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百惠
摘要:現代社會發展到現在,各行各業都擁有了自己的一批粉絲,而這些粉絲創造出來的經濟效益是可觀的,特別是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品牌企業、綜藝影視、火爆景點、博主網紅、商業精英、游戲軟件等都能夠聚集一大群的粉絲,在這其中有關于網絡直播的網絡吃播的興起,又為直播的商業價值提供了另一種模式的發展,在吃播視頻中為零售業提供了新一輪的網絡營銷模式,也為粉絲經濟提供了另一層含義。
關鍵詞:粉絲經濟;吃播;網絡直播
一、網絡直播“吃播”的發展
吃播在最近兩年的發展迅猛,自從2015年8月名叫“處女座的吃貨”成就了中國的第一收視平臺,粉絲就借助網絡技術集群看吃播。網絡吃播的發展是憑借著時間性、互動性、超媒體性和窺視心理四個特點成長起來的。其中時間性是指在吃播的直播或錄播時長中,剛好控制在30-60分鐘之間甚至更短,這與普通受眾的吃飯時長是有契合性的,而主播的直播時間段和進食量與時長有著直接的聯系。互動性是指在吃播播主的視頻直播過程中,有刷禮物或者是刷彈幕的粉絲,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會形成一種關系網,主播能夠得到粉絲的一種反饋,并且從這些反饋中改進自己的視頻,從而對用戶黏度關系網進行加固。在錄播的主播通過在自己的視頻中接受推廣,宣傳自己的淘寶小店來建立起一種粉絲經濟網,往往有一定粉絲基礎的錄播博主是能夠帶動產品的購買,粉絲對這種宣傳是非常買賬的。
二、吃播與粉絲經濟之間的關系
在探討吃播與粉絲經濟之間的關系時,首先是要從粉絲經濟的結構入手看吃播在背靠互聯網的情況下是怎樣與粉絲經濟結合在一起的。
(1)從組織方面,過去的粉絲是分散的,缺少組織易流散,粉絲經濟的在互聯網的興起上加大了用戶的粘度, 從吃播的行業來看,多個互聯網的平臺搭建給吃播提供了溫床,如快手,B站,微博等社交性媒體通過吃播視頻的直播和上傳,不僅僅增加了該網站的點擊量,也成為了粉絲們的聚合地,在這些平臺中基本主播和平臺能夠出現雙贏的情況。
(2)從主體方面,吃播這種產業的興起,可以說是由上至下的發展,開始是由名人利用自己的明星效應作為一種粉絲福利而興起的,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的由素人的加入,成為了一種大眾性的直播方式,甚至吃播還發展成為了ASMR吃播(咀嚼音吃播),其特征是通過視覺、聽覺上的刺激而使人在顱內、頭皮、背部或身體其他的范圍內產生一種獨特的、令人愉悅的刺激感。吃播發展的多樣性使得用戶的粘度不斷的增加,也使得非粉絲的團體提供了經濟上的支出。
(3)從商業性發面,網絡直播是互聯網媒介發展到如今非常具有商機的一部分,互聯網的發展和大量的平臺的出現為“粉絲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動力,如吃播視頻比較紅火的昵稱為“吃飯啦光小強”的吃播博主,分別在微博、快手和B站投放自己的吃播視頻,在B站擁有33.7萬粉絲,微博粉絲達到200萬,而他的每個視頻的播放量在10萬以上,彈幕數在1000條以上。除了自己的吃播視頻,他每隔一兩天會在自己的視頻中進行商家的合作推廣,把這些產品推送給觀看自己視頻的粉絲,這種潛移默化的產品推廣方式在粉絲的群體中非常的受用。
(4)從推動力方面,以往的粉絲消費是以情感作為基礎,為了滿足自己的情感需求的,而明星的行為是能夠讓很多不是粉絲的人迸發出更多或者新的情感,這種就是制造一種人設。但是在吃播的領域中怎樣吸引這樣的粉絲并且產生經濟的交易呢?是一種補償心理,在現在社會階段獨居的單身男女的比例在不斷的增加,而這種吃播的視頻剛好能夠填補他們心理上的孤獨感,就像是有人在和他們一起用餐一樣。
三、吃播和粉絲經濟的發展
(1)吃播利用“粉絲”的發展趨勢
有很多的素人播主可能是專業的吃播播主也可能是做其他職業者的非專業播主,但是他們也算是半個網紅了,怎樣提高自己的視頻的內容和素質是這些網紅吃播播主應該要考慮的事情,做一個高端的網紅是順應著互聯網的發展方向的。其次是吃播營銷模式的轉變,在這些吃播的推廣中怎樣讓觀眾潛移默化的去接受是非常重要的,就如網紅李子柒一樣,她的營銷模式不管是從內容營銷上還是視頻的傳播上都是值得如今的吃播博主們借鑒的。
(2)急功近利的虛假繁榮
吃播是以視覺感官為重要導向來吸引用戶,用戶很容易只關注到主播以及沉溺于其制造的虛擬幻覺之中,視覺長時間專注于一點,就容易導致抽離出感官整體性平衡,用戶會削弱自覺地意識,產生放棄使用“高級智力”的“智力眩暈癥”,“智力眩暈癥”也是導致網絡視聽成癮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這樣的情況下,粉絲群體一旦脫離了這樣的的眩暈癥,就很有可能從這樣的粉絲經濟體系中脫離出來,停止消費,并且出現了對于主播的不信任感,一旦這樣的模式產生了就會出現粉絲的流失情況。而在吃播的內容生產上,出現的低俗的、土味的吃播視頻,企圖以這樣的方式留住基礎粉絲是非常不可取的行為。
四、總結
市場發展到現在,哪里有商業價值,哪里就有購買力,粉絲經濟已經滲透進了我們生活的角落,甚至是那些非常細微的購買行為都能夠折射出粉絲經濟的特征。而在未來這種特征會被越放越大,不斷的帶來商業的價值,在視頻直播的吃播發展過程中應該更要尋找共贏的機會。
參考文獻:
[1]劉建梅,王印,湯麗珍,汪喆倩.“粉絲經濟”的發展現狀及營銷策略研究[J].中國市 場,2017,(31).
[2]傅瀟瑩,張楊.淺談互聯網時代的偶像產業和粉絲經濟[J]. 現代經濟信息 ,2018(10):339.
[3]潘麗華 ,黃汝晴. 網絡直播“ 吃播”的用戶分析與警示 [J].現代記者 2018 年中(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