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亮 朱文博
摘要:公路設施是我國城市中的主要基礎交通渠道,是能夠提高城市發展建設水平、優化社會文化、促使城鎮增強溝通的關鍵條件,是確保城鎮經濟與文化互通的基本通道,而隨著城市內居民生活質量的提升,車輛在城市中的數量逐漸增多,加上各個地下管道在城市中的不斷增加與分布,不僅對公路的質量提出了新標準,同時也對未來公路施工技術及質量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想要提高我國公路工程質量及使用效率,則必須做好施工過程中的管理與控制工作。但就目前來看,我國部分地區在進行公路工程施工時質量管理與控制水平均較低,導致我國現有公路在使用過程中極易出現病害等問題,不僅對公路的暢通性及穩定性造成影響,甚至對駕駛人員的生命安全產生了一定威脅,因此,本文針對公路工程施工中質量管理與控制的重要性及管理現狀進行了闡述,就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展開了分析,并就如何優化現有公路工程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措施的水平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公路工程;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優化建議
自我國進入世界貿易組織,國內經濟開始出現全球化改革趨勢,致使國內經濟市場體系不斷出現改革,不僅增加了對外來經濟的包容性,同時也在多元化經濟的推動下帶動我國現有市場經濟水平,拉動內需的同時進一步加快城市建設力度與水平,實現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帶動城市發展的階段性目標。隨著交通經濟的快速提高,我國各類運輸業也逐漸發展起來,因此對于運輸類經濟來說,想要保證該類經濟穩定,則必須加強對公路等交通設施工程建設質量的重視與把控,加強對公路工程質量的監督與管理,嚴格控制施工項目進程,進一步維護我國交通安全水平,提升交通暢通效率及穩定性。由此可見,針對公路工程施工質量進行管理與控制具有重要意義。
一、針對公路工程施工質量加強管理與控制的重要意義
1.能夠提高現場所有生產要素的效率
一方面,公路工程本身具有規模大、復雜性強的特點,在施工過程中需要使用的材料、設備等物資數量相對來說較多,加上施工現場環境相對來說比較復雜,而在施工過程中加強對施工過程的管理與控制,可有效提升現場物資管理的規范性,減少現場混亂的同時保證設備、材料的質量,在使用過程中可充分發揮物資利用率,盡可能避免對設備的損壞或對材料的浪費,保證現場施工秩序的同時加強對物資成本的把控,提升施工質量,維護經濟效益。
另一方面,為保證公路工程項目能夠在工期內順利完成,需要在決策、規劃和設計環節對施工進度和工程量進行劃分,必須保證所有工程量在規定進度時間內完成,而通過質量管理與控制手段,可有效針對公路工程進行階段性管理,加強在各個階段中施工人員等工作進度和工作效率的把控,在保證工程進度順利進行的同時確保每個工程量的施工質量,合理分配施工工作、把控施工時間,避免出現人員空檔,充分提升人員和其他生產要素的效率,保證公路質量。
2.能夠及時發現并處理問題
公路工程項目包含的施工內容、技術等較多且復雜,一旦在某一環節中出現施工問題,例如技術人員指導不到位、施工人員施工作業出現誤差等均會導致施工質量受到影響,逐漸對整個公路造成嚴重隱患,極易在施工或公路使用過程中出現問題,例如路面裂縫、塌陷等,不僅對公路質量產生嚴重影響,同時也極易對我國公路交通安全造成威脅。而借助管理與控制方法對整個建筑施工過程加強把控與監管,?能夠及時發現潛在的隱藏問題,同時通過預判和分析發現未知因素可能存在的環節并加以預防,及時將問題解決并規避施工風險,可有效降低公路施工問題的發生率,盡可能提高建筑施工質量,同時可保證建筑工程進度,避免出現成本浪費的情況,達到提高建筑施工效率的效果。
3.可促使施工企業未來持續發展
對于公路工程施工企業來說,現代經濟市場中的競爭形式越來越激烈。受市場包容性、多元化的影響,多個公路工程施工企業逐漸出現在現有市場中,雖然規模等方面存在差異,但實際上各個企業之間仍舊存在較為強烈的競爭關系,而想要在新時期下在經濟市場中站穩地位,除了提高自身施工技術水平和內部管理效率以外,更重要的是在開展公路工程施工項目過程中全面提升施工質量,加大對自身經濟效益的提升。通過在工程項目開展過程中加強管理與控制,可有效對各個環節做好把控,明確工程項目上崗責任制度等機制,監督工程現場施工,要求現場人員嚴格按照公路工程質量驗收規范及其他制度內容,全面提升現場施工質量的同時提高企業在公路施工行業市場中的信譽度,促使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得到提升,保證企業在未來持續發展,全面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
二、我國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及控制現狀及問題
1.施工過程中質量驗收及把關過于松散
通常情況下公路施工企業需要根據公路修建要求和設計方案對工程量進行劃分,同時及時做好工程施工相應準備工作,在確保公路工程項目整體性為基本原則的基礎上針對工程各個階段做好相應質量管理與把關工作,但由于部分施工企業本身對于工程質量管理的工作開展的不夠到位,認為質量把關只是針對工程結束后進行的驗收工作,因此在過程中并未針對管理人員提出相應把關要求,導致在工程階段性工作完成后并未有人員及時做好把關工作,或并未進行嚴格把關,認為最后竣工驗收才是把關的重要環節,導致在施工環節中極易存在施工隱患,對工程質量造成損害。
2.現有公路工程施工質量管理人員能力待提升
一方面,由于部分公路工程施工企業對于工程質量管理工作不夠重視,認為只要根據質量驗收標準對工程進行管理與監督就可以了,因此在選擇管理人員時并未對其專業能力等進行篩選,甚至部分企業中選擇其他部門人員進行兼職管理,但施工人員本身存在施工能力不足等情況,一旦出現這種現象,則極易導致管理人員專業能力缺失而出現現場質量管理水平低下或管理不到位的情況,甚至為工程留下嚴重隱患。
