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麗娜爾·卡爾甫江
摘要:時下,隨著網絡媒體的日漸興盛,對于傳統電視媒體造成了十分強烈的沖擊。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電視媒體應當積極做出轉變,改變新聞播報方式,以求最大限度的發揮電視媒體的優勢,從現場新聞報道上著手,做到與時俱進,力求創新。在此,本文對電視編輯記者該怎樣做好現場報道進行了簡要的探究分析,希望能夠對相關從業者以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電視媒體;編輯記者;新聞播報;現場報道
一、引言
目前,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背景之下,網絡媒體以一種不可思議的速度興起,對電視媒體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沖擊,電視媒體曾獨有的及時性、生動性等特點受到了一定的挑戰。針對于此,這就要求電視編輯記者積極改變新聞播報方式,并充分發揮電視媒體所獨有的優勢,在現場報到上狠下功夫,做出自身的特色。所謂現場報道,指的是記者在新聞現場進行采訪、解說報道的一種新聞播報形式,以直播、錄播為主要播出方式。現場報道的優勢在于能夠大幅縮短受眾對象與電視媒體之間的距離,使得新聞內容更加真實且貼近百姓的生活。
現場報道的價值在于能夠讓觀眾能加清晰的了解新聞事件發生的具體過程以及新聞事件的大致走向,這就需要電視臺新聞記者在進行新聞報道時,應當注重臨床應變,無論面對何種情況,均能以流暢的語言進行表述,同時能夠對繁瑣、復雜的新聞內容進行高度概括。那么,作為一名電視編輯記者要做好現場報道,該從哪些方面著手,又該具備哪些基本素質呢?這是我們本文所要探討的問題。
二、電視編輯記者現場報道之中所出現的問題
現場報道能夠讓觀眾對新聞事件的發生、發展以及現狀有一個很好的了解,因而在電視報道之中,現場報道占據了很大的比重。不過,電視編輯記者在現場報道之中所出現的不同問題,往往會對現場報道的質量造成不可避免的影響。
首先,不少電視編輯記者對于新聞現場缺乏足夠的判斷能力。在電視新聞的現場報道之中,編輯記者應當具備十分突出的新聞判斷能力,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判斷新聞的價值,其二是判斷新聞的事實。不過,由于當前電視新聞現場報道之中,大多數編輯記者往往是依靠著優異的外在條件所入選的,并未接受專業的培訓,故而并不具備豐富的報道經驗,在面對許多復雜的新聞事件時,往往會在新聞報道的過程之中表現出手足無措的情況。
其次,電視編輯記者無法對新聞報道的特點進行精準的把握。電視新聞報道現場的聲音、畫面以及語言是重中之重,所以,電視編輯記者應當在新聞報道的現場合理應用在場的人物、事件以及物品,以求最大限度的呈現新聞報道的真實性,讓觀眾能夠對新聞事件的進展有一個良好的了解,從而提高節目的收視率。最后,編輯記者應當在進行現場報道之前,根據報道內容,做好策劃工作,以免因應缺乏足夠的準備,導致報道中斷或是缺乏足夠的邏輯性。一個優秀的策劃能夠對報道產生十分積極的影響,所以,在進行電視采訪之前,應當盡可能細致、周詳的進行策劃,以確保現場報道得以順利展開。再者,電視編輯記者應當有意識的提高自身的策劃能力、現場應變能力,能夠對現場報道之中所突發的各類事件進行有效報道。
三、現場報道前期準備
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意味著無論做什么事情,均需做好事前準備,方能獲得理想的效果。電視新聞報道更是如此。電視編輯記者在進行現場報道前,務必注重前期準備工作,從而能夠一個較為從容的態度去面對新聞事件的現場報道。
在電視新聞領域,通常存在這樣一個觀點,作為一名記者,不需要精通某一學問,而需要做到博聞廣記,廣泛涉獵,擴寬自身知識面,開拓視野,豐富自身想象力。唯有如此,才能夠在現場采訪時選擇獨到的角度予以展開,從而生產出優秀的獨家新聞。
在突發性事件的現場報道之中,記者抵達的第一時間就需要進入角色,主動向知情人了解情況,對現場進行大致的分析,并評估事態的發展,預測可能出現的狀況。除此之外,記者還需要即時構思新聞報道的大致框架、基本主題、報道對象等,并積極組織語言,將現場的氣氛傳遞給觀眾。而為了達成上述目的,需要記者具備杰出的新聞敏銳,從新聞之中挖掘新聞。
四、現場報道語言與提問技巧
現場報道的新聞語言是一名記者所需具備的基本素質,也是一門富有邏輯性、藝術性的技巧。雖然平鋪直敘的談話也能取得不錯的效果,不過優秀的記者往往能夠在語言方面下足功夫,使得現場報道更富吸引力,充分感染觀看新聞的觀眾們。良好的語言及提問技巧,能夠消除記者與受采訪對象之間的陌生感,使得節目更加流暢、協調,不會有突兀之感,同時也能激發觀眾的觀賞欲,提高節目的收視效果。
