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彬源
摘要:建設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是將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到實處、實施供給側改革的重要舉措。2013年初,鄭州市啟動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申報工作,同年9月,繼北京、上海、蘇州、深圳之后,鄭州榮膺第五個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本文以鄭州市知識產權創意產業園區發展為依托,通過實際調查,以實證研究方法,針對相關問題提出意見建議,旨在發揮知識產權服務業創新驅動作用,提升該地區的核心競爭實力。
關鍵詞: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
中圖分類號:D92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5168(2020)03-0035-02
當今世界,實現創新驅動和重要支撐的唯一保障就是知識產權,世界上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已經在上世紀完成了知識產權的業態全球分布,知識產權服務業的相關內容卻鮮有研究,本文以鄭州市知識產權創意產業園區發展為依托,通過實際調查,以實證研究方法,針對相關問題提出意見建議,旨在發揮知識產權服務業創新驅動作用,提升該地區的核心競爭實力[1]。
為加強知識產權建設和落實創新驅動發展,真正實現供給側改革,政府大力建設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2]。鄭州作為河南省省會、新型國家中心城市、鏈接中西南北重要交通要塞、中原經濟區核心城市等等。近年來,鄭州市始終把實施知識產權戰略作為打造中原經濟區鄭州核心區的重要抓手,作為加快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的關鍵舉措積極推進,各項工作取得長足發展。2018年4月,國家正式授牌鄭州市建設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示范區,鄭州已形成從專利創造、分析預警、貫標、保護到服務的知識產權整鏈條業務,知識產權外向引力及集聚輻射功能日漸凸顯[3]。
1 鄭州市國家知識產創意試點產業園區概況
2011年,作為全國唯一一家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批準的創意產業園區——國家知識產權創意產業試點園區(鄭州市),由金水區人民政府承建。
鄭州園區內各類中心齊全,其中包含知識產權服務中心、創意研發中心、產品交易中心、產品孵化中心、快速成型制造中心、工業設計展館和信息中心等區域。為加快園區的快速發展,園區不斷提升綜合實力,主要以工業設計為主,努力搭建技術服務平臺、專業信息化服務平臺,真正實現發展知識產權服務的引領作用。園區秉承“政府引導、市場運營、管理專業”的整體思路,實現757管理模式。
園區嘗試建設5大中心、4個小范圍區域,以服務創意產業企業、對接有關市場、合理孵化、人才虹吸以及交流展示等5大核心中心;以知識產權服務業相關有效制度拉動產業發展、推動創意成果的產業化發展以及帶動第一產業轉型升級、帶動有關服務業發展等4個核心板塊;為了有效接受和適應發展需要,園區的空間設計有了較大的擴張與調整,形成三區分立的穩定“三角形結構”(分別是起步區、核心區、拓展區)。
發展到如今,園區已經初步完成了起步工程,國家知識產權創意試點園區,整體建筑總層高17層,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累計投入資金數以億計。
2 國家知識產權創意產業試點園區(鄭州)集聚融合發展中的問題
從目前鄭州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的水平而言,主要依靠政府的優惠政策來吸引外來資源,處在由成本競爭階段向創新型集群轉變階段,在與制造業融合及促進產業集群創新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
2.1 園區內產業布局結構單一、缺乏特色
從實地調研的結果來看,目前大多數企業入駐鄭州園區的定位均為工業設計型企業,園區內的布局缺乏特色,這樣容易導致企業之間相互競爭。另外,由于內地知識產權服務業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很多高級技術企業入駐并未實現最初的目標,無法進行技術創新和技術擴散,各企業之間的交流嚴重缺乏,受到了“路徑發展”的限制。
