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濤
摘要:面對重度貧困人員自我脫貧能力低下的棘手問題,通過親身實踐研究,思考出以下三個策略:社會工作專業人員扶志提高重度貧困人員脫貧的內在動力;通過普及相應文化知識,促進重度貧困人員掌握一套抵御貧困危機的本領;通過幫助貧困者學習相關技能,促進就業增加收益。通過社會工作專業方法,舒緩重度貧困人員壓抑已久的不良情緒,打造互幫互愛的的溫馨支持家園。
關鍵詞:重度貧困人員;自我脫貧能力;專業知識方法
貧困是指處于社會中的一類群體由于缺乏必要的資源或取得資源的機會不足而導致的生活水平低下,發展機會與發展能力不足的一種生活狀態。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要培養重度貧困人員內外兼修的覺悟,提升他們勇于擔當的精神,提高他們參與脫貧攻堅的積極性,解決好重度貧困人員“等、靠、要”等思想問題,用技能敲開脫貧之門,推進重度貧困人員自我脫貧能力取得顯著成效。
一、重度貧困人員內涵界定
1.重度貧困
重度貧困是指自然、經濟、社會、民生等方面較差的區域,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從區域分布來說,重度貧困地區集中在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連片特困地區。這些地方生存條件惡劣、致貧因素多樣、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薄弱。重度貧困地區既面臨一些多年未解決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還面臨著自身的特殊情況和現實挑戰。
2.重度貧困人員
重度貧困人員主要有三大類,一是因病致貧,二是再次返貧,三是老來得貧。貧困人員既是脫貧攻堅的對象,更是脫貧攻堅的主體。做好重度貧困人員的工作,是我國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的務實之舉。
3.自我脫貧能力
自我脫貧能力即貧困人員脫離貧困的想法和勇氣,得到的脫離貧困的技能和手段。只有激發重度貧困人員內在的動力,才能真正推進脫貧,穩定脫貧,可持續脫貧。發展脫貧能力是脫貧關鍵,要切實提高貧困人員的自信心,找到切實可行的脫貧道路,轉變觀念,創新思維,迎難而上,鞏固好發展成果,為帶來致富的希望努力奮進。
二、重度貧困人員致貧原因分析
1.缺乏主動戰勝困難的決心
長期以來,有許多貧困的人以窮為榮,以窮為樂,把政府部門給的救助當成了習慣,專門等政府救濟幫助,領著低保,不思進取,一味想著伸手要,其實物質貧困只是一個因由,但更多的是沒有擺脫困難的斗志與決心,貧困戶們不思進取,不管政府怎么給錢給物,再扶都是無根之木。
2.搭建和鏈接資源的能力薄弱
資源不足、基礎設施薄弱是貧困的一個重要原因。尤其是重點貧困村基礎設施落后,就業機會缺乏,與外界社會溝通較少等弊病凸顯。重度貧困人員社會融入存在障礙,獲取收益方式單一,心理和情緒壓力大,獲取信息的能力不暢通。
3.受教育水平低下,發展能力不足
在我國貧困人口中,絕大多數沒有受過教育或很少的教育,生產能力和自身素質低下導致他們沒有獲得社會平均收入職業的機會,思想狹隘落后,創新能力和動力不足,缺乏必要的精神支持和文化熏陶,脫貧致富的造血功能不足。
4.自身素質偏低,工作技能欠缺
在重度貧困群體中因病致貧、因殘致貧所占比例達,長期患病的人員許多得的是久治不愈的疑難雜癥,殘疾人群體也較多,自身素質偏低,工作技能薄弱,不能較好地與社會發展相適應。
三、社會工作介入重度貧困人員自我脫貧能力的對策
1.社會工作專業人員扶志是提高重度貧困人員脫貧的內在動力
外因是事物發展的條件,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脫貧攻堅,更多的是要貧困戶自己動起來,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美好生活。社會工作專業人員要注重破解“不想脫貧”,“不敢脫貧”,“不會脫貧”等難題,激發貧困戶脫貧奔康內生動力,在破除舊俗中探新路,在激揚新風上尋良法,積極探索扶貧同扶志、相結合精準脫貧的新路子。觀念一轉變,發展路子寬,要重點培養和增強貧困人口的發展意愿,提振發展的精氣神。通過與貧困戶交朋友、把貧困戶當親人,幫助他們樹立脫貧攻堅的主體意識,實現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的觀念轉變。
2.通過普及相應文化知識,促進重度貧困人員掌握一套抵御貧困危機的本領
“扶貧先扶智”是習總書記新時期對堅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新論斷之一。讓貧困地區的人們接受優質的知識教育,是扶貧開發的一項重要決策。要明確扶貧開發的重點,彰顯教育在扶貧攻堅戰中的作用,使貧困地區人們的生活得到改善,社會工作專業人員要協助教育部門努力發展貧困地區的教育事業和以教育扶貧為救助的核心要素,提高貧困人員的綜合素質,增強貧困人員的科學文化知識,才能更好的解決重度貧困人員的脫貧問題。
3.通過幫助貧困者學習相關技能,促進就業增加收益
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在身,根據貧困者的不同素質、不同條件進行分類培訓,對年齡偏大、文化基礎差的人員,重點側重保潔員、育嬰員、保安員、家政服務員等專業培訓,對青年群體重點側重用工需求大的焊工、計算機操作、營業員及電子商務等專業培訓,對有創業意愿的人員提供創業培訓服務。
4.通過社會工作專業方法,舒緩重度貧困人員壓抑已久的不良情緒,打造互幫互愛的的溫馨支持家園
建立健全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和志愿者協作扶貧機制,支持貧困地區建立健全農村社區、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聯動機制,將社會工作專業力量作為慈善資源的有力補充。社工人才在助力脫貧攻堅工作中以其專業的理念、知識和技巧,在困難群眾幫扶、群眾脫貧信心樹立、脫貧能力的提升、產業需求及規劃等方面發揮著獨特的作用。事實證明,社工在扶貧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是服務提供者,可以鏈接資源搭建網絡,在做好扶貧需求評估、生計發展、能力提升、精神關愛等領域大有作為。
參考文獻
[1]吳忠民,消除另一種貧困—社會貧困[J].科技導報,1994(10).
[2]李迎生,徐向文,社會工作助力精準脫貧功能定位與實踐探索[J],學海,2016(4);11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