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倩倩 屈曉宇
摘要: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的提高,國際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這種競爭突出表現為高科技水平的競爭高技術產業作為知識經濟時代的主導產業之一,逐漸成為現代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源泉,其研究與發展(R&D)活動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產業集聚對高技術產業研發投入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意義。論文首先從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兩方面分別分析產業集聚對高技術產業研發投入的影響因素,然后說明了當前的高技術產業的研發投入現狀,并在空間集聚理論和企業創新理論基礎上,將產業集聚分為規模集聚和空間集聚兩個維度,論述了高技術產業研發投入的影響。最后,對如何合理集聚,提高研發投入提出了詳細的建議。
關鍵詞:產業集聚;高技術產業;研發投入
1 引言
高技術產業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是增強經濟整體競爭力的先導性和戰略性產業,是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力量。 從高技術產業發展較為成功的國家和地區看,研發(R&D)經費的大量投入是產業成長和發展的關鍵動力,因而促進R&D投入的持續增長對高技術產業發展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R&D不僅具有創新的功能,同時有增加企業吸收能力和技術轉移效率的功能。以中國產業數據為樣本的相關研究也證實了R&D的重要作用。R&D資本存量與中國高技術產業主要產出指標都存在顯著的正線性相關關系。因此,提高R&D投入水平對于中國高技術產業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綜觀現有研究,產業集聚對企業R&D行為可能產生的潛在影響受到一定程度的忽視,針對中國高技術產業進行的相關研究更是少見。
產業集聚是在某一特定區域內相互聯系,在地理位置上相對集中,共處一個競爭環境的企業和組織的集合。在集聚環境中,企業的R&D行為必然會受到周圍其他企業的影響。基于這一背景,本文聚焦于分析產業集聚對中國高技術產業R&D行為的影響,一方面可以補充和拓展相關的理論研究,另一方面可以為提升中國高技術產業研發和創新能力提供理論支持。
2相關概念界定
(一)產業集聚界定
產業集聚在描述經濟活動的地理集中現象時,集聚和集群是一對經常被使用的概念。有學者指出,“集聚只是一種‘物理集中、‘形聚而神不聚,集群則是類似于生物有機群落的企業綜合體,前者是后者的初級階段,后者則是前者的理想前景”氣也有學者認為,集聚和集群都以地理鄰近為前提,但集群更強調相關企業、機構的組織鄰近,是在某一特定領域內相互聯系、地理集中的公司和機構的集合,形成簇群的目的在于獲得持久的競爭優勢氣此外,集聚與地理集中也存在區別和聯系。有學者指出,“集聚只是一種‘物理集中、‘形聚而神不聚,集群則是類似于生物有機群落的企業綜合體,前者是后者的初級階段,后者則是前者的理想前景”氣也有學者認為,集聚和集群都以地理鄰近為前提,但集群更強調相關企業、機構的組織鄰近,是在某一特定領域內相互聯系、地理集中的公司和機構的集合,形成簇群的目的在于獲得持久的競爭優勢氣此外,集聚與地理集中也存在區別和聯系。
(二)高技術產業界定
目前,國際公認的高技術產業劃分標準主要依據強度(經費占工業總產值或增加值的比重)將高技術產業劃分為航空航天器制造、醫藥制造、辦公、會計和計算機設備制造、廣播、電視和通信設備制造以及醫療、精密和光學儀器制造五類行業氣結合國內產業技術發展現狀,中國國家統計局將rd強度在制造業平均水平一倍以上的行業劃入高技術產業的統計范圍。本文的“高技術產業”主要指《中國高技術產業統計年鑒》涉及的醫藥制造業、航空航天器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電子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以及醫療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對核燃料加工、信息化學品制造以及公共軟件服務等缺乏統計數據或不屬于制造業范疇的高技術行業暫不考慮。
(三)研發投入活動界定
研發投入活動包括基礎研究、試驗發展和應用研究三個部分,企業從事研發活動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形成競爭優勢,提高企業績效。對企業或其他組織,研發投入包括研發經費投入、研發人員投入以及科研信息投入等,能夠量化的投入只有研發經費投入和研發人員投入,但上市公司經常把研發人員包含在技術人員中披露,鑒于數據的可獲得性和真實性,多數研究將研發投入定義為研發費用投入,該數據可在上市公司年報中獲得。
