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燕
摘要:本項目旨在通過新形勢下韓流對中國社會特別是青年人的思想影響并進行分析,重點分析“韓流”文化對中國青年婚姻觀造成了怎樣的影響。最后借鑒韓流的成功經驗,并聯系在韓國傳播中的‘漢風,?對中國文化走出去提出意見建議。
關鍵詞:韓流;漢風;青少年;婚姻觀
本創新項目小組對以濟南地區為主的中國青年(14-35歲)進行了問卷調查。隨機發放紙質問卷80份,網絡問卷400份,有效問卷為480份。針對在中國為主的韓國青年進行問卷調查,紙質問卷100份,有效問卷100份。其中男性回答者200人,女性回答者280人。
引言:
韓流勢力仍是不可小覷,據目前研究表明韓流已對青年價值觀、消費觀產生部分影響,過激的哈韓人群也是不在少數。反映了韓國“低生育”“不婚主義”及“三拋”社會現狀的韓流文化又是否會對中國青年的婚姻觀等產生影響值得我們關注。與韓流在中國傳播的現狀相比,通過資料調查以及訪談等方式我們發現“漢風”在韓國的傳播勢頭卻還遠遠不夠。針對韓流帶來的惡劣影響提出有效對策以及找出“漢風”傳播力度等方面的不足,借鑒韓流傳播的經驗加強“漢風”傳播勢頭是本論文的主要研究目的。
一、“韓流”盛行過程、現狀
“韓流”一詞最早產生于圍棋之中,之后隨著時代的變化和發展則用來表明韓國文化在世界各個地區的影響力[1]。早期被中國大眾接觸到的韓流文化多是影視及音樂偶像類大眾文化。從九十年代的大陸引入電視劇《星夢奇緣》、《藍色生死戀》、《冬季戀歌》起,安在旭、張東健、元彬等被譽為韓流始祖的韓國明星走入中國大眾的視線;音樂上,九十年代的一代男子偶像團體H.O.T及水晶男孩、女子偶像團體S.E.S等引領韓國音樂走向亞洲。韓國大眾文化更新換代極快,當代中國青年對以上韓流明星并非熟知,更加使得韓流對當代青年產生極大影響的是super jujor、big bang、少女時代等為代表的韓國二代、三代偶像團體,當然電視劇《來自星星的你》是吸引國內韓流受眾的又一標志性作品。除此之外韓國綜藝吸引了大批國內觀眾,一些代表性綜藝節目如《爸爸去哪兒》、《running man》、《good people》更是引得國內電視臺引入模仿甚至抄襲。
但隨著早期韓流的深入,近年來韓國的膳食醫藥、化妝整容、服飾打扮等也越來越吸引國內大眾,新興的網絡游戲產業更是極具規模。
二:對青年帶來的影響
青少年是這一潮流的“弄 潮兒”,也是這股潮流的最大“沖擊者”。作為傳承與建設中華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生力軍,青少年受“韓流”的影響這一現實狀況受到人們的關注[2]。主打俊男靚女的韓流文化以及韓劇的一些灰姑娘與王子的故事情節和過度反映韓國三拋時代社會現狀的夸張情節是否對中國青年的婚姻觀產生了影響也是此次調查的著重點。
在回答“您是從什么時候開始關注到韓流”的問題時,11%答題者表示自小學開始,40%答題者表示自初中開始,這也表明韓流對青年的影響開始時期之早。在“您熱衷韓流文化的哪些方面(多選題)”的問題調查中,音樂、電視劇、電影、綜藝節目、明星、服裝化妝品及電子競技等回答均占比較大,足以說明韓流對青年影響范圍之廣。韓流對青年影響既有積極影響又有消極影響。其中在回答“韓流文化給您帶來的感受”這一問題時,22%的回答者認為能夠豐富精神生活,能夠提高審美的回答占15%,將近16%的回答者認為能夠增加見識、更新觀念。這些積極影響均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比較匱乏的青年文化,都有利于激發他們緊跟時代步伐,創造出有自己特色的不斷發展的 青年文化[3]。但韓國的大眾文化在資本商業化運作下,主要以滿足受眾需求為主,博得眼球是獲勝的法寶,這種文化對于價值觀形成時期的青少年來說亦是存在著消極影響。在本次調查問卷回答中,15%的回答者表示韓流會導致盲目追風,誤導消費;8%的人回答韓劇虛假不現實,誤導觀眾。受韓流文化影響,中國青年中哈韓一族不在少數,組織赴韓整容,代購韓妝的行業也是應運而生,韓國文化中過激追求外在美的一面也隨著韓流涌入影響到了中國青年。
此次調查中針對“韓流對您擇偶觀影響最大的是哪些方面?[多選題]”這一問題,雖有152人表示無影響,但其他大部分人表示還是對身材外貌、道德、學歷及財富的標準產生了影響。在最后“請簡述韓流流影響下您的婚姻觀階段性變化”的問題上雖然大部分回答皆是沒受韓流影響或自己本身就是獨身主義,但“想遇到和偶像一樣的人”以及“由傳統婚姻觀念到現在不想生育”的回答雖在少數卻仍值得我們的特殊關注。
雖在2016年左右慢慢限制韓國文化的過度入侵,但限制僅是一時之策,努力發展本土文化,促進創新,用新形式傳播中國主流文化方是長遠之舉。
三、中國文化在韓傳播現狀
與韓流一詞相對的代表中國文化潮流的亦有漢風一詞。《朝鮮日報中文網》曾刊發了復旦大學國際政治學博士詹德斌的名為“韓國并未刮漢風”的一篇文章,在此作者指出,可以說,漢風從未登陸過韓國。若要勉強找個與韓流的對應詞匯,充其量也只能說是“漢語風”[4]。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講到漢風一直在用開設了幾座孔子學院,幾所大學設有漢語專業等標準來判定,絲毫未涉及與韓流相對的大眾文化的層面。雖然一方面說明了我國對于漢語教育的輸出十分成功,但也側面說明了大眾文化的輸出仍是處于劣勢,探究并借鑒韓流成功經驗對于我國不得不說是當務之急。
參考文獻:
[1]馬赫,李虹. 淺談“韓流”文化產業輸出對中國青年層價值觀的影響 ——以此啟示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方向[J].超星,2018(10).
[2]王文雅. “韓流”對中國青少年影響研究綜述[J].北京教育.德育,2010(03).
[3]林愛清. 韓劇熱播對中國青少年的影響探析[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06).
[4] 中國網文化評論 ch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