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立和健全各項機械設備管理規章制度,做好機械設備管理的基本工作,把管好機械設備當作資本來經營,以質量求生存,管理求效益的目標邁進,用安全高效的機械設備為施工項目服務,把機械設備管理好將是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的重要一環。本文主要探討了施工現場建筑機械管理的措施。
關鍵詞:施工現場;建筑;機械;管理;措施
1前言
當今正是我國建筑業轉型的時代,而為了在這激烈的轉型競爭中能保持住自己的絕對優勢,大多數企業都會采取壓縮資金的方式,尤其是在機械設備的選購上,更是省了再省,這就造成所采購的機械設備空有其表,不耐使用,成為施工過程中的一大阻礙,因此,要加強管理施工現場的設備,是保證工程質量的必要手段和措施,而且,一般人都會認為施工現場的管理主要是人員的管理以及施工質量的控制,其實不然,對于施工現場機械設備的管理才是所有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2建筑機械的操作特點
建筑機械的施工環境主要在露天場地進行工程作業,易受自然環境與氣候影響,如日曬、風吹雨淋、沙塵以及惡劣的地質狀況,克服在施工過程中面對的各種考驗與諸多限制。建筑機械承載的對象多數是磚頭、沙石、水泥,操作人員為節省操作重復性,經常發生載荷重的情況,建筑機械設備在惡劣的條件下磨損腐蝕性大,堅硬的塵土以及水泥地對建筑設備的侵害非常嚴重,保養不及時經常發生漏保、未保等,使建筑機械在施工現場中常常發生故障,其使用性能與可靠性達不到正常標準;有些高層建筑機械的安裝需要有豐富經驗的技術人員支持,而有些設備安裝條件難度大不能滿足安裝需求,導致事故發生的幾率居高不下。由于建筑行業施工人員比較繁雜,建筑工人多數為農民工,其教育文化程度與建筑基礎知識不高,招工人員對工人進行的崗前培訓少,同時福利待遇與工作性質不對等,工作環境與工作地經常變動導致高素質的工人非常少。
3施工現場建筑機械管理的措施
3.1建筑施工機械設備本身缺陷
目前,施工機械制造廠家眾多,規模不一,各種經濟成份都有,所生產建筑機械產品質量好壞不一,個別廠家生產建筑機械產品技術性能和安全性較差,使機械傷害成為可能。某省為塔機制造大省,所生產塔機全國各地建筑工地使用較為普遍,但塔吊倒塌事故時有發生,廠家制造質量問題即其原因之一。由于體制、機制的改變,項目部目前在用的部分建筑施工機械是租賃來的,少部分施工升降機是自購的,小型機械則多由班組自帶。但不管是租賃、自購還是操作者自帶的,由于缺乏維修保養人員,加上設備管理失控,項目部對施工現場建筑機械設備的監督檢查基本上不到位。大量機械設備,尤其是小型建筑機械設備缺乏應有的維護、保養,安全裝置隨意拆卸或損壞不及時修補的現象較普遍,木工電鋸及其它機械皮帶輪缺防護罩現象尤為嚴重。
3.2機械調用頻繁.重使用輕保養
企業各施工項目分布比較分散,每個項目對各類機械的需求時間不能確定,一個項目還沒有施工結束,另一個項目又馬上開工。一味的追求施工進度,對設備注重使用輕維護保養,造成了操作人員為了完成施工指揮人員指定的工作任務,沒有時間對機械設備進行維修保養,如此以來,經常使機械設備“帶病作業,造成了人為的機械磨損,安全隱患明顯增多。
3.3人員素質不高,缺少崗前培訓
施工現場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很多操作人員本身文化層次較低,缺乏應有的設備安全技術知識,對操作方式不甚了解,安全操作規程不熟悉,盲目進行操作或者經驗不足,缺乏應對異常情況的能力,以及對可能發生的危險后果不能預測等。施工方對操作人員的實際培訓工作做的不夠,上崗前的安全教育工作過于形式化,沒有針對性和真實性,從而導致事故的發生。
4建筑施工企業機械設備安全管理采取的措施
4.1正確選型,合理調配
任何一種機械由于自身的性能、結構等特性,都有一定的使用技術要求。如能嚴格地按規定合理使用機械,就能充分發揮機械效率,減少機械磨損,延長使用壽命,降低使用成本。對于各項目之間的機械調配問題,做到提前及時的掌握各個施工項目的工程進度與機械設備方面的需求、退場信息,安排好機械設備調用過程中的二次保養維護工作,解決好使用與保養的矛盾沖突。
4.2要理順機械操作與維護保養工作的關系
現行修理組織形式需要改革,將機械的維修保養任務全部交給維修人員是不可取的。就應急排除故障而言,操作人員比維修人員具有更大的優勢,因為故障發生時的內外環境、機械本身原有的毛病等情況,操作人員了解得更為詳細和準確;就機械保養而言,維修人員只能無的放矢地作泛泛檢查,如果由操作人員來保養所操作的機械,則可以在全面檢查的基礎上,有重點地針對平時機械的工作狀況做出更細致、深入的保養工作。所以,應取消專職修理工,走維修與操作相結合的維修保養之路,機械的操作、駕駛與維修一人擔,增加操作人員的責任心和愛車意識,這樣可以解決長期困擾人們的操作員與修理工互相扯皮問題,便于工作任務的順利完成。技術水平差又不愛鉆研維護業務技術的操作人員感到了生存的壓力,迫使他們必須自覺地去努力學習專業技術,這有利于技術水平的提高。
4.3落實機械設備更新換代工作,嚴格設備報廢制度
機械設備報廢一般應遵循如下原則:磨損嚴重,基礎件已損壞,再進行大修已不能達到使用和安全要求的;技術性能落后、耗能高、效率低、無改造價值的;修理費用高、在經濟上不如更新合算的;屬于國家明令禁止淘汰的機型。施工起重機械的使用達到國家規定的檢驗檢測期限的,必須經具有專業資質的檢驗檢測機構檢測。經檢測不合格的,不得繼續使用。淘汰的機械設備不得向外租賃或轉讓。
4.4人員培訓,持證上崗
人員培訓包括作業技能的培訓與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人員的培訓教育工作要做到有計劃、有部署、有檢查、有考核、有針對性:一要抓好施工項目機械操作人員的準入關,將上崗前的三級安全教育工作做到位;二是編制相應的安全生產知識與安全操作規程手冊,發給現場的每一位作業人員;三是做好機械設備管理人員的安全培訓工作。同時,對相關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工作應樹立“全員安全教育培訓”的理念。
參考文獻
[1]李一.淺談施工機械設備的維修管理[J].科技風,2015.
[2]江彤.加強施工設備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J].建設機械技術與管理,2012.
作者簡介:廖璇,身份證號21011319860713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