3研發投入的影響因素
(一)外部影響因素
1.產業集聚對研發投入的影響。產業集聚有助于高技術產業上下游企業都減少搜索原料產品的成本和交易費用,使產品生產成本顯著降低。集群內企業為提高協作效率,對生產鏈分工細化,有助于推動企業群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產業集聚使得廠商能夠更穩定、更有效率地得到供應商的服務,比較容易使高技術產業獲得配套的產品和服務,及時了解本行業競爭所需要的信息。產業集聚形成企業集群,有助于提高談判能力,能以較低的代價從政府及其他公共機構處獲得公共物品或服務。由于集聚體本身可提供充足的就業機會和發展機會,會對外地相關人才產生磁場效應。集聚區內有大量擁有各種專門技能的人才,這種優勢可使企業在短時間內合理投入高技術人才,提高用人水平。
2.政府R&D支出對企業R&D投入的影響。國政府R&D支出對企業R&D支出存在誘導效應,而且企業R&D支出不僅取決于當期政府R&D支出,還取決于前期政府R&D支出。表明政府科技投入的杠桿作用要大于擠出效應,政府科技投入對企業研發投入有著促進的作用。
3.新產品需求與企業R&D投入的關系。新產品需求對企業R&D支出存在正向影響,但是影響力較低;行業中的競爭在總體上對企業R&D支出沒有明顯的影響;而企業研發的外部籌資環境水平不理想。新產品需求對企業R&D支出有著十分顯著的正向影響;企業規模對國有和外資高技術企業的研發投入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內資企業的自主研發并非完全不依賴于外資而獨立進行,其R&D支出活動與外資企業的R&D支出密切相關。此外行業利潤與企業R&D支出之間也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
(二)內部因素影響
1.企業規模對企業R&D投入的影響。企業規模與企業R&D投入之間存在倒U型曲線關系。實證數據顯示,作為中間變量的經理自主權,僅對企業規模與R&D資金投入強度的關系有顯著影響,而對企業規模與R&D人員投入強度關系的影響不顯著。
2.企業規模對企業R&D投入的影響。企業規模與企業R&D投入之間存在倒U型曲線關系。實證數據顯示,作為中間變量的經理自主權,僅對企業規模與R&D資金投入強度的關系有顯著影響,而對企業規模與R&D人員投入強度關系的影響不顯著。
4高技術產業研發投入現狀
2016年,我國高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規模繼續擴大,突破了13萬億元,占制造業比重達到14.1%。高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在不同行業間差異顯著,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占全部收入的一半以上。以東部地區為主,高技術產業分布體現出明顯的地理集聚特征。內資企業產值所占比重繼續穩步上升,已達到51%,比上年度提升了4.4個百分點。研發投入繼續提升,大中型高技術產業企業的研發經費占大中型制造業企業研發經費的29.7%,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1.59%,地區研發投入差異明顯。
2017年,我國高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規模繼續擴大,突破了15萬億元, 占制造業比重達到14.7%。高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在不同行業間差異顯著,電 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占全部收入的一半以上。以東部地區為主,高 技術產業分布體現出明顯的地理集聚特征。內資企業產值所占比重繼續穩步上升, 已達到54.9%,比上年度提升了近4個百分點。研發投入繼續提升,大中型高技 術產業企業的研發經費占大中型制造業企業研發經費的30.6%,研發經費投入強 度達到1.58%,地區研發投入差異明顯。
5產業集聚對高技術產業研發投入的影響
(一)規模擴張的影響
對于規模擴張是企業增長的重要行為結果,規模擴張為企業提供了資源和知識的累積,增強了企業的研發投入能力,但過高強度的規模擴張既降低了企業對環境變動的敏銳感知及其敏捷應變能力,又提升了企業的市場壟斷勢力,尤其對蘊含更新、更高強度、更為復雜技術知識的高技術產業而言,還可能伴生技術壟斷勢力的增強,在此綜合作用影響下,規模的過度擴張降低了企業增加研發投入的行為動機。集聚區內異質性知識匱乏,企業間技術趨同甚至鎖定,空間集聚與規模集聚的相互交織湮滅了企業的創新活力,規模集聚和空間集聚對研發投入強度產生了相互替代的影響作用。
(二)空間集聚的影響
