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珍珍
【摘要】? 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理念之一就是構建以生活為基礎,以學科知識為支撐的學科體系。這就要求教師的課堂教學真正做到從學生生活中來,到學生生活中去,實現課堂理論知識與學生生活的有機融合,實現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 思政課堂 課程資源 生活化探討
【中圖分類號】? G633.2?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17-110-01
0
高中思想政治課是進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觀點的教育,引導學生領悟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切實提高參與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我們看到政治課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基于高中思想政治課的特點,新課程提出了五個方面的教學理念,其中之一就是加強構建以生活為基礎、以學科知識為支撐的課程模塊。具體要求是立足于學生現實的生活經驗,著眼于學生的發展需求,把教材知識、理論觀點的闡述寓于社會生活的主題之中,構建學科知識與生活現象、理論邏輯與生活邏輯有機結合的課程模塊。強調學生從現有知識經驗出發,自主獲取新知識,而教師用富有意義的案例來呈現問題,提供問題情境和分析問題的思路,以幫助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活學活用知識。
建構生活化的政治課堂,使課堂教學拉近教材理論知識與學生生活的距離,既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亦是新高考核心素養的要求,更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一是有利于學生加深對政治內容的理解;二是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建構生活化課堂,才能豐富學生的視野,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政治課教學保持生命力,才能真正啟迪學生智慧,才能真正教會學生。新時代新要求,如何構建“生活化”教學模式值得反思探討。
一、多關注、多收集、多整理,豐富課堂資源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鮮事物不斷涌現,單純依靠教材上的內容來對學生進行授課并不能夠滿足學生對知識和新鮮事物的渴求,政治教師應該不斷拓展教學空間,把生活案例帶到課堂中來,在教學活動中對其充分利用,使學生深入地理解所學知識。
首先是關注黨和國家的重大方針政策。高中政治課教材內容基本概括和反映了黨和國家在社會各領域的路線方針政策活動,這也是出題人的材料支撐,所以教師平時多關注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并充實到課堂教學中。例如,在學習《人民民主專政: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這一框題時,我以國慶70周年為素材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引導學生思考我們的國家是一個什么樣的國家,使學生對國家的認識由感性層面上升到理論層面。依托于國家時政素材講解相關知識,既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理解掌握教材知識,也有利于提高學生關注時事政治的積極性,在無形中理解落實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
其次是關注日常生活。相較于國家的宏大理論方針政策,可能學生更熟悉的是自己的生活,這些資源更豐富,更貼近學生生活,學生更樂于接受。教師把本地的經濟政治發展成果等充實到政治課堂教學中來,會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講《神奇的貨幣》這一框時,可以讓學生說說自己熟悉的紙幣,在學生熱熱鬧鬧的討論中引出這一節課內容,引導學生理解貨幣的實質。比如,在學習《多彩的消費》這一課內容時,我以學生關注的雙十一活動作為一條線串聯起消費的知識,學生就很容易地理解和掌握住了消費的知識,并且能根據當前我國居民消費存在的問題提出積極有效地解決措施,做到了對課本知識的全面深度理解。教學最終還是要回歸于應用,因此教師可以布置一些相應的實踐性作業,使教學活動由課內延伸到課外。例如,學習了《投資理財的選擇》以后,教師可以安排學生根據自己家的實際情況擬一份合理的投資理財計劃。利用學生生活來分析抽象復雜的理論,真正實現教學生活化。
二、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的落腳點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發現和提出問題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前提,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善于對生活中的遇到現象提出疑問。這就要求教師需要做到:結合時政熱點和社會焦點來引導學生探究現象背后的問題實質。如社會公平正義、反腐倡廉、政府工作報告、中美貿易摩擦、精準扶貧、高鐵等基礎設施建設,這些問題都是學生非常關注的,我在教學中有效運用多媒體、互聯網等手段,引導學生思考、發現現象背后存在的問題。
三、啟發學生運用知識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政治課教學的落腳點是讓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所以政治課教學要立足學生的現實生活經驗,以學生的生活為主線,由近到遠,由淺到深,由具體到抽象,由現象到本質,逐步展開教學內容,使理論貼近學生,貼近生活,增強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例如:在講到“消費心理面面觀”時,課堂上讓學生先談談自己的日常消費行為,接著讓學生自己運用課本中的知識來分析自己前面所說的消費行為,從而引導學生明確要樹立正確科學的消費觀。這樣做調動了學生的積極參與度,使學生在全程參與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了教學實效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我們應該重新審視傳統的政治課堂教學,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本著“政治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學理念構建生活化課堂教學,將學生的生活引入政治課堂,并以課堂活動為形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和探究世界的興趣,樹立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他們今后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