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洛有 吳征
摘要:居室是人的行為活動所無法離開的場所,由于房價的不斷攀升,小戶型住宅開始受到剛需一族的歡迎。本文首先分析了現有小戶型建筑設計的不足,從環境行為學的角度對青年人的居住行為進行了探討,給出了小戶型空間設計的部分策略與方法,希望據此推進相關領域的研究與實踐的進展。
關鍵詞:環境行為;戶型;住宅;空間
一、引言
小戶型居室因為面積小,同時還要滿足必備的生活功能,因此在空間品質上,很難和大戶型居室相提并論。優秀的小戶型空間設計,必須在有限的空間內,實現更多的功能需求,進而提升居住品質。這種創新設計,并無傳統經驗可循,需要回到人的環境行為與空間建構的基本互動邏輯中,重新思考人在小戶型建筑內的使用特征,重構現有以標準居室為研究基礎的住宅建筑設計理論。
二、小戶型建筑面臨的問題
小戶型住宅性價比較低(單位面積投資較高),因此開發商往往不太重視。經常利用標準戶型開發后,剩余的畸形空間設置小戶型。這種畸形戶型會出現功能分區不合理、采光通風缺失等各種問題,影響了居住空間的品質。但也因為這樣,導致房價降低,對于一些資金不足的年輕剛需群體,仍具有著較大的吸引力。其實,居住面積的大小與空間品質的高低并不一一等同,通過合理而創新的空間設計,小戶型居室也會變得溫馨舒適,功能豐富、滿足各種居住行為,實現青年人健康而智能的生活。
當前,小戶型不被看好的主要問題是空間利用的不合理。一方面,小戶型使用面積較常規的居室小,依照常規空間開發出的家具,無法匹配其空間利用的合理性,造成了實際空間的浪費。另一方面,區別于大戶型居室眾多,可以滿足家庭多樣的使用需求。小戶型住宅,由于面積受限,空間需求無法全面滿足,造成住宅檔次難以提高。因此設計中,實現空間的靈活性和功能的可變性,提升有限空間的利用率,就顯得尤為重要。
三、小戶型中人的居住行為
1、環境行為研究與設計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需求,需求產生動機,動機促進行為,行為改變空間;同時,空間也能限制行為,并誘發出獨特的適應性行為,從而改變人的需求。環境行為學的研究,就是通過觀察小戶型住戶的空間行為,思考空間對行為的限制、以及行為對空間的適應與改造。住宅是人們一生中停留最長的空間,對人的心理和情緒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設計師從環境行為學入手,了解環境對人的心理與生理產生影響后,厘清對空間的適應與改造等各種行為,分析和總結這些行為,找到規律,進而創新設計解決問題,這就是小戶型居室環境行為研究的意義所在。
2、常見的空間與行為感受
首先,不同的空間形狀與功能帶給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小空間讓人們感到私密溫馨,而大空間會帶來公共開放的效果;方正的空間是人們所喜愛的,而尖角的空間中會感受不舒服;當處于教室、辦公室空間時,人們就會進入到緊張的學習、工作狀態中;當回到溫馨而浪漫的臥室中的時候,人們便會處于放松慵懶的狀態。其次,空間的色彩、比例,以及室內的溫度、濕度、乃至燈光和噪聲等一些列因素,都會對人的心里和情緒產生影響。高亮度的色彩,會帶給人明亮的心情;而低亮度的色彩,會使人感覺陰涼冷靜。強烈燈光下的空間會讓人感到不舒適,柔和的燈光下能感受到放松的氣氛;安靜的空間讓人沉靜,而嘈雜的空間,人們將變得煩躁等。第三,在室內運用不同的材質表達時,會產生不同的效果。例如鏡子和金屬的使用,可以起到擴大室內空間的效果;木材和石材的使用,能夠讓空間產生親近自然的感受。設計師運用不同的材質、色彩、燈光、溫度、濕度等手段,進行創新運用組合,可以打造出令人滿意而舒適的空間。
四、基于居住行為的小戶型居室設計
1、需求主體分析
不同的主體對小戶型有不同的需求,對小戶型居室的設計往往從需求主體的分析開始。第一類是經濟條件薄弱,但對房子有剛需的年輕人。年輕人向往獨立的生活,今后還有結婚生子的可能,因此迫切希望擁有自己的住宅。但年輕人的經濟能力較差,僅能承受小戶型的不高總價。第二類是子女不在身邊的老年人。中國空巢老人數量不少,而面積過大的房子,空間浪費的同時會顯得空曠冷清,加劇了老人的孤獨感。因此,小而溫馨的戶型是他們的必然選擇。第三類是買過渡房的人群。由于房價高企,短時間買不起好地段好而戶型大的理想居所,先在合適的地段買一套小戶型過渡,等到經濟壓力緩解后再換購大戶型。在房價不斷上漲的市場氣候下,這種先行買房的操作,有效地減輕了延遲購房的資金壓力。第四類是不動產投資者。由于小戶型的總價較低,單位面積的租金比大戶型更高,因此在租房的市場中,小戶型更容易得到租客的青睞。投資者考慮以租金還貸款,當還完貸款之后,房子便成為了投資者的固定資產。因此,小戶型更受到投資者的喜愛。
2、功能空間復合
由于小戶型居室面積較小,空間的固定使用與家具的固定化,都將占用大量的面積。因此對空間進行功能復合處理,是小戶型居室增加空間功能的常用手段。如做成復式的房間,將臥室改造到貯藏室或者衣帽間的上面,合理的利用層高進行空間的疊加設計,在增加空間的層級和趣味性的同時,增大其利用面積;另外,為了利用餐桌上方的空間,書房可以疊合在餐廳上部設計;其他還有,樓梯、床的下方做成儲物及收納的空間;馬桶水箱上方放置熱水器;設置可翻折、伸拉展開的餐桌、沙發床的等。
3、小戶型居室設計重點
由于小戶型的居室一般無法做到南北通透,因此對采光的設計成為重點與難點。采光不好會帶來黑暗壓抑的效果,而良好的通風可以使人體舒適自然。因此,小戶型居室設計時盡可能選擇落地窗或者飄窗,落地窗可以給居室內部帶來更好的采光,而飄窗的設計可以增大居室內部的使用面積,擴大視野貼近自然。
五、結語
小戶型居室可以緩解因土地資源短缺而帶來的住宅數量問題,滿足經濟條件一般的剛需人群的居住需求,為解決城市化中人們的居住問題提供了較新的思路,意義重大,未來將會有更大的發展。基于環境行為研究的小戶型居室設計,通過人的行為模式探討,可以使設計師獲得一些嶄新的居室設計思路,對這些思路進行歸納總結,創新設計,在解決城市密集居住問題的同時,給相關的學科研究帶來參考與借鑒。
參考文獻
[1]趙瑋.環境行為理論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方法[J].現代裝飾(理論),2016(05):40.
[2]張琪.環境行為理論在小戶型室內設計中的運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5.
[3]倪文融.人的行為模式對小戶型居室室內設計影響的研究[D].長春:長春工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4]盧曉萌.基于環境—行為關系理論的住宅室內環境設計研究[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11.
基金項目: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FBJG20180102):新工科視角下建筑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作者簡介:林洛有,福建工程學院,本科生;通訊作者:吳征,福建工程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建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