空間集聚縮短了企業間的空間距離,增強了企業間的社會聯系,企業間構建起了聯系緊密、互動頻繁的復雜生產交易協作網絡,便利了企業間的知識擴散與共享,大量異質性知識的交互激發了企業的創新產出,空間集聚促進了企業研發活動,過度空間集聚所產生的搭便車、資源耗竭、技術鎖定、惡性競爭等也會同時遏制企業的研發投入,進而提出和實證檢驗了空間集聚與研發投入強度間的倒 U 形關系。高技術產業集聚還往往伴隨著金融、物流、通訊等生產性服務業的集聚化發展,通過發揮這些公共輔助性創新資源的規模優勢,可有效降低集聚區企業技術創新的固定成本。產業集聚為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競爭與合作提供動力伴隨產業集聚成長,內部新企業不斷衍生以及外來企業的進入,都加劇了“集聚區內部的企業市場競爭”。
6合理產業集聚,提高研發投入的建議
(一)著力控制集聚水平
過高強度的規模集聚和空間集聚均不利于高技術產業研發投入的增加,要激發企業創新活力,應適度控制高技術產業的集聚水平。空間集聚的活力在于大量中小企業的入駐,應鼓勵其中較大規模企業在外部地理空間范圍的擴張。
當前,高技術產業不同細分行業的集聚發展水平不同,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已具有過高的規模集聚和空間集聚水平,扼殺了其研發創新活力,而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的規模集聚和空間集聚水平發展則過于迅速,應予以適當控制。空間集聚受規模集聚水平、企業構成、嵌入程度、企業個體技術能力等諸多要素影響,空間集聚對研發投入強度的影響作用機制復雜,控制高技術產業的空間集聚水平時,需要結合其他影響要素進行更深程度的綜合分析入的增加,要激發企業創新活力,應適度控制高技術產業的集聚水平。空間集聚的活力在于大量中小企業的入駐,應鼓勵其中較大規模企業在外部地理空間范圍的擴張。
(二)鼓勵合理擴張和集聚
對高技術產業中的不同細分行業,規模集聚和空間集聚對研發投入強度的影響作用具有一定程度的差異,主要表現為規模集聚在醫藥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間對研發投入強度的倒U形關系和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間的正U形關系,以及空間集聚在醫藥制造業間的正 U 形關系和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間的倒U形關系.對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應鼓勵其走規模擴張之路; 對醫藥制造業,應通過設立醫藥產業園等鼓勵其空間集聚。
此外,在鼓勵合理擴張與集聚的基礎上,還應當適度提高相關人員的從業門濫,著力培育具備技術、法律、管理等多方面知識背景的復合型技術經紀人才為保障高技術產業集聚健康、有序發展,加強企業和大學、科研院所的創新人才聯合培養模式,還應優化地區人力資本結構,促使創新人才跨地區流動。加強企業和大學、科研院所的創新人才聯合培養模式,此外,還應優化地區人力資本結構,促使創新人才跨地區流動。
7結束語
近些年來,產業集聚已經成為一種世界性的經濟現象,世界經濟發達地區往往伴隨著大量的集群產業。產業集聚可以促進企業勞動生產率和創新水平的提高,并通過刺激新企業的形成從而擴大和優化整個產業集聚。正是由于產業集聚具有很多非集群所無法比擬的優勢且廣泛地存在于全球范圍內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因此理論與實踐均表明,產業集聚在提升產業競爭力進而推動地區經濟增長的過程中具有極強的正效應。因此,本文從背景展開,先說明了影響研發投入的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其中產業集聚是影響高技術產業研發投入最重要的因素。并借當前的現狀詳細說明了產業集聚對高技術產業研發投入的影響,并提出了提高研發投入的合理化建議。本論文通過客觀分析得出產業集聚對于高技術產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未來大規模的產業集聚必將對高技術產業的發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鄒文杰.研發要素集聚、投入強度與研發效率——基于空間異質性的視角[J].科學學研究,2015,33(3) :390-397.
[2]馮海紅,曲婉,李銘祿.稅收優惠政策有利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嗎?[J].科學學研究,2015,33(5) :665-673
[3]楊治,閆澤斌,余林徽等.國有企業研發投入對民營企業創新行為的影響[J].科研管理,2015,36(4) : 82-90.
[4]劉恩初,李健英.技術標準與技術創新效率關系實證研究——基于隨機前沿模型 [J].研究與發展管理,2014,26(4):56-66.
[5]帷玄基于省際和區域數據的技術空間擴散分析化統計與決策[J].科學學研究,2015(15):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