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中逐漸有了網絡,網絡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利用網絡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網絡的優勢,提高教學效率。因此,本文就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載體的主要載體及其價值、目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載體存在的不足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載體創新優化的有效措施這三個方面展開較深層次的研究。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載體;創新
前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迅速多媒體化。近年來,大學生對于網絡載體的運用方式越來越豐富多彩。針對這一現象,一些學者開始研究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而且各高校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載體,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總的來說,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載體的建設還有很多可以發展的地方。因此,必須提高受教育者學習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加快創新優化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載體。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絡主要載體及其價值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載體具有靈活性和多樣性等特征,即方便又即時互動。可以促進教育發展,增強教育者的思想和政治包容性、促進意識形態和政治教育事業的發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載體主要有微博、即時通訊軟件等。
(一)微博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及其價值
運用微博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工作者與學習者之間的交流,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而且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能力。微博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 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微博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載體,其首要的作用就是價值導向作用。
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保障作用。保障作用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礎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于微博,把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等方面的內容傳遞給民眾。
3.社會矛盾和沖突的協調作用。微博載體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協調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過借助微博對不同的行為主體進行調整,協調社會各方面的利益,促進社會的和諧進步。
(二)即時通訊軟件在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載體中的運用及其價值
運用即時通訊軟件發展意識形態和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發展意識形態和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即時通訊軟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QQ 的運用及其價值。一是利用對話交流和QQ群交流的優勢,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二是教育者可利用 QQ 群就社會熱點話題及大學生關注的話題發起討論,引發共振共鳴點。
2.微信的運用及其價值。一是教育工作者利用微信,一個更具體、更真實、更有效的“朋友圈”,準確把握學生生活中的實時狀況,為他們提供有效的意識形態和政治教育;二是目前許多高校緊跟網絡時代的浪潮,建立了校園微信公眾號,使學生能夠在充滿正能量的氛圍中學習和生活。
二、目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載體運用存在的不足
作為新興媒介的意識形態和政治教育,網絡已經取得良好成績,但是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合理利用可以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不合理的濫用網絡載體會影響意識形態和政治教育工作,甚至帶來負面影響。
(一)網絡環境中對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載體中的不良信息管理不足
信息龐雜多樣的互聯網,一方面,西方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在互聯網占據一定地位,對外輸出的大量信息中,包含著一些政治觀點和文化理念。大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容易被新鮮的網絡信息所吸引,易導致青年大學生受到西方資產階級所宣揚的價值觀的影響。另一方面,由于互聯網的開放性,致使互聯網上充斥著各種不良信息。大學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還不成熟,如果沒有及時的指導,他們就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大學生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載體的抗干擾能力較弱
青年學生是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鍵時期。一是面對多樣的網絡信息,許多青年大學生辨別真偽善惡的能力較低,會導致思想政治教育無法達到預期的目標。二是大學生在運用網絡學習思想政治教育時,由于好奇心的驅使,他們的所關注的方向會發生偏移,會被一些不良的網絡信息所吸引。三是大學生的心理也會受到負面影響,這會導致他們的心理道德品質發生扭曲。
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載體創新優化的有效措施
提高教育主體對網絡媒體的運用能力的,加速思想政治教育網站的建設,不斷的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媒體的運行體制,更好促進大學生在良好氛圍中學習和交流。
(一)豐富運用網絡載體的新形態
保持網絡載體能夠促進思想政治教育事業可持續發展,進一步建立并完善開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載體的運行機制。一方面開展網絡課堂活動。通過受教育者都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開展,針對男生可以設計競賽等級制度的網絡課堂以吸引受教育者的注意力,針對女生可以穿插唯美畫風的網絡課堂,使其不僅得到教育水平的提高,還可以陶冶情操。另一方面開設興趣網站。隨著大學生專業水平的提高,有一些大學生能夠自行設計網站,開設像社團一樣的網站聚集吸引相同愛好的受教育者。將教育內容運用豐富多彩的方法貫穿于興趣網站之中,在活躍大學生豐富多彩的興趣愛好的基礎上,使其發自內心的接受適合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把握網絡載體發展的新趨勢
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載體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不斷深化,網絡載體隨之發展,出現新的趨勢。對于網絡載體運用的廣度和深度方面,高校除了可以通過網絡載體來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引導他們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做出正確的人生選擇外,還應該通過網絡載體開展的項目緊貼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促使大學生成長成才。對于網絡載體運作的新特點,網絡上的各種思想文化交流呈現出便捷性、分散性、泥沙俱下和跨國界等特點,這是由于互聯網平臺具有信息自由共享的性質。
參考文獻
[1]楊能山. 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載體[J]. 經濟師,2007(12):131-132.
[2]郜火星. 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載體[J]. 中州學刊,2006(04):120-122.
[3]王秋茸. 網絡時代學生教育新載體的應用[J]. 新聞愛好者,2009(08):90-91.
作者簡介:桑旭紅(1998-),女,漢族,河南安陽人,本科學歷,單位:太原理工大學現代科技學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