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鈺
摘?要:教育的深入改革使得高中語文也得到了較大的轉變,學校在教學在教學中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中也需要將自身的情感融入到課堂中,為學生創設具有情感的教學情境,增強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加強與學生間的交流與互動,將情感互動融入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時刻關注學生心理的變化,提升學生語文整體的學習效果。本文主要對高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融入進行深入的探究,希望借此提升高中語文整體的教學水平。
關鍵詞:高中語文;情感教育;教學研究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一)使得師生關系變得更加融洽
在傳統教學的過程當中,由于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時候在課堂中處于主導地位,而學生則在課堂上呈現被動吸收知識的狀態。在這樣的教學過程當中,學生和教師在課堂上的溝通和交流變得十分少,這就導致了學生和教師之間僅僅存在著知識的流通,阻斷了學生與教師在情感上的流通。而在這樣的學習狀態下,不少的學生會因為與教師的溝通較少,會對教師的一些具體行為產生較大的誤解,從而使師生之間產生隔閡,這也會使得他們的學習效率變得非常低下。因此,想要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增強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了解,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的情感交流是非常重要的。課堂上的情感交流,可以使師生關系變得更加融洽,學生能夠大膽地尋求教師的幫助,和教師探討相關學習問題,使得他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不僅學習到了知識,還可以在詢問的過程當中向教師獲取很多做人的道理。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當中使用情感教學,可以增強學生與教師在課堂當中的情感互動,使得師生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融洽。
(二)提高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和自主學習能力
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很難形成學習的自主性,他們在平時的生活當中相關作業的完成仍然需要父母在旁進行督促。而在課堂學習過程當中也是如此,許多學生經常會在課堂上開小差,這也需要教師在課堂上耗費一定的精力來進行課堂的監督教學。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需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自主性。而教師使用情感教學則可以使得課堂能夠處于一個非常融洽的教學氛圍當中,而學生在這個學習的氛圍當中也會變得更加積極主動。學生在課堂上表達得越多,就會使得他們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得到增強。同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也會為學生灌輸一些“學習有用論”、“學習是為自己而學”的觀念,從而促使學生在今后的學習過程當中變得更加自覺,增強他們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將情感教育融入于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途徑
(一)利用教學手段強化情感
傳統語文教學中的灌輸式教學并不能與情感教育實現完美的互動和升華,想要彼此深入融合,必須從具體的教學環節出發,以多樣化的教學手段為依托,強化語文課文的情感。第一,多媒體手段。多媒體教學手段是當前語文教學中十分受學生歡迎的一種,其主要借助聲情并茂的方式將枯燥甚至艱澀的課文進行生動展示,引導學生更加真實地感受其中的情感。第二,角色扮演。語文課文中有很多都是極具故事性的文章,有著完整的劇情和生動的語言。教師可以在教授這類文章時另辟蹊徑,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將文章內容用表演的形式展示出來。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不自覺地深入研讀課文,仔細揣摩課文中角色的動作神情、內心活動。這種以景促情的方式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促使情感教育得以深化,有效陶冶了學生的情操。
(二)深入挖掘教材的內容
教材是落實情感教育的媒介,只有教師實現對教材內容中情感因素的深入挖掘,才能夠汲取情感教學內容,搭建和學生傳遞情感的橋梁。在情感上的共鳴能夠激活學生的情感,使其將自身的和熱情融入到學習中,進而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道德水平。要想實現對學生高尚人格的塑造,使其能夠真正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就需要通過知識的傳遞來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而很多古人正直清廉的品行能夠很好地迎合這一教育需求。比如,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將作者所處的社會歷史背景和詩中作者的心境相對比,怡然自得、苦中作樂的曠達心境能夠使學生的心靈得到凈化和啟迪,這種情感上的熏陶和教育能夠使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品質。
(三)創設情境的獨特方式
創設情境是情感教學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可以讓學生身處與作者相同的情境中,融入自己的感情。在高中語文教材中,選取了各種各樣的文章,所表達的感情也各不相同。要想學生可以比較深刻地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感情,教師可以根據文章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可以切身體會,更好地理解文章。教師在創設情境時,如果把文中所有的情境都表現出來,就會費時又費力,因此,教師要學會取舍,抓住文章的主線,從中挑選出情感比較豐富的場景,創設情境。在課堂上,教師對文章進行大致地講解后,可以鼓勵一部分同學進行情景表演,同時可以引導學生對所表達的人物進行進一步了解,從而在表演中可以豐富人物的形象。例如,高中教材中有一篇文言文《琵琶行》,作者是白居易,這篇文章是作者被貶官后所寫的,文中有很多耳熟能詳的名句,且情感表達得比較豐富。作品主要是通過琵琶女的生活經歷來表達封建社會官員腐敗,民不聊生,有識之士懷才不遇的情感。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進行演繹,表演的學生可以詳細了解白居易的資料。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時深刻地體會文中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教學中與學生交流的每一個環節,加強與學生間的合作,能夠將情感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進而有效提升高中生整體學習效果的提升,提升學生的全面素質。
參考文獻:
[1]李園園. 高中語文教學融入情感教育的探究[J]. 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9,000(008):P.51-51.
[2]李文武,王華土. 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的實踐分析[J]. 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8(03):119-120.
[3]郭霞. 淺議情感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 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9,000(0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