2.2 園區投入資金小和規模較小,企業密度相對較低
從園區規劃的長遠角度來看,核心定位為:電子信息產業、軟件研發、服務外包等,總投資約26億人民幣,目前基本建設完成,入駐企業約40家左右。目前受到經濟發展的大環境影響,更多企業進行入駐,這就使得鄭州園區在土地建設投資上要不斷加大,致使土地供需矛盾加大。另外由于土地審批手續繁雜,導致整體項目進度落后于規劃速度。
2.3 園區內部創新網絡和機制不夠完善
鄭州園區在行政管理體制機制方面與各區管委會或者開發區相同等級機構基本相似,優勢毋庸置疑,但是,其帶來的不便之處也較為明顯,例如:削弱基于市場技術條件的隨機應變能力,影響企業與相關研發之間的高校協作溝通,一旦平臺建設不夠完備,那么企業無法完成與各個機構之間的有效溝通;此外,考慮到企業相互之間的利益沖突與市場完備性的因素,企業相互之間信息的不對稱性,先進經驗及可靠技術的溢出效應并不明顯。
2.4 園區內服務機構管理理念落后
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鄭州園區內的大部分服務機構,在某種程度上雖然能夠發揮部分作用,但是由于上級政府部門的制約和服務機構本身的靈活性較差,且由于競爭關系的存在,缺乏具體的溝通和聯系,從整體服務效果來看,與設立之初的目標差距較大,無法滿足園區內所有企業發展的基本服務需求。
3 鄭州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的構想
3.1 營造園區知識產權服務發展濃厚的氛圍,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基于地區發展的相似性,在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同時依據鄭州園區的實際發展情況,園區要立足鄭州、服務河南、服務全國的目標。首先要不斷完善相關政策法規。政府部門要立足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園區內的企業、科學技術、經濟發展等情況,制定有利于園區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的各項政策。其次,要加快培育符合園區實際情況的品牌服務機構。尤其是要重點扶持鄭州本地的園區代理機構,努力做強做大。再次,要不斷提升知識產權的法律服務水平,充分利用省知識產權社會法庭等現有平臺的作用,大力擴大服務領域,發揮互聯網的重要作用[4]。
3.2 創新體制機制建設,實現差異化增效管理
要實現園區的高效發展,首先要消除陳舊的壟斷體制障礙,暢通知識產權服務業的發展路徑。同時改革內部的組織結構,增強管理者的應變能力和速度,轉變陳舊的管理理念,推進體制機制的創新改革。
從金融政策方面來看,園區內很多小微型企業對外界的風險抵御能力較差,需要園區為小微型企業的發展制定相應的金融政策,保障企業的發展,使得其從小到大,為提升園區的整體競爭力貢獻力量。
3.3 積極培育知識產權新興服務業
目前鄭州園區內知識產權新興服務業是發展的短板,必須加大力度培育。首先要不斷完善咨詢服務體系。主管部門要不斷引進國內外優質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入駐園區,打造屬于鄭州園區特色的咨詢服務體系;另外,要加快與相關的數據服務平臺的溝通和聯系,將互聯網的理念引進園區內,加強園區與外界的接觸,形成具備自身特色的覆蓋鄭州市的知識產權網絡服務系統,同時要大力支持運營結構開展知識產權評估、許可、轉讓等業務。
3.4 努力推行各類人才引進戰略,提升園區的高端人才比率
一方面,園區要積極與當地高校尤其是職業學院加強合作和交流,通過校企合作的模式,在學校設立相關專業,重點培養與園區內企業需要的新型人才,大力推進校企聯合實訓基地建設以及校外導師培養計劃等方式的產學研互動交流;另一方面,主管單位要改進人才引進機制,設立相關的優惠政策,吸引外來的高級人才落戶園區,尤其是各類緊缺專業和行業的領軍人才、海外留學生,形成一只數量充足、結構優化、布局合理、素質較高的知識產權服務專業人才隊伍,為園區的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參考文獻:
[1] 喬嬌嬌.河南建設知識產權服務業強省對策研究[J].河南科技,2017(10):27-30.
[2] 龐蓮香.關于廣西農機企業優勢知識產權培育的開展[J].廣西農業機械化,2018(05):9-11.
[3] 張曉燕.凝心聚力共謀發展穩步推進強省建設[J].河南科技,2016(14):8-12.
[4] 馬憲民,謝紅,彭雪輝,魏慶華,張弛 .基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型知識產權服務體系的構建[J].中國發明與專利,2018(04):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