另一方面,公路工程項目本身具有規模大、任務繁瑣等特點,加上工作壓力較大,因此部分管理人員并不會選擇進入公路施工企業參與管理工作,導致部分企業為保證質量管理工作順利開展不得不降低對人員的聘用門檻,致使現有質量管理人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及能力仍處于低下水平,加上企業并未及時為人員提供培訓機會,導致在現代工程的條件下人員無法接觸傳統管理理論進行管理工作,使管理工作無法順利開展,最終影響公路工程的整體質量。
3.現有公路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內容缺失
首先,施工單位在實際公路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對該體系并不重視,在管理中也沒有完全按照體系中制定的相關標準進行;其次,現階段大部分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實際施工質量并沒有達到國家制定的相關標準、規范,對公路工程施工質量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三、提高公路工程施工質量的控制措施
1.加強施工全過程的質量控制
施工單位在安排施工人員的過程中,應盡量選擇專業技術水平高及工作經驗比較豐富的工作人員。同時,施工單位在設計公路工程施工方案的過程中,應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規范進行。對于施工中容易出現問題的環節,施工單位一定要安排專業能力較強的工作人員到實際的施工場地進行考察,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確保后續施工工作開展的有效性。
2.建立完善的施工質量管理體系
監理部門應充分發揮出自身的作用,確保監督管理機制的有效運行,將施工質量作為工作的重心。換言之,施工單位與監理部門應進行有效的溝通,統一施工質量有關的標準,處理好施工過程中的各項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在公路工程的施工過程中,施工原材料是影響施工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施工單位及監理部門一定要重視施工原材料的管理工作,將該部分交給具有較強責任心及工作能力的工作人員,確保該環節不會出現問題,保障公路工程的施工質量。
3.提升人員專業能力,加大對工程質量的控制力度
第一,必須要求公路工程施工企業在聘用施工人員時對其工作能力、施工經驗等進行全面篩選,針對現有施工人員做好相應培訓工作,改變傳統培訓方式,根據施工人員的文化水平、施工經驗等提升培訓內容及形式的靈活性,借助現代科技手段輔助培訓過程,例如使用微視頻等方式對施工設計方案內容、工程施工要點以及施工技術進行更加直觀的體現,使培訓內容簡單易懂,同時應加強對相關現場施工管理制度等機制內容的教育與培訓,明確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所應當承擔的責任與職責,提高其施工能力的同時明確遵守制度的重要性,并將施工人員施工質量與獎金掛鉤,提升施工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借助制度與激勵結合方式加強施工人員管理,提高施工質量。
第二,根據工程需求及質量驗收標準對公路施工質量管理人員的聘用條件加以提升,要求人才在具有較高專業理論知識和工作能力的同時具有創新思想和超前意識,能夠明確公路工程管理與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及作用,具有較高政治思想水平,能夠充分做好管理工作,全面提升管理隊伍整體素質及水平,同時要求施工企業及時對管理人員做好相應培訓工作,加入政治思想教育、先進管理方法等內容,全面提升企業內管理人員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并積極開展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的基本工作,全面提升現場管理水平,加強對公路質量的把控。
四、結語
通過上述分析內容可知,針對公路工程施工質量進行管理與控制可有效提升項目中多個要素的利用率,可保證充分發揮物資與人力的作用及價值,加強施工風險規避的同時促使施工企業穩定發展。而想要進一步提升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水平,則需要加大人員培訓及素質的提升力度、完善管理機制以及加強質量把關控制力度,全面提升現場管理力度,此外還應當加強對現場安全施工的宣傳與把控,加強對公路施工周邊環境的保護,保證施工質量的同時維護現場施工的安全水平,促使企業在提升工程質量的同時達到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拓寬我國交通建設行業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張寶龍.公路工程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措施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3(13):300-301.
[2]?陳剛.公路工程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措施探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10):235-236.
(作者單位:中交路橋北方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