五、電視編輯記者的心理素質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這就需要電視編輯記者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心理素質本質上是頭腦的一種客觀反映,囊括了思維、感覺、情緒等多個方面。電視編輯記者在進行現場報道的過程之中,心理因素對于報道的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首先,我們要談到的是興趣問題。電視編輯記者需要對新聞事件具備強烈的興趣,唯有如此才能在新聞現場激發出自身的新聞敏銳感,清晰的抓住新聞事件的現象,從而使新聞事件的本質得以展現于觀眾面前。因此,電視編輯記者在管著問題時,應當保持穩定的注意力,既不能喧賓奪主,也不能唯唯諾諾,要挖掘出具備新聞價值的線索,繼而探討新聞事件的深層原因。最后,務必積極思考,在進行現場報道的同時對新聞本身進行思考,對新聞事件的走向予以持續性關注,并推測可能發生的新情況。
六、電視編輯記者的新聞業務理論知識
新聞理論知識是電視新聞記者所需具備的基礎理論知識,此外,電視新聞記者也需要根據現有的社會形勢對知識內容進行更新,保持積極進取的創新意識,能夠勇于打破常規,創造符合觀眾審美需求的現場創作模式,在節目形式、理念方面不斷更新。除了要積極參與理論業務知識的學習之外,也要積極欣賞優秀的新聞節目,從中汲取經驗,并積極應于實踐之中,不斷創新與積累。
七、電視編輯記者報道視角的選擇
電視新聞現場報道視角的選擇,是決定觀眾了解新聞內容的重要途徑,因此,電視編輯記者在現場報道時,應當充分意識到這一問題,將觀眾應當知曉卻未知曉的內容,選擇一個適當的切入點,完美的呈現出來。站在現場報道的角度來說,報道視角的選擇囊括了背景、環境、信息傳遞等多個內容,這就需要電視編輯記者具備良好的選擇能力以及協調意識,使觀眾能夠捕捉并感受到現場的氛圍。再者,如果電視編輯記者在報道視角的選擇方面十分獨特且新穎,那么無疑會大幅提高電視新聞的收視效果。
八、電視編輯記者現場報道要點
在現場報道之中,可以對現場觀眾進行采訪,讓觀眾參與到新聞報道之中,以縮短電視媒體與觀眾之間的距離,以提升電視新聞的真實感。在電視編輯記者進行現場報道時,可以嘗試從事件參與者的角度進行切入,以此讓觀眾產生一種置身其中的感覺,從而對新聞事件有更加清晰的了解。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可以考慮從以下幾點著手。
首先,電視編輯記者需要對自身的職責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并把握好個人情感。在現場報道的過程之中,既要突出報道的個性,從也要嚴守職業道德,在報道之中對事件的真實面貌進行還原,切勿將個人情感因素滲透于新聞報道之中,從而對新聞的真實性、客觀性造成不良的影響。為此,電視編輯記者需要切實提高自身職業素養以及綜合素質,在現場報道之中能夠循著事件的發生環境、題材對自身的報道風格進行熟練的切換。
其次,電視編輯記者需要做好現場報道的準備工作。惟有如此,編輯記者才能夠更加從容不迫的對報道之中可能出現的突發問題進行冷靜的應對。現場報道較之其他報道模式有著較為明顯的區別,這就對于電視編輯記者的職業素養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記者也要在報道的過程之中不斷的積累自身的經驗,思考如何使現場報道更具特色,以提高電視臺的收視率。
最后,電視編輯記者在進行現場報道時,應當注重自身的語調、語速以及報道方式,著力于提高現場報道的感染力,以培養觀眾收看電視節目的興趣。此外,電視編輯記者也應具備強大的心理素質,能夠對新聞現場的各個細節進行觀察,深度挖掘事件發生的原因,力求為電視臺創造獨家新聞。不過,在現場報道的過程之中,記者必須始終秉承實事求是,獨立思考的精神,對新聞事件的發生以及發展進行合理的報道以及推斷,嚴禁做出不實的指導或是煽動觀眾情緒。
結語
新媒體的發展固然會對包括電視媒體在內的傳統媒體造成沖擊,不過這也不失為一種機遇。電視媒體應當積極改變新聞播報的方式,著力于發揮自身優勢,提高電視新聞報道的即時性以及真實性,帶給觀眾身臨其境的新聞體驗,增進觀眾收看電視新聞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段蕾.淺析在電視新聞現場報道教學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引領作用[J].西部廣播電視,2019(15):42-43.
[2]龐建宇.試論電視新聞記者如何做好現場報道[J].傳播力研究,2018,2(29):46.
[3]楊明明,劉凱迪,王俊,陳述亮.編輯記者如何做好突發事件現場報道的策略分析[J].電視指南,2018(12):252.
[4]張曉娟.編輯記者如何做好現場報道和事故突發的應急報道初探[J].傳播力研究,2018,2(10):202.
[5]成鑫榮.電視編輯記者如何做好現場報道之我見[J].采寫編,2017(02):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