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建國
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是一項重要的、長期的基礎性工作。就企業道德建設的實踐和現狀來看,加強和改進職業道德建設,需要抓好“四個環節”。
一、抓教育,提升員工素質
職業道德建設的主體是企業職工,而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決定著職業道德建設的成敗。因此,職業道德建設最核心最基礎的工作,應該是著力提升廣大職工的綜合素質,特別是道德素質。這就離不開教育這個基礎。
要提升職工的道德素質,應突出抓好“敬業愛崗、誠實守信”教育。一個人無論從事什么工作,只有敬業守信,才能勤業、精業,這是生產優質產品的基礎。有了這個基礎,才能以誠實守信的態度對待本崗位的工作,對待下道工序,從而生產出真正優質的產品。要達到上述要求,企業應以思想道德建設為核心,從理想信念教育入手,加強對職工的職業道德教育。要引導職工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樹立遠大的理想和信念,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覺地培養與社會進步和企業發展相適應的道德品質,做“有理想、有文化、有紀律、有道德”的“四有”職工。在此基礎上,企業要有計劃、有組織地對職工進行愛崗敬業方面集中培訓。如:通過“五愛”教育,引導職工樹立“愛崗觀念”;通過集體主義教育,培養群體意識和團隊精神;通過“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教育,強化樂業、敬業意識;通過“以德治廠,誠信立業”和“百業德為首”的經營理念教育,養成誠實守信的立身、處世品格。這樣,職工就會在教育中潛移默化地形成應有的職業道德取向,在崗位工作中,以積極向上的勞動態度,追求崇高的職業理想,保持高昂的工作熱情和干勁,致力于把工作做得更好,努力成為本崗位的行家里手。
要提升職工的道德素質,還應抓好“服務社會”的教育,不斷強化職工的社會責任感。要讓職工明白:自己生產的產品最終是要為社會服務的。能否得到社會認同,自己是要承擔社會責任的。冶金行業的職工更是如此。因為,許多鋼材是要用于關系國計民生的大型建設項目,如果由于鋼材質量問題釀成事故、禍國殃民,作為產品的生產者,是難辭其咎的。經常進行這樣的教育,就會不斷地增強職工的社會責任感,使職工增添對崗位工作的使命感、崇高感,從而更加珍視和熱愛自己的崗位。經過這樣的教育,職工的道德素質就會明顯提高。
二、抓規范,推進科學管理
職業道德規范是職工工作的行為準則,是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要加強和改進職業道德建設,必須有一套完善的崗位職業道德規范。然而我們企業現有的一些職業道德規范,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內容不具體”、“要求不實際”、“時代性不強”、“崗位特點不明顯”等不適應企業管理和發展的問題。因此,抓好新的規范的制定非常必要。
職業道德規范的制定,應結合企業實際,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核心內容,并將之具體化、規范化,使其成為職工自覺遵守的行為準則。當然,職業規范應具有較強的思想性、時代性、行業性和社會性。除此之外,還應該有利于并服務于現代企業的科學管理。當今企業都在建立和完善現代管理制度、構建本企業產品的質量體系。企業在制定崗位規范時,應該與這些制度和體系結合起來。不僅要用制度和體系約束職工,而且要用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規范要求職工,以推進企業的科學管理。同仁堂制藥幾十年來一直遵循“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古訓。這一古訓既是該企業質量管理制度的總要求,又是其職業道德規范的重要組成部分。依此規范立業興企,同仁堂取得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由此看來,一定的職業道德規范是與企業的管理聯系在一起的,二者結合在一起,將在企業的科學管理和長遠發展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抓典型,發揮示范效應
先進典型代表了先進道德的發展方向。在對職工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和職業規范培訓的同時,一定要及時運用社會和身邊的先進典型,發揮他們的道德表率作用,引導職工向更高的道德境界邁進。
在選樹典型時,要切忌脫離群眾、一味拔高的形式主義做法。要讓職工看得到、夠得著、愿意學。企業的各個崗位上,都不乏愛崗敬業、奉獻奮進的普通勞動者。要善于從他們中間發現和選樹遵守職業道德規范的先進典型,廣泛利用廠內板報、企業報刊、電視等載體,傳播他們的事跡。這對于優化企業道德建設氛圍、發揮榜樣的示范效應,無疑會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先進模范人物如朱有勇、黃文秀、張富清等,其從事的也都是很平常的工作,但他們的事跡卻在神州大地上產生了強烈的反響,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人。就是因為他們生活工作在廣大職工之中,他們那平凡卻又折射著道德光華的事跡,更容易為職工接受和認同。用這樣的人和事引導和教育職工,就能使職業道德建設落到實處,取得效果。
四、抓環境,促進道德養成
從根本上講,提高職工的道德水平離不開日積月累的道德養成。而環境往往又能約束人、教育人、改造人。長期的道德實踐表明,一個企業的文化環境在職工的道德養成中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職業道德建設中,有必要抓好企業文化環境的建設。
一個企業的經營理念是其企業文化環境的重要體現,是企業樹立自身形象、團結和凝聚廣大職工的有效載體。大凡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企業,都有一個成熟的、堅實的經營理念。如我們安鋼的優良立品,誠信樹碑等等,都有著鮮明的企業文化特色,折射著職業道德的光芒。因此,必須根據企業的實際,結合時代特點,提煉概括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經營理念,并以此引領和規范企業和職工在市場經濟中的道德行為。
同時,開展各種生動活潑、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 不斷滿足廣大職工的精神需求,也是優化企業文化環境的重要舉措。如舉辦各工種的大練兵、大比武活動,引導職工學技術、練本領、比業務;舉辦各類知識競賽、體育競賽等,培養職工的團隊精神和競爭意識;組織職工參觀、考察先進企業、瞻仰革命圣地,在寓教于樂中,培養審美情趣,提高精神境界,陶冶道德情操。通過形式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就能逐步從根本上提升職工的道德素養,為職業道德建設打下堅實的環境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