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浩
摘要:現代教育發展至今依然存在諸多問題,而美學思想中蘊含的很多精神對于教育事業的發展有著一定指導意義,通過將美學思想滲入到教育過程當中,能夠幫助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在獲得知識和智慧的同時,感知美的意義,創造美和分享美。本文將就美學思想對現代教育的影響展開探討,以期能為相關教育工作者帶來一些啟發和思考。
關鍵詞:美學思想;現代教育;發展
引言
教育實踐過程中可以發現,審美作為人類普遍的精神活動,美學思想在教育過程中的影響正在不斷加深,美學思想中的美學精神蘊含著人對于美的不斷探索與追求,在研究美學思想對于現代教育影響過程中,應當不在拘泥于美學研究領域,而是更多看重其中的人文價值。現代教育發展至今已建立起相對完善的教育體系,對于推動社會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在發展過程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例如過分偏重理論知識傳授,忽視了學生實踐活動能力等,這使得學生綜合素質未能得到有效提高,這也讓人們意識到,缺乏審美理念的教育是不完善的,素質教育改革和發展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一、美學思想在現代教育中的價值體現
目前很多教育活動中對于美的認識和實踐依舊還停留在表面,并沒有真正實現教育美學價值,因此在探索美學思想在現代教育過程中,應當更多從教育內在以及精神層面來培養審美意識。本文將主要從美學精神中批判超越、整體和諧、自由自覺以及終極關懷等角度來探討美學思想在現代教育中的價值體現。
1.批判超越
從美學角度來看,審美是一種高級精神需求,其充分體現了一種超越功利的特點,超越使得人能夠與現實保持一定距離,進而更為清醒的對現實進行反思與批判,進而找到更好的發展途徑。基于批判與超越的美學精神,能夠讓人更好的認識世界,完善自我,創造出更為美好的世界與自我。
同樣,教育過程中也應當提升被教育者的精神境界。目前現代教育格式化問題嚴重,忽視了對學生創新意識和批判精神的培養,很多教育者和家長過分看重學生成績,這種功利性的教育方式讓人們更側重于對學生知識的積累和灌輸,這就使得學生逐漸缺乏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思想過于刻板和僵化。美學思想中的批判超越對于現代教育的啟發就體現在需要激發被培養者的超越意識,不斷獲得超越現實、超于自我的活力和力量,實現人生上的超越,只有超越了物質功利,才能夠讓被教育者能夠主動“拒絕誘惑”,保持自身精神獨立性、前瞻性和自由性。
2.整體和諧
美學角度中的整體和諧體現在人在超越自我的同時能夠與社會、自然實現整體和諧,能夠實現人與世界的共同發展,形成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在追求向善與求真的過程中,偏頗于一方會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過于追求道德理想注意,不關注理性,將美限定于倫理道德之中,就無法推動現代科技的發展。而過于推崇理性主義,認為真即為美,會造成社會人性殘缺,在推動人生產發展的過程中對人的生存環境造成破壞。因此只有實現人與社會、自然的和諧統一,才能夠推動人類社會更好的發展。
從教育角度來看,教育也應當重視到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發展,從美學角度和層面來發展教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依賴于科技和人文教育的相互融合和協調,同時注重科學與人文這兩種人類把握世界的方式。目前的教育過程中大多注重于書面知識傳授,忽視了對于學生人文素質培養和熏陶,很多學生情感、心理問題嚴重,這也應當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視,通過教育,除了需要培養出高智商人才以外,也應當注重培養出人格健全的高情商人才,這一點上,美學思想為我們也提供了很多思路。
3.自由自覺
從美學角度看,美標志了人類對于自然的超越,人多自我意識,以及能夠能動的改變世界,提升發展自己體現出了人的自由自覺性。人類在實踐活動中能夠實現自由本質,自由也是人生存和發展的本真狀態。
從教育學角度分析,教育的目標就落在于培養什么樣的人這一問題上,從美學思想來看,教育的目標實際上就是培養出全面發展的自由的人,最大程度展現人的自由本質。目前的教育更多投入到人的工具理性作用,將人培養成了迎合技術生產的標準職業者,這也指出了現代人自由喪失和教育異化問題。當然大多數人自然而然認為教育是為社會發展而教育,但這一發展目標不應該單單被解釋成經濟發展和生產發展,人文發展也應當被包含到發展意義當中,在人理性價值培養的同時應當保持人的主體性地位,通過教育活動讓人能夠更好的發現和發揮自身創造能力,從根本上促進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4.哲學終極關懷
美學不同于其他特定領域具體學科,從美學思想中的人文精神面對于整個現實世界,美引導著人類進行實踐活動促進社會文明不斷進步,因此從這一角度上說,美學精神也是對于人類世界的一種終極關懷精神。
從教育角度來看,哲學終極關懷精神說明了只有將美學精神融入到教育精神當中時,教育才是完整的真正的教育,教育的根本就在于回答人應當如何生存,人生應當如何度過這些對于人類最重要的問題,如果將教育單單局限到生產發展以及經濟發展這些價值功能當中,而沒有從美學層面和哲學層面來引領人和社會發展,這樣的教育是殘缺的。所以說在教育過程中,教育者應當將受教育者視為教育主體,更多發揮出其引導性作用,將主動權交到受教育者手中,通過引導、激勵和喚醒,讓受教育者能夠在生命活動中運用知識的同時領悟和創新,進而實現審美與創造性的生命價值。
二、結語
美學思想為現代教育發展帶來了很多啟發,美學思想中蘊含的很多精神對于教育事業的發展有著一定指導意義,本文從美學思想角度對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簡單說明,從美學角度對教育的最終目的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參考文獻
[1]顧鴻.美學精神的教育價值[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
[2]宋麗娟.淺談美學教育的基本特征[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3,7:139-140.
[3]顏鋒,劉靜.科技美學教育在理工科高校中勢在必行[J].自然辨證法研究,1998,7:67-68.
[4]劉曉波.論懷特海的教育美學思想[J].湘潭大學學報,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