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油畫屬于一種表現力極強的藝術形式,其能夠幫助作畫者來傳遞自身的內心情感,還可以展現出當時的社會背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經傳到了我國。在這百余年中全球都在不斷迅速的發生改變,尤其在科技上得到前所未有的進步,那么在藝術中也逐漸產生了反對傳統文化和觀點的聲音?;诖?,以下對民間美術對當代表現性油畫的影響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民間美術;表現性油畫;影響
引言
民間美術形式多樣,是中華民族淳樸厚重的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現。經過幾代油畫人對“油畫民族化”堅持不懈的探索,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宏觀格局中,中國油畫找準自身文化的坐標,堅定信仰和追求,證明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一、夸張造型的運用
我國的傳統美術針對物體的形態、體貌采用變形、夸張的方式來進行刻畫,更為注重的是物體的外形和神韻,其藝術形式擁有較大的魅力與特性,非常具有研究性。第一,其表現特點是樸實、簡單、靈活且又大膽的,和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態緊密相連。民間藝術主要是根據人們的平日生活創作而來,所以,其表現方式不會受到任何規定與條框的約束,更不會受到西方繪畫中有關構圖、透視以及比例等要素的控制,其大都是通過繪畫者自身的思想意識來展現的。例如,著名繪畫者羅中立的繪畫作品就屬于這種表現手法。在觀賞其化作時,我們能夠體會到民間繪畫構思中最為初始的韻味以及比較夸張的變形手法,在刻畫抽象的體貌時,可以使欣賞者得到更加直觀的視覺沖擊。在其初期所創作的寫實繪畫中感染力就是非常強,在近些年中對我國的傳統文化進行探究,進而在油畫創作中采用了夸張的手法,具有非常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在創作期間,其利用自身感官上的認識對可觀存在的事物,再加以自身的看法和改造,使得畫作中事物的形體和實際生活中的事物外貌產生較大的區別。利用此類夸張的方式,繪畫者著重表現了自身想要表達的內容,展現了其對生命最初的渴望。
二、色彩表現的應用
在繪畫過程中具有一項非常關鍵的內容就是色彩的利用,通常來講,色彩的有效利用構建出整體且協調的畫面是創作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步驟,其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提升繪畫作品的藝術價值。而民間美術作品的色彩運用上有幾大特點,在進行油畫的創作時可加以借鑒。第一,象征性:其和構圖造型上的夸張性擁有較大的聯系,造型象征性通過更深層的刻畫以后所得的產物就是色彩象征性,其和作者創作時的感情相融合。在進行油畫的創作時可將色彩的搭配更好的運用,讓色彩的使用不只是單調、乏味毫無生機的存在,而是富有感情、深意、場景的表現,其還能有效幫助油畫作品完成在神韻上的突破。第二,整體性:在我國的民間繪畫作品中通常擁有個性化的色彩形式,例如黑、白、赤、青等等,不單單是為了促使顏色在漸變時顯得更為協調,還能夠和繪畫中的各類傳統形體表現形式和表現手法更為適宜,可有效規避突兀情況的發生。在油畫創作過程中針對色彩的搭配有著非常強的標準,假如搭配的不夠適度,在視覺上形成較大的反差,就極易轉變成西方繪畫中明暗轉換形式的繪畫手法,而失去了我國繪畫的特點。在美術創作時需要更為注重民間作品中對于顏色的運用手法,把我國民間藝術的特點、造型和色彩搭配何為一體。畫家董希在創作《開國大典》這一作品時,就采用了傳統色彩搭配的手法,把色調由紅色、黃色、藍色逐漸過度到棕色、綠色和紫色,整體的色調更偏向于明亮,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感與傳統美術的特點。
三、民間漆畫技法對油畫創作的影響
在我國民間的傳統美術表現方式中,主要是把現代藝術形式與傳統的藝術形式進行良好的結合,重點是在創作期間將鑲嵌手法添加進來,所用到的鑲嵌材料通常有螺母、銅絲、金銀箔片等,這樣打造出來的作品不但更具表現主義形式,還擁有我國藝術中妝點的趣味性與神秘的氛圍。漆畫重點是采用接近透明的漆來進行創作,其和油畫的共同點就是顏色不易發生變化,更容易存儲,把兩者融為一體,能夠將油畫良好的著色力充分展現出來,給觀者帶來神秘的感覺,將漆畫和油畫兩者進行完美的結合,為我國油畫發展打造出了具有自身特點的新道路。目前,已經有很多繪畫人員開始試著利用這樣的方式來進行繪畫,表現出了具有較大特點的民族藝術風格。例如,作者高宏創作的《黑門山路》作品,就顯現出了樸實的內涵之美,提現了我國傳統藝術中的意境感。
四、創作觀念的運用
我們國家的傳統藝術是勞作者們展現自身情感的重點表達形式之一。在過去的一段時間中,很多勞動人員無法接觸到良好的教育環境,通常都是采用口訣的形式對民間的繪畫技巧進行傳承,此類傳承模式是優點與缺點并存的:其中的優點為,在大眾連續不斷的傳頌的過程中可以構成具有自身特點的看法,其中具有較大的想象空間;其中的缺點就是很容易出現失傳的情況。我國的傳統更為注重的是意境的表達以及內在情感和精神的表現。在我國美術不斷發展的歷程中,東晉時期的畫家顧愷之就有了“以形寫神”的思想,其強化繪畫者在創作期間,繪制出來的情境和實際的情境要有所不同,更為重視的是從畫面中傳達出的神韻。我國的民間美術在繪制期間就是采用了這個特點,作者繪制出的畫面是對自身精神和內心情感的表達。我國現代的油畫表現形式應該突破西方的繪畫形式,利用我國民間藝術的文化精髓,來源于生活最終回歸于生活。其突破了復制型的繪畫方式,利用自身的想象對所見之景進行在塑造。
結束語
中國油畫創作過程中對于民間藝術的學習借鑒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對民間美術的吸收,二是對民間美術的轉化。藝術作品的美,不僅是時代精神的體現,而且也能參與到時代精神的建構過程之中去,最終成為時代精神自身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1]戴小燕.中國油畫的表現力在創作中的具體體現[D].湖南師范大學,2016.
[2]楊燕子.當代油畫材料的拓展與藝術呈現研究[D].沈陽航空航天大學,2017.
[3]王嬌.試論中國當代油畫創作中象征意義的隱性呈現[D].吉林大學,2017.
[4]李楨.《直面》-油畫創作中的色彩表現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7.
作者簡介:楊立志,河套學院講師,主要從事油畫色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