方向:主要從事礦井采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