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爽
摘要:伴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經濟正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高職院校發展形勢和工作重點也發生了根本改變。加強高職院校教育倫理建設杜絕學生的道德失范、課堂失范行為,改善師生關系越來越受到重視。
關鍵詞:教育倫理;道德關系;保障機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中國經濟從發展模式、發展要素、發展路徑等方面都發生了轉變更加追求高質量發展。高職院校發展形勢和工作重點也發生了根本改變。
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已經成為我國高職院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點內容。實際工作中由于受到社會、網絡、學生家風等因素的影響,近些年高職院校在師生的道德關系、倫理原則和學生的行為規范,以及教育工作者道德人格,即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道德關系方面出現了很多新問題和情況。
一、高職院校教育倫理的現狀與反思
首先在管理層面,很多高職學生集體觀念和組織意識薄弱,在生活中經常出現夜不歸宿、打架和在公眾場合過度親密等行為;其次在教學層面,高職院校的教學模式和要求相對于中小學比較靈活多樣一些,很多高職學生自我約束能力薄弱,失去嚴格的教學管理模式就陸續出現了紀律渙散、遲到、曠課等行為,而且在理工專業教學中,由于基礎課相對較難很多學生基礎知識薄弱,聽不懂、聽不會后在課堂上就出現說話、睡覺、看雜志、打游戲等現象;另外在考試方面,高職院校對考試的規定要求還是比較嚴格的,對于舞弊行為采取了嚴厲的懲罰措施,但是在考試過程中,舞弊現象還是屢禁不止。最后在教育層面,部分學生在教師教育管理過程中表現的滿不在乎,不在乎批評、不在乎處分、不在乎老師說教。
以往在教育教學出現問題時,習慣從教育者即教師方面找原因和解決渠道,例如進行師德師風建設,但是解決這些問題僅僅靠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是不夠的,學校層面需要提升對教育倫理的重視、建立一整套有效的制衡機制、提供全方位的教育引導和培育。因為,如果沒有系統的教育倫理體系建設作為支撐,只單方面寄希望于教師個人道德水平提升和理想信念的堅定是無法徹底解決問題的。第一,在目前高職院校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倫理問題,不僅涉及到教師個人,也涉及到師生、行政管理教師與教學教師之間的相互關系。因此,高職院校教育倫理建設體系所包含的主體和對象的范圍需要進一步擴大。高校需要提升的不僅是教師的道德素養,還有學生權利與義務的限定、行政管理者與師生關系的規范等。第二,高職院校為了能客觀評價教師教學水平,現已實施學生給教師的打分體系。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和教學方法改革,但是也出現了學生上課違反課堂紀律,教師不敢說、不敢管的問題。第三,大學生規則敬畏感缺失已經成為高職院校教育教學中眾多問題的重要因素。有很大一部分大學生 “經常熬夜”是為了“聊天”、“玩游戲”,他們可以接受考試作弊、簡歷注水的不誠信行為,只要能享受生活、獲得利益。內心真正敬畏的只有金錢、利益,而對社會規范、學校制度幾乎沒什么敬畏可言??荚噿炜?、老師批評和學校記過都無所謂,反正最終能畢業就行。因此,高職院校教育倫理建設研究需要進一步擴大主體和對象范圍,需要進一步完善評價體系,需要進一步引導和培育學生的敬畏感。
二、高職院校教育倫理建設的對策
首先,擴展高職院校的道德建設的主體和對象。從倫理維度來看,高校的人際關系和互動行為還涉及到其它主體,如教育主管部門、各高校的行政部門、學生、家長等等[5]。每個主體都有相應的權利和義務范圍,如何規定學校行政部門、學生、家長和教師該有哪些權利?他們在多大程度上應該為自己的行為和選擇負責?他們有義務完成哪些任務?例如明確大學在大學期間的學習生活目標,即將教學和教務工作更全面、更具有針對性,又將道德建主體的權利和義務做出更明晰的規范,從而提升各個道德建主體的獨立自主能力和負責態度。
其次,設定教師職業必須履行的職責和道德要求,建立普遍適用的職業行為規范、完善保障和制衡機制。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即要做到有規章制度可尋,又要保證執行措施到位。例如可以制定《教師倫理行為準則》,探索建立教育教學活動倫理委員會,提升教職員工和學生的平等意識。完善教育倫理體系建立,為提供質量更高的教學和科研奠定堅實的制度基礎。
最后,通過科學的教育倫理引導和培育,幫助學生樹立道德規范敬畏感、促進師生倫理關系的行成。樹立敬畏感首先要高度的自我認同,這源于外界與自我對自己的認可。通過設置一些活動如安排升國旗、唱國歌、運動會、特定的法律程序活動等,從這些正面的、健康的、充滿正能量的活動中幫助學生體會社會生活的積極一面;通過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提高學生的參與感、獲得感與成就感,從而提高自我認同感。進而對自我、他人和社會充滿信心、充滿愛,期待正向的心理訴求,奠定對道德規范產生敬畏感的良好心理基礎。
綜上,高職院校教育倫理建設不僅要加強“建立有效保障和制衡機制、提供充分的教育引導和培育”,更要重視和關注教育倫理體系的建設和發展,從實質上提升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
參考文獻
[1]王正平.教育倫理學的類型、層次及其當代建構.光明日報,2019年03月18日
[2]陶文佳.高校教育倫理問題初探[J].決策與信息,2018(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