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金華 張志成 韋鄧鴻 楊小龍
摘要:近年來,隨著人們價值觀、生活方式的改變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出現了一個被稱為“空巢青年”的龐大群體,他們與父母及親人分居、單身且獨自租房生活,年齡大多在20歲至39歲之間,有收入尚可的工作。據有關數據顯示,我國2016年的單身人口已達2.4億,而結婚率從2013年以來一直在下降,2017年結婚人數比2016年更是下降了7%,“空巢青年”的規模還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
關鍵詞:“空巢青年”;生活態勢;消費行為
一、數據結果及分析
(一)樣本總體概況
本次調研共發放了電子問卷及紙質問卷共385份,有效的問卷為306份,有效問卷率達到79.48%。有效問卷填寫中,男女占比分別為45.1%、54.9%,城鎮農村所占比例為37.91%、62.09%,獨生子女所占比例為28.76%。調查對象年齡大多集中于15-24歲,所占比例為64.05%,其次是25-35歲,比例為26.47%,36-44歲所占比例為7.84%。
(二)處于適婚年齡,不同家庭因素下對于“空巢青年”的影響
“空巢青年”主要是80后、90后年輕人,且此年齡段處于社會環境提倡的適婚年齡,但他們還處于的單身狀態,在一定程度上會對他們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城鎮和農村,獨生子女和非獨生子女這兩個因素對“空巢青年”的家庭存在影響,這也會造成不同家庭環境下“空巢青年”在觀念、壓力等方面有不同的影響。“空巢青年”整體受文化教育程度較高。整體而言,絕大部分“空巢青年”擁有本科以上學歷,有的還是碩士、博士或海外留學歸國人員。受教育程度較高的青年們更多會比較享受,甚至是自己選擇的“空巢”狀態,從中體現的是一種生活方式。
(三)虛擬社交是“空巢青年”主要的社交方式
“空巢青年”更依賴線上網絡交流。“空巢青年”大部分時候通過網絡與人進行交流,與人面對面接觸交流較少,多依賴網絡交流。手機是“空巢青年”溝通交流的主要媒介他們會習慣依賴于通過QQ、微博、微信等方式去認識、了解他人。
(四)“空巢青年”休閑娛樂生活的狀態
“空巢青年”的休閑娛樂活動主要為打游戲、看電影、聽音樂。調查顯示,學習或工作之余,調查對象通常選擇的休閑娛樂活動為“打游戲”、“看電影”、“聽音樂”。“空巢青年”網絡娛樂方式主要為聊天、看視頻、聽音樂,也可側面反映了手機對于“空巢青年”而言在不同方面的使用與利用率。調查結果顯示,男性的娛樂方式更多是選擇“打游戲”,而女性更喜愛“聽音樂”。“看電影”則是男性女性共同喜愛和選擇的娛樂方式。由此可看出“空巢青年”由于性別的不同,娛樂生活也呈現不同的狀態。
(五)“空巢青年”大多以網絡消費為主,信用消費是他們的常用方式
調查結果顯示,“空巢青年”更多使用網絡消費。調查對象在進行網絡購物時,大多集中于淘寶。“空巢青年”通常使用網絡消費的方式,購買的產品主要是服飾、食品、及美妝護膚產品。據調查,螞蟻花唄是主要的信用消費方式。在對使用過信用消費的人群進行分析發現,其中有49.77%的人月底出現透支情況,50.23%的人沒出現。說明大部分“空巢青年”在信用消費逐漸普及的情況下,消費觀念已經產生了變化,超前消費成為了他們的選擇。他們使用信用消費除了是消費觀念的變化外,還有很大一部分的人是因為經濟上出現了透支情況,信用消費是能緩解他們透支狀況的方式。
(六)“空巢青年”對產品的選擇傾向
從對“空巢青年”消費支出情況的調查結果中顯示,基本生活支出所占消費總支出最大,說明大部分的“空巢青年”消費水平較低。產品質量與外觀是“空巢青年”消費時的主要關注點。購買產品時,“空巢青年”們更多關注產品的質量及外觀,說明他們追求生活品質,品質好與壞是決定其購買與否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產品的外觀,他們喜愛美麗的事物。當二者都滿足的時候,價格的高低已經不是決定性因素。單身經濟在中國崛起,單身正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主動選擇,而這部分人群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也越來越高。數據表明,“空巢青年”主要以線上網絡交流為主,他們接觸各類社交軟件及搜索引擎的機會比較多,獲取各類產品信息的渠道主要來自網絡,這種獲取方式方便快捷,符合“空巢青年”的喜好。降價和打折都是比較直觀能看到優惠的空間,這種方式比較受“空巢青年”們的喜愛,也更能激發“空巢青年”的消費欲望。
