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貝
摘要:社會工作專業是一門起源于西方的學科,作為舶來品,社會工作在我國雖然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還處于起步階段,需要依托社會工作教育的發展促進專業化、本土化。就社會工作教育的現狀而言,已有很多高校開設了本科以及研究生課程,但是在其發展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問題,例如重理論輕實踐、教育課程的不完善、忽視社會工作倫理的教育以及專業性不足等。本文基于新時代背景下的中國,通過分析當前我國社會工作教育的現狀,力圖為社會工作的發展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想法和建議。
關鍵詞:社會工作;教育現狀;反思
一、我國社會工作及現狀
社會工作作為一項助人自助、使人生活得更幸福的專業,雖然起源于西方,但是在我國也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就思想基礎而言,占據我國主流傳統文化的儒家文化倡導“仁”,孟子宣揚“仁愛”思想,墨家提出“兼愛”的思想,這些傳統思想都為助人活動的社會工作提供了“博愛”的思想基礎。就社會工作實踐而言,早在我國古代,就有很多非專業的助人活動產生了,例如政府的救賑濟災等。
而現代意義上的社會工作起源于西方社會,實際上,專業社會工作20世紀50年代以前就已傳入中國,1952年被取消,1987年社會工作教育在中國內地開始恢復。當前我國進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經濟高速發展的進程中,產生了一系列突出問題:老齡化、社會不公、環境問題、貧富差距加大……作為專業的助人活動,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有社會工作的用武之地,但是社會工作作為舶來品,在我國的發展目前處于起步階段,如何更好地回應這些問題,對于我們社會工作專業化、本土化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二、社會工作教育
就社會工作教育而言,1987年社會工作教育在中國內地開始恢復后,當前我國開設社會工作本科課程的高校約325個(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研究生課程約150個高校。但是關于社會工作教育的發展,各地域、各高校的師資力量以及政府的支持力度、所擁有的資源參差不齊,沿海地區社會工作的發展整體優于內陸地區。同時在我國社會工作發展的歷程中,面臨很多難題,例如:社會工作倫理和價值觀作為社會工作的生命線沒有受到重視;我國大部分社會工作教育過程中沒有很好地將理論與實踐融合;學生的專業自信不夠強;以及從事社會工作的意愿不強烈等。
三、社會工作教育的反思
結合當前我國社會工作發展的現狀,從專業角度以及學生的自身成長而言,從專業自信、學生人文情懷、就業示范效應、學科教育等方面進行思考,并提出對策及建議。
(一)專業自信的增強。專業自信居于專業知識的教育之上,不是因為社會工作專業教育不重要,而是專業自信作為學生內化的信心,對于學生的學習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專業自信即指:社會工作專業的同學在認知中對于自身專業的自信程度,這里的自信度不是以收入多少為衡量的標準,而是對于自己專業的認同度,即通過這個專業的學習在自身認知里認為自己的綜合素養得到較高提升。因而,身為一名社會工作專業的學生,我們應該提升各項活動的參與度,除了社會工作實習之外,積極參與其他有益于提升自我的活動,以此增強自我效能感以及專業自信,成為一名綜合素質較高的優秀的社工同學。
(二)學生人文情懷的培養。就社會工作教育而言,相比專業素質的提升,人文情懷的培養更應該居于首位,如同社會工作價值觀在社會工作專業中發揮的作用相同,人文情懷是每一位社會工作專業同學所必備的。人文情懷即對于社會中弱勢群體的一種關懷,對于社會工作價值觀的強烈認同以及在社會工作實踐中自覺貫徹社會工作價值觀的一種情懷。只有具備這種關心弱者的情懷才使得日后從事社會工作或相關工作成為可能。
(三)加強社會工作專業學生就業的示范效應。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繁榮,以及我國社會矛盾的改變,社會成員的精神和心理需求較以往有了更大的提升。為了提升大眾對于社會工作專業的認知,我們應該加強社會工作專業同學就業的示范效應,在自我增能的同時,促進社會工作在中國的知名度、專業化以及本土化發展。
(四)加強價值觀以及倫理教育。一個社會如何凝聚和聯結?正向的達成共識的價值觀很重要。價值是是對人和事的是與非、善與惡的判斷,是最基本的人生信仰。社會工作作為一項強調道德、價值的專業以及職業,價值觀是社會工作者堅持社會工作道路的精神動力和實踐信念。它由本土主流價值和社會工作專業的獨特追求構成,同時社會工作倫理的來源亦是價值觀,因而,正確的價值觀對于社會工作倫理尤為重要。在社會工作實踐和教育中,我們應該重視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培養,以免陷入復雜的社會工作倫理困境中。
(五)不同學科間的融合教育。社會工作作為一門融會貫通的學科,汲取了心理學、社會學等的部分理論精華,同時,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文化的多元化以及社會問題復雜性的提升,我們還應該開拓眼界,涉獵其他學科,以便更好地應對所面臨的難題,例如:為了更好地應對我國老齡化的問題,我們可以關注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相關知識等。
(六)專業知識教育的整體提升。專業知識的重要性在此不必贅述,在提到社會工作時,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一個現實是:我國社會工作教育的水平在各地區和各高校之間的差異性較大,即內陸地區和東部沿海地區的社會工作教育的差距較為顯著,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政府政策以及多方因素共同造成此種局面。為了促進內陸地區的教育水平,應該進行人才引進,為社會工作教育的發展打好基石,從而更好地促進社會工作本土化。
四、結語
社會工作作為專業的助人活動,對于我國社會問題的解決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育乃立國之本、強國之基,國家的發展離不開教育,社會工作的本土化、專業化更離不開教育的發展。作為西方起源的專業,社會工作免不了在我國水土不服,在教育中遇到一些問題。本文基于我國社會工作教育的發展,認為我國社會工作教育在實踐中,應該增強學生的專業自信、培養人文情懷、加強社會工作專業的就業效應、提升價值觀以及倫理教育、促進不同學科間的融合以及專業知識教育的整體提升。通過社會工作教育的發展促進我國社會工作的本土化、專業化,進而為解決新時代背景下的社會問題、促進社會的和諧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顧東輝.社會工作:和諧社會建設中德才融合的利他專業[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1):23-25.
[2]侯利文.教育先行抑或實踐引領:再思社會工作理論與實踐的關系[J].社會工作與管理,2020,20(01):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