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鈞涵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科技類文章在眾多文體中占有一席之地。它在詞匯、語法、句法結構上都有自己的特點,因此在進行科技文體的英漢翻譯工作時,譯者需要注意很多問題,在翻譯此類文體時有很多方面值得探索。
關鍵詞:科技文體;翻譯理論;英漢翻譯
引言:
本篇文章致力于探索科技文體在進行英漢翻譯時應注意的問題并給出相應的具有參考價值的英漢翻譯技巧。
一.科技文體的特點
科技文體大多具有結構嚴謹,邏輯嚴密,用詞準確的特點。在詞匯方面,科技文體存在著大量的科技相關詞匯,多為新詞,縮略詞,構詞手法多變;在句法方面,科技文體多采用被動語態,使文章簡明清楚;結構語法方面,技文體大多使用定語從句或后置定語修飾,使文章表達內容客觀具體,同時科技文體要求敘述準確,推理嚴謹,因此英語句子大多為復雜長句。
二.科技文體的英漢翻譯技巧
針對科技文體的以上幾個特點,譯者在進行對科技文體的英漢翻譯時可以參考以下翻譯技巧。
(一)科技文體的詞匯翻譯:在進行英漢翻譯時,譯者要確保詞匯的準確,對于一些專業術語可以參考字典或者使用Google進行查找。舉個例子,在翻譯天文類相關文章中,要注意行星帶的翻譯準確。如:Pluto: 冥王星 a major planet: 大行星帶 a dwarf planet: 矮行星 solar system: 太陽系 star: 恒星 Neptune: 海王星 the Great Depression: 大蕭條 asteroid belt: 行星帶 Mars: 火星 Jupiter: 木星 Kuiper Belt Objects: 柯伊伯帶天體。科技文體中多數詞為專業領域的專有名詞,有自己的專屬翻譯,在進行英漢翻譯時,不能直接將其慣用的對應漢語直接翻譯出來,而是應該通過語境與背景,按照約定俗成的表達方式進行翻譯。譯者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詞在不同的專業領域,也有自己不同的翻譯方式。舉個例子:element我們通常翻譯為“要素,成分”,而在化學中我們將其譯為“元素”,在電學中則應譯為“電極”“元件”等。因此在翻譯重點詞匯時,應該學習普通英語詞匯的專業化譯法才能翻譯得準確嚴密。其次,英語中某些詞在漢語里一般是不翻譯出來的,如冠詞,動名詞,分詞,關系代詞等。英語大多采用名詞,介詞等,而動詞使用較少,而漢語則大多使用動詞,名詞、介詞使用少。因此在進行科技文體的英漢翻譯時,大部分詞需要進行轉換。舉個例子:Rockets have found applications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universe.在進行翻譯時應譯為:火箭可以用來探索宇宙。在這個例子中,exploration在英語中的詞性為名詞,而在進行英漢翻譯時,翻譯成了漢語里的探索。再比如:Gasoline is appreciably volatile. 翻譯成漢語可譯為:汽油具有很強的揮發性。這句話中的volatile在英語里的詞性為形容詞,漢語意思為不穩定的,爆炸性的;而appreciably在英語里的詞性為副詞,漢語意思為明顯地,相當地。而在進行英漢翻譯后,則將volatile的詞性轉換為了名詞,揮發性;而將appreciably的詞性轉換為了形容詞,很強的。
(二)科技文體被動語態的英漢翻譯:科技文體的一大顯著特點是英語習慣使用被動語態,往往避免使用第一人稱。而在進行英漢翻譯時,大量語句應該翻譯為漢語中的主動句,少量仍可翻譯為被動句。因漢語往往避免使用“被”來表示被動,在進行英漢翻譯時可將“被”轉換為其他表示被動含義的表達,如“由”、“給”、“讓”、“叫”、“為”、“使”、“為......所”等。舉個例子:The Kuiper Belt is populated by icy bodies that are remnants of the solar systems formation 4.6 billion years ago. 翻譯為漢語:柯伊伯帶由大量的冰凍物體構成,它們是46億年前太陽系形成過程中遺留下來的,是構成行星的基礎材料。 在處理這句話時,譯者可避免直接翻譯為“柯伊伯帶被大量的冰凍物體充斥”,而是將“be populated”翻譯為“由...構成”。 大多數的情況下,可以將被動句轉化為漢語中的主動句,舉個例子:By the turn of millennium, dozens more objects beyond Neptune like Pluto had been discovered.這句話可翻譯為:千年之交,人們在海王星之外又發現了幾十個類似冥王星的天體。在處理這句話時,譯者可以將英文中的被動句轉換為漢語里的主動句,添加上“發現”的主語,即“人們”,將主語加上后,就可以轉換為漢語中的主動句了。譯者可以增譯邏輯主語,即適當增加不確定的主語,如“人們”、“我們”、“有人”、“大家”等,同時將原句中的主語譯為賓語。
(三)科技文體復雜長句的英漢翻譯:長難句的翻譯難點在于中英思維方式的不同從而導致的句法結構有差異。英文多為復雜長句,而中文多為簡單的短句。所以在進行翻譯科技文體時,譯者需要先分析句法成分,并弄清各個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從而按照中文的表達習慣翻譯成恰當的句子。舉個例子: Pluto—which famously was demoted from a “major planet” to a “dwarf planet” in 2006—captured our imagination because it was a mystery that could complete our picture of what it was like at the most remote corners of our solar system.這個句子屬于長難句,因為它包含一個主從句和四個從句。在翻譯之前,譯者需要先分析這個句子。首先,有一個定語從句來定義冥王星“which famously was demoted from a major planet”。其次,出現了一個復雜的原因狀語從句。在從句中,還有另一個定語從句來定義“mystery”。從句還包括“of”后面的名詞性從句。經過分析,譯者可以看出該句的主要信息分布在主句和原因狀語從句中。所以可以將原因狀語從句放在最后翻譯,從而凸顯出中心信息。綜上,這句話可以翻譯為:冥王星是2006年從“大行星”降級為“矮行星”。我們對它產生了無限的遐想是因為它是一個謎,能讓我們對最遙遠角落的樣貌有一個完整的概念。發現冥王星的逆襲故事也是使它如此吸引人的原因。
三.總結
本文分析了科技文體的特點,同時總結了科技文體英漢翻譯時所遇到的重難點和譯者需要注意的地方,列舉了科技文體在英漢翻譯時譯者所遇到的詞匯,句法以及被動語態的翻譯方法,在此基礎上對實例進行了分析和探討。然而,科技文體的英漢翻譯卻是復雜的,由于中英文表達方式的差異,科技文體的英漢翻譯還有許多有待我們探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