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榮
摘要:近年來,我國環境保護經過不斷努力,改革發展,已經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就。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環境保護已經成為全人類的共識。做好環境監測現場采樣工作,能夠為環境保護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據,對于環境保護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現場采樣容易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現場采樣的質量控制存在一定難度,導致樣本質量得不到保障。
關鍵詞:環境監測現場;采樣質量影響因素
引言
我國經濟發展迅速,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于能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生態環境問題不可忽視,經濟發展不應以破壞環境為代價,人們只有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發展社會經濟,順應綠色發展要求,才能為子孫后代留下“金山銀山”。但是,由于污染問題多樣化,環境監測難度逐漸加大。在環境保護工作中,要想全面了解環境,人們需要做好環境監測工作。
1現階段環境監測現場采樣質量影響因素
關于環境監測現場采樣質量的各項影響因素,應該從采樣前的準備工作、設備的選擇以及耗材體系等幾方面進行分析。首先,采樣準備方面,日常的環境監測過程中應提前設置一個標準化、科學化的監測目標,盡量規避一切可能產生監測內容偏差的風險。具體來說,在采樣工作開始前,相關部門必須要做好各項準備工作,例如采樣方案的制定、采樣人員的選擇、采樣方法的確定、采樣設備的選用等。與此同時,相關部門對必須要對即將檢測的對象基本情況以及工況進行初步了解,做好監測點位和斷面的各項設置工作。其次,在設備選擇方面,應該在充分考慮環境監測現場的實際情況后進行實驗儀器的科學化、合理化的選擇,力爭最大限度達到監測方案的各項要求。另外,在采樣工作的實際操作過程中,倘若相關技術人員對相關儀器設備不熟悉而出現操作不當等問題,必然會影響整個環境監測的實驗結果,甚至損壞儀器設備。因此,儀器設備的日常應用和保養工作必須要落實到位,責任到人,確保儀器設備的使用在有效的檢定周期內進行。第三,在日常環境監測各項工作中,采樣耗材的構成通常有硅膠管、濾筒、濾膜、吸收瓶、炭管等,此外還有一些在采樣工作中起到輔助作用的耗材。無論是耗材選型或者是耗材質量都將直接影響到采樣質量以及環境監測結果的準確度。鑒于此,在環境監測過程中必須要完善耗材體系,確保檢測結果準確性和真實度。
2環境監測現場采樣質量控制措施
2.1合理制定現場采樣方案
環境監測中采樣工作通過采樣方案的指導可順利開展,因此應在開展采樣工作前充分了解采樣的要求和目的,制定采樣方案時應合理選擇采樣負責人,明確采樣任務,確定監測項目、頻次、點位、選用采樣設備、重視采樣工作、合理選用質量控制措施以及確定注意事項等。在制定現場采樣工作方案時,應勘察現場并收集查找相關資料,合理全面的制定現場采樣方案,確保相關內容無遺漏,采樣標準應該符合國標認可標準。采樣方案中的控制措施應有平行樣、空白樣、質控樣和現場質量監督員等,確保采樣樣品具有代表性和規范性,將現場采樣中出現的盲目性及隨意性操作情況減少。
2.2做好環境樣品采集工作
在現場采樣時,人們應對照監測方案采集樣品,能在現場測定的監測項目或分析方法中要求必須在現場完成測定的監測項目,應在現場進行測定,并做好現場記錄。對不同的監測項目,還應按分析方法中的要求采集質量控制樣品,包括全程序空白樣品和現場平行樣品,最大程度地保證現場采樣質量。采樣結束后,要核對監測方案、現場記錄與實際樣品數,如有錯誤或遺漏,應立即補采或重采,如現場未按監測方案采集到樣品,應詳細記錄實際情況。以污水采樣為例,采樣時應遵循有關污水監測技術規范要求,結合采樣現場環境,合理運用手工采樣或自動采樣。采集的水樣應具有代表性,能夠反映污水的水質情況,滿足水質分析的要求。與此同時,采樣前要認真檢查采樣器具、樣品容器及瓶塞(蓋),及時維修并更換采樣工具中的破損和不牢固的部件。樣品容器確保已蓋好,減少污染的機會并安全存放。采樣前,用于微生物等組分測試的樣品容器應保證包裝完整,避免容器污染。水樣采集時應對照監測方案,不同監測項目選用的容器材質、加入的保存劑及其用量、保存期限和采集的水樣體積等,應按監測項目的分析方法要求執行。
2.3做好采樣設備管理工作
相關工作人員在環境監測的整個流程中還應做好采樣儀器設備的管理工作。采樣儀器的精準度及穩定性對于環境樣品的測量結果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日常采樣儀器的管理工作中,相關部門應該設置專人來負責儀器維護、管理以及校準等工作,倘若在維護管理過程中發現儀器的損壞問題,必須要在第一時間采取相關維修措施。在現場采樣工作之前,采樣人員必須要做好儀器設備的各項運行檢查工作。
2.4加強樣品的儲存與運輸管理
在環境監測工作中,樣品的儲存與運輸環節也十分重要,需要妥善的保管樣品,避免樣品在運輸過程中受到污染和損壞。影響樣品質量的因素主要分為物理和化學因素兩個方面,可能會引發樣品濃度變化,或是沖撞下導致樣品瓶破碎。樣品的保管需要使用特定的樣品瓶,在密封后貼上標簽,放到包裝箱中固定好。同時,需要根據監測項目的需要,將樣品進行冷藏,添加固定劑,對樣品保存、運輸過程進行冷藏操作和全面的質量控制。在運輸過程中,需要注意樣品的穩定性,避免受到碰撞或污染。在樣品交接時,需要對樣品情況進行核查,如實記錄樣品保管、運輸和交接過程中的工作情況,尤其是發生的異常情況,必要時需要重新取樣。
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環境監測各項工作中,現場采樣的質量受到各類客觀因素影響較多,也將導致現場監測以及后續監測結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鑒于此,相關部門必須在環境監測的現場采樣工作前制定科學化、合理化的采樣方案和計劃。采樣人員必須要做好整個采樣工作中的各項準備工作以及實際現場工作,力爭讓采樣結果符合相關國家標準,全面提升環境監測現場采樣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古臣.環境監測現場采樣的質量控制措施解析[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9,37(12):135-137.
[2]王勇.如何加強環境現場監測和采樣的質量控制[J].環境與發展,2019,31(11):144+146.
[3]楊千才.環境監測現場采樣質量影響因素及控制措施[J].環境與發展,2019,31(10):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