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

摘 要: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理論是分析經濟增長與環境質量之間關系的有效工具,反映了經濟增長和環境質量之間的倒U型關系。本文主要基于環境庫茲涅茨曲線模型,采用對數函數型的線性、二次擬合模型,對北京市1989—2018年經濟增長與工業三廢排放量的關系進行實證研究,探討北京市當前的經濟發展與環境污染狀況是否符合環境庫茲涅茨曲線(EKC)模型,以及在模型中的具體位置,并以此為依據,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環境庫茲涅茨曲線(EKC);經濟增長;環境質量;北京市
一、研究背景
隨著全球經濟不斷發展和環境問題日漸突出,經濟發展與環境質量之間的關系日益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2000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提出:EKC如果是不可避免的規律,就應利用此曲線對全國以及各省、市的環境污染走勢進行預測預報,從而在科學的基礎上確定出對應環境污染高峰的“臨界點”以及到達此“臨界點”的時間長度,并形成合理的決策框架[1]。
1998年以來,北京市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主要污染物濃度均呈現持續下降特征。從各項污染物達標情況來看,2004年SO2(二氧化硫)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2019年PM10和NO2(二氧化氮)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目前PM2.5仍超過國家二級標準,北京市空氣質量的改善仍將是長期的過程。
二、研究內容
本文主要基于環境庫茲涅茨曲線模型,采用對數函數型的線性、二次擬合模型,以時間序列數據為基礎,對北京市1989—2018年經濟增長與工業三廢排放量的動態關系進行實證研究,建立北京市環境污染與經濟發展關系的擬合模型,探討北京市當前的經濟發展與環境污染狀況是否符合EKC模型,以及在模型中的具體位置,并以此為依據,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三、數據來源
本文所選取的衡量指標為1989年至2018年北京市人均GDP、二氧化硫排放量、工業廢水排放量和工業固體廢棄物排放量,數據來源為《北京統計年鑒》。
四、實證分析
首先,用ADF單位根檢驗方法檢驗時間序列的平穩性,將北京市人均GDP、二氧化硫排放量、工業廢水排放量和工業固體廢棄物排放量等數據取對數,其一階差分序列均通過了1%顯著水平下的ADF平穩性檢驗。然后,對人均GDP的對數序列即Ln(GDP/P)分別與二氧化硫、工業廢水和工業固體廢棄物的對數序列進行Johansen協整檢驗,檢驗結果表明,在0.05的檢驗水平下,Ln(GDP/P)序列與三項環境質量指標對數序列之間存在協整關系。
下面將分別采用線性函數、二次函數進行分析,通過擬合優度比較方程優劣,進而得出較優模型。
(1)對Ln(GDP/P)序列和LnE1序列分別進行線性、二次函數擬合分析,得到如下結果:
LnE1=7.563-0.445Ln(GDP/P)+μ(R Square=0.861)
LnE1=-10.946+3.327Ln(GDP/P)-0.190[Ln(GDP/P)]2+μ(R Square=0.970)
由R2可知,Ln(GDP/P)序列和LnE1序列的二次函數擬合優度較高,同時由于β1>0,β2<0,說明Ln(GDP/P)序列和LnE1序列呈現出倒“U”型特征,即北京市經濟發展指標與以二氧化硫排放量衡量的環境指標的關系符合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特征。
(2)對Ln(GDP/P)序列和LnE2序列分別進行線性、二次函數擬合分析,得到如下結果:
LnE2=15.858-0.589Ln(GDP/P)+μ(R Square=0.905)
LnE2=9.493+0.678Ln(GDP/P)-0.062
[Ln(GDP/P)]2+μ(R Square=0.914)
由R2可知,Ln(GDP/P)序列和LnE2序列的二次函數擬合優度較高,同時由于β1>0,β2<0,說明Ln(GDP/P)序列和LnE2序列呈現出倒“U”型特征,即北京市經濟發展指標與以工業廢水排放量衡量的環境指標的關系符合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特征。
(3)對Ln(GDP/P)序列和E3序列分別進行線性、二次函數擬合分析,得到如下結果:
LnE3=6.65+0.025Ln(GDP/P)+μ(R Square=0.012)
LnE3=-14.72+4.281Ln(GDP/P)-0.209
[Ln(GDP/P)]2+μ(R Square=0.737)
由R2可知,Ln(GDP/P)序列和LnE3序列的二次函數擬合優度較高,同時由于β1>0,β2<0,說明Ln(GDP/P)序列和LnE2序列呈現出倒“U”型特征,即北京市經濟發展指標與以工業固體廢棄物排放量衡量的環境指標的關系符合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的特征。
五、實證總結
北京市用二氧化硫排放量、工業廢水排放量和工業固體廢棄物排放量衡量的環境質量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典型的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特征。當前,北京市的環境質量與經濟增長狀況處于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的拐點以后,即隨著經濟的增長,北京的環境質量趨于改善。
六、政策建議
綜合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成果,在本次實證分析的基礎上,筆者認為國家和北京市政府在制定相應的環境和經濟政策時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方面。
(1)要充分利用產業結構對環境污染的影響力,通過產業結構的調整改善環境質量。符淼在《我國環境庫茲涅茨曲線:形態、拐點和影響因素》中指出,提高環境質量的最有效辦法就是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第三產業發展的比例,實現產業服務化[2]。鑒于此,為進一步提高北京市環境質量,必須不斷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北京市產業結構,提高第三產業對GDP的貢獻度。
(2)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增強治理的針對性。一方面,要擴大環境污染治理的投資規模;另一方面,要注重環境污染治理的針對性,有重點地對環境污染進行整治,尤其是對于高耗能、高污染的企業,提高其排污費用比例。
(3)充分利用技術的后發優勢為北京市經濟增長與環境質量的協調發展作貢獻。借助新技術和新材料,以及環境治理技術的不斷提升,為北京市的環境質量改善助力。
參考文獻
[1]才磊.2000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R].北京: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組,2000.
[2]符淼.我國環境庫茲涅茨曲線:形態、拐點和影響因素[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8,25(11):4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