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津源
摘要:休謨繼承洛克、貝克萊的經驗論原則,發展出自己的懷疑主義思想和自然主義思想,兩者看似為相互對立方向,但實際卻是雙向融合,互補不可分割的思想體系,并奔著積極樂觀的態度效力于現實生活。
關鍵詞:懷疑主義;自然主義;方法
過往有學者認為休謨的思想就是懷疑主義,但懷疑主義只是他思想中的一部分,在另外一個方向休謨延伸出自然主義,并和懷疑主義雙向融合而生。懷疑主義和自然主義思想面對實體學說有自己邏輯路徑,在外界物質存在問題和人心靈存在問題都作出相應的闡述。
一、懷疑主義觀點
經驗主義思想中,人類所知的一切都來源于經驗,我們能觀察到、能觸摸到外界事物,并毫無疑問地會把外界事物認為是物質。面對物質的存在問題,休謨在《人性論》里講到“什么原因促使我們相信物體的存在?但是如果問,是否有物體?卻是徒然的。那是我們在一切推理中必須認作理所應當然的一點”。休謨力圖澄清自己懷疑主義所適用的界限范圍,他認為我們應該產生疑問的不是是否有物體存在,現實中人類已經赤裸裸通過經驗感受到有東西,而我們值得懷疑的是為什么人類會相信物體的存在。
休謨對人類認知進行思考,提出人類不能真正經驗到外界實體的存在的觀點。他通過“因果關系不是必然”的推論證明自己,之所以我們會相信認為外界有物質實體存在,是我們對外界物質存在的信念。信念是與當前的印象有關系或相聯合的鮮明的觀念,是信念把我們感覺到的印象和物質實體存在連接到了一起。在這里信念是心理過程,如果持續時間較長,它便形成一種習慣,這種習慣一旦被一個先前印象刺激,便很容易形成關聯對象的一個生動的觀念,而這種習慣休謨把它歸結在一種“自然的本能”,這就把物質實體拋到認識論的范圍之外,用他的自然主義來補充解釋。對于人類的心靈實體,很多哲學家力圖論證它的存在,但休謨認為我們沒有心靈實體的印象根據,我們會意識到有一精神實體或心靈實體的存在也只是我們經驗到的一種觀念,在知覺、觀念構造心靈的過程中,各種知覺、觀念也是流動著更替的,每個不同的時間都有一個不同的心靈存在,沒有恒長同一,心靈實體也就不可能被人類所知的。
二、自然主義觀點
如果懷疑主義是經驗論列車行駛的終點站,自然主義就是協助的鐵軌,一步步護送經驗論列車抵達終點。懷疑主義在人類認知范圍有其合理性,但人們并沒有因為對認知的懷疑而失去生活的信念,其中起作用的就是自然主義的傾向。
休謨認為,自然主義的傾向給人類帶來信念,指導我們做出某些確定性的判斷。由于休謨的自然主義傾向是出自人類的心理過程,所以證實自然主義傾向的存在只有利于想象和聯想等心理活動。原始的經驗都是個別具體的,但我們會意識到事物存在著普遍聯系,主要是“類似聯想”和“因果聯想”的發生。“類似聯想”會使當有類似的感覺接連出現時候,人類會自然的把一個感覺過渡到另一個感覺,此過程中人類會想象忽略其中的自然過渡,直接把連續類似的感覺合并在一起,好像本來就一個感覺。這就使人類在經驗感覺中會認為其中有普遍性和恒定性。“因果聯想”則是當兩個不同的感覺出現,如果我們經驗中習慣這兩個感覺的恒常會合,我們就會把兩個不同的感覺當做是必然聯系在一起的,而不會把他們獨立看作不相干的個別感覺。可以看出休謨的自然主義的核心在于“理性是并且也應該是情感的奴隸”。在精神心靈方面,休謨認為“自我”是由知覺構造,其中就包含自然主義傾向的作用。知覺不斷變化,知覺的集合也會不斷變化,休謨說過:“心靈沒有在不同時間內的同一性”,而我們意識到的卻是同一個“自我”。如同外界物質實體的存在印象,自我同樣是通過類似聯想和因果聯想的心理過程構造出來。懷疑主義對經驗理論的徹底性劃清界限之后,自然主義就為其加固、“縫合”,成為懷疑主義的完美補充。
三、雙向融合
懷疑主義與自然主義雖是對立兩個方向,但兩者卻互為融合、互為輔助。懷疑主義思想的闡述告訴我們,在對物質實體、心靈實體、因果關系等觀念提出懷疑,用感覺經驗論證除了我們經驗到的知識,其他的不可知;自然主義思想的闡述告訴我們,為什么我們會意識到本不可知的觀念存在,用自然傾向的心理過程論證其中的產生過程。這兩種闡述不可分割互為補充。我們可以承認休謨的建設加固性工作,同時也不可否認懷疑主義在劃清界限的重要性,因為休謨的自然主義或其他哲學中的肯定部分,本身就包含著否定部分因素,也就是自然主義中就滲透著懷疑主義。如此,自然主義與懷疑主義在認識論的范圍內互相滲透融合,互為加強彼此的理論。
休謨的自然主義和懷疑主義思想的融合,也必然有一個聯系互相牽引,使彼此互相依賴,這個聯系就是積極的實證主義觀點。在休謨這里,自然主義依靠著情感與聯想,但其也排除超自然、超驗的理論,強調通過感覺經驗來探討解釋我們的認知,主張我們的思想和行為生活建立在人的自然主義傾向上,并根據自然主義傾向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認識態度。也使得他的懷疑主義最終導向積極面,而不是單純字面上的懷疑態度。休謨的懷疑主義也代表著他的一種生活態度,雖然我們懷疑知識的可靠性,但我們還是有生活的信念。我們人類認知問題不應該只停留在現狀,而是要不斷地發掘我們發現知識的根據,使得我們知識建立在可靠的基點,與人類生活中的自然主義傾向相聯系起來,把生活放在首位,極大的尊重自然的傾向和心理的習慣。由此可看出,休謨的態度是傾向于積極的投入到生活中,這就是懷疑主義和自然主義雙向融合的發展導向。
四、結語
休謨的懷疑主義和自然主義是對立統一的關系,兩個獨立卻又高度融合的思想,在休謨思想里扮演著重要的地位。我們在理解休謨思想的時候既要理清懷疑主義和自然主義思想,發現兩者的獨到之處和邏輯推演的精彩過程,不要走向一個消極極端的懷疑主義方向;同時把兩個思想融匯起來,在思想的滲透中才能把握休謨的思想脈絡和休謨的核心態度。
參考文獻
[1]周曉亮.休謨哲學研究[M].人民出版社, 1999.
[2][英]K.史密斯.周曉亮譯.休謨的自然主義[J].世界哲學,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