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摘要:陳之佛是中國工筆花鳥畫的一代巨擎。將中西方設色理念相結合,采用寧靜典雅的色彩,來描繪畫面獨特的韻味。大膽運用無骨與雙鉤畫相結合的繪畫技法,以及色彩與水的碰撞新技法,豐富了工筆花鳥畫的繪畫語言。將宣紙本來顏色巧妙運用,同時把顏色恰當使用具有裝飾趣味,并靈活大膽地采用對比調和等著色方法,形成一種清淡典雅、明凈柔和、清新空靈的色彩。陳之佛為工筆花鳥畫畫壇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關鍵詞:陳之佛;工筆畫鳥畫;清新淡雅;用色藝術
陳之佛(1896.9-1962.1),原名陳紹本。他是著名的工筆花鳥畫家,在繪畫藝術節和美術教育界,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豐功偉績和突出的貢獻,尤其是對中國工筆花鳥畫的發展有著無可替代的影響。
陳之佛的工筆花鳥畫設色無論濃淡,均清新典雅;底色基調古樸雅質,相得益彰。陳之佛與其他工筆花鳥畫先用墨色勾線然后填色的方法不同,他吸收水彩畫的技法,利用色彩暈化來表現對象一次畫成。陳之佛的色彩運用受圖案裝飾的影響,繪畫背景的烘染法來源于傳統工筆花鳥畫、日本宗達光琳派畫風以及嶺派繪畫風格的融合。采用色彩輪廓造型法繪制的白禽鳥,受陳洪綬和海派工筆的影響。陳之佛先生的工筆花鳥畫打破了傳統的“黃家富貴,徐熙野逸”的設色理念,并且吸收了他們的長處并借鑒西方設色理念。追求清淡典雅、明凈柔和、清新空靈的色彩,從而形成了自己獨具的風格。因此,陳之佛設色特征主要體現了兩個方面,利用宣紙的顏色作為主體顏色,賦予畫面統一的效果。作用對比色,使畫面具有視覺沖擊力,形成一種裝飾性的效果。
一、主體性
根據陳修范記述,他使用的宣紙大多有底色,一般為淺黃色、米黃、次青、淡赭等優雅的色調。陳之佛利用了宣紙本來的顏色作為畫面的主體顏色,因此,在他的繪畫過程中,陳之佛強調設色自然、淡雅,其實是他常常將宣紙本來的色彩進行了巧妙的利用,他利用了宣紙本來的色彩來烘托出畫面的主體形象,還起到了托粉的效果。這樣不僅僅能夠統一畫面的色彩,而且還能夠營造出一種安靜的氛圍,更加深入觀者的心中。陳之佛融合東西方繪畫藝術中的色彩精髓,華麗而不失。比如,陳之佛的作品《老梅中,他采用的是是赫墨的紙張,這樣與紙的底色是相近色,整體看起來相對的調和。但是深淺卻是不同的,梅枝雖然用了重色渲染,但是陳之佛做出了成功的處理,使其在畫面中鮮亮而不突出。花、芽陳之佛的運用起著純白的作用,在暗色枝的背景下,能感受到梅花傲雪凌霜的性格。
二、對比性
陳之佛經常將一些具有對比性的色彩注入到他的工筆花鳥畫之中,以此通過這種對比色產生的效果沖擊觀者的眼球產生強大的視覺沖擊力。當然,陳之佛的這種設色理念的形成與他在日本留學學習圖案等知識技能的學習經歷是分不開的。他注重從色彩的不同色相、純度、明度中對比使用,同時在繪畫過程中一直遵循這種理念并貫穿其中。此外,陳之佛在采用對比色的過程中,將我國傳統的設色理念進行綜合考量,吸收精華,將紅黃、紅綠、黑白等這些具有代表性的色彩并具有中國特色的對比色運用到他的工筆花鳥畫作品之中,提升畫面的色彩效果。同時,對畫面中的主體起到了一個很好的烘托效果,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
比如他的作品《青松白雞》中,陳之佛恰當的對顏色進行了處理,他從色彩美的角度出發,靈活大膽的運用了對比的著色方法,追求最佳的色彩效果。陳之佛將作品中的烏雞的白色羽毛僅僅是在灰底上用白粉連染帶絲一次形成。輕松巧妙,惟妙惟肖的表現出了雞的體型肥壯與蓬松的羽毛。但是松樹上那茂密的松枝葉,他卻刻畫的十分細心,一遍又一遍,最終達到了一種郁郁蔥蔥的效果。使松樹的重復渲染與烏雞的淡彩薄染形成鮮明的對比,形成了豐富的畫面效果。
三、裝飾性
受日本紋樣理論的影響,陳之佛吸收了中西方繪畫的優勢。在色彩方面,他運用對比和諧的原則來改變色彩,使作品既不突出意義,又具有主動性和裝飾性。說到他的作品的裝飾色彩,正是形式美的規律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同時,其作品所用材料的性能和特殊的工藝處理,也將表現或增強其裝飾性。由此可見,陳之佛細致的花鳥畫是在傳統繪畫的基礎上,結合工藝美術等門類的一種裝飾性藝術作品。
陳之佛早年對埃及金字塔陵墓壁畫和波斯美術作品很感興趣。后來,他也對敦煌莫高窟的藝術和陶瓷裝飾圖案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此我們可以看出他的作品具有強烈的裝飾性。他在描繪工筆花鳥畫的寫實基礎上,會注意運用到一些裝飾手法,比如臆想、夸張、變形等,給人一種舒適自然的感覺。在他的作品《秋菊圖》中,畫面呈現出兩只紅白相間的菊花,它的體型和色彩都體現出了圖案畫的特征。從他的色彩來看,穿插的幾層綠葉全都是用汁綠色對其平涂,單純而又新穎,具有濃厚的裝飾味。
陳之佛先生是中國工筆花鳥畫藝術的先驅。陳之佛對中國工筆花鳥畫創作的探索和創新,給后人帶來了巨大的啟示:花鳥畫藝術要滿足審美和氣質修養的需要,同時要隨著花鳥畫的發展而不斷創新。時代的到來,使一絲不茍的花鳥畫能夠開辟出一個更加美麗的新境界。作為新時期傳統繪畫的繼承者,我們應該學習陳之佛先生的優秀品質。黃宏毅先生認為:“陳之佛先生把握開發新意境的重要環節,體現時代特征和藝術創新,努力追求前輩史無前例、后世愛戴的工筆花鳥畫的新境界,使之成為一種新的藝術形式。水禽、山鳥、花兒在他的畫中盛開,“它們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鮮明的個人風格,使工筆花鳥畫藝術具有向上的生命力和發展的先兆。我們要堅定不移地繼承傳統,敢于創新。我們應該繼承陳之佛先生的繪畫思想,指導自己的繪畫創作,繼承這一繪畫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