二、調研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本次調研通過對“空巢青年”生活態勢及消費行為的研究,針對研究的核心問題,得出以下結論:
1.“空巢青年”的生活態勢
通過對“空巢青年”衣食住行娛等方面的了解分析發現,他們各方面都普遍追求簡易、簡單化。他們有較強的社交欲望,依賴于網絡社交。服飾上喜歡通過網購的方式購買,飲食上很大一部分會選擇自己做飯,說明他們注重生活的品質,熱愛生活,一個人也要有儀式感。還有一大部分選擇了公共食堂,也還是會注重食品衛生和營養,少部分選擇外賣是因為太忙或者不喜歡做飯。他們主要是獨居生活,大部分人出行方式比較低碳環保,都選擇公共交通。他們的娛樂生活非常豐富,首先是娛樂方式的多種多樣,其次是在娛樂方面的支出占比可以看出。“空巢青年”的生活狀態并不完全是傳統認知里的那樣,充滿著“孤獨”、“寂寞”、“無助”......越來越多的“空巢青年”享受這種生活狀態和方式,他們會想辦法讓生活過得更精彩更豐滿。
2.“空巢青年”的消費需求、消費習慣、消費行為
“空巢青年”青睞體驗式消費、精神消費、溫度消費,他們的消費觀念較開放、先進,對于消費產品的質量最為重視,一個人的獨居生活對生活品質的追求越來越高,其次他們還很關注產品的外觀和功能。他們以網絡消費為主,網絡消費產品集中于服飾、食品、美妝洗護。平時接觸網絡媒體較多,獲取產品信息渠道中主要以各類社交軟件和搜索引擎。除了生活最基本的支出外,大部分會在娛樂上消費,注重精神享受。對于產品促銷活動類型上,更喜歡降價、打折的方式。
(二)建議
1.企業的提升機會及策略的建議
①四大營銷策略組合:產品的研發上注重提高質量、包裝精美、增加產品附加值,產品發展趨勢為小型化,功能越來越細分,關注消費者的精神需求;價格上注重折扣價、降價幅度的確定,以及借貸條件的確定,提供信用消費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會刺激消費;渠道上注重線上線下相結合,特別是線上電商平臺,簡化購買流程,增加儲存設施;促銷手段重點在降價、折扣上。
②開發或提升線下強社交的體驗式消費服務,滿足空巢青年的社交需求愿望。
③開發或提升具有人性關懷和溫暖的新零售體驗。
④研發能夠提供深層次精神消費的產品與業態,注重其精神需求。
⑤消費內容與新文化娛樂內容結合。
2.政府及社會提供服務的建議
①正確看待“空巢青年”,關注他們的心理狀態和發展趨勢,不同情況的人會有不一樣的表現,“巢空”不一定等同于“心空”對于“孤獨感”很強、“心空”的“空巢青年”要及時給予關心和幫助,將來“空巢”會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②改善他們的生活居住環境,優化城市居住的空間。保障性住房的供應流程條件優化,多建一些戶型較小的住房和公寓,放寬住房申請的戶籍限制。建立有權威的租賃平臺,制定、完善相關政策,為他們提供更好地條件和生活體驗。
參考文獻:
[1][美]艾里克克李南伯格.單身社會[M].沈開喜,譯.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7.
[2]聶偉、風笑天.空巢又空心?——“空巢青年”的生存狀態分析與對策[J].中國青年研究,2017(8).
[3]常進鋒.“空巢青年”緣何“空巢”——一個時空社會學的解讀[J].中國青年研究,2018(4).
[4]丁國輝.《天貓榜單折射中國“單身經濟”走熱》[N].《中國日報》,2018-11-07.
[5]范曉光、袁日華.社會變遷視野中的青年單身:一種社會學的解釋[J].中國青年研究,2106(12):8-10.
作者簡介:
青金華,女,生于1998年2月,壯族,廣西南寧人,廣西財經學院,本科在讀,市場營銷方向
張志成,男,生于1997年2月,瑤族,廣西平南人,廣西財經學院,本科在讀,工商管理方向
韋鄧鴻,男,生于1997年10月,瑤族,廣西荔浦人,廣西財經學院,本科在讀,工商管理方向
楊小龍,男,生于1996年2月,漢族,廣西玉林人,廣西財經學院,人力資源管理方向
基金項目:
本文系廣西財經學院2019年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1911548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