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蕾

摘?要:基于疫情原因,在家上美術課可以更方便地使用電子設備、網絡資源、即時通訊軟件等,更方便完成攝影的教學。在講到巴洛克美術——倫勃朗時,除了講解倫勃朗的藝術風格和畫家生平等,還可以以他的名畫《夜巡》為例,講到倫勃朗獨特的用光。再自然地鏈接到人像攝影,或者說人人都會的自拍、他拍,使學生將乏味的美術史生活化,真正體會到美術的不斷發展和流傳始終在滋養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關鍵詞:疫情期間的教學;倫勃朗;攝影
一、特殊的學情與教學思路
本課是針對八年級的學生在網課期間的教學內容,學生網課期間主要以欣賞畫作、學習美術史及美術知識學習為主。
根據教材內容,學生分別學習了文藝復興時期以古羅馬神話為內容的《春》、元朝的《朝元圖》、文藝復興時期的《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等繪畫,了解到了繪畫多元化,深入學習了新古典主義印象派,同時還了解了十九世紀以后產生的現代主義的十六個流派,基本上有了一定的美術史框架。
另外基于疫情原因,在家上美術課可以更方便地使用電子設備、網絡資源、即時通訊軟件等,便于教師一邊引入內容,強化美術知識與生活的聯系,一邊學生也可以即時進行作品反饋,教師即時進行互動教學。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在生活中捕捉美、創造美的能力。
所以在講到巴洛克美術——倫勃朗時,除了講解倫勃朗的藝術風格和畫家生平等,還可以以他的名畫《夜巡》為例,講到倫勃朗獨特的用光。再自然地鏈接到人像攝影,或者說人人都會的自拍、他拍,使學生將乏味的美術史生活化,真正體會到美術的不斷發展和流傳始終在滋養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列舉大量生活實例,幫助學生認識色彩的基本知識和規律,引導學生學會分析色彩現象中體現的各種色彩關系。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參與探究如何拍好一幅人像/自拍,在家練習拍攝,實時互動反饋,啟發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光色,感知光線在生活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明白美術存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增進學生對美的追求和對生活的熱愛。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倫勃朗的藝術風格、《夜巡》、倫勃朗獨特的用光。
難點:使學生學會用倫勃朗光拍照。
四、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側重學生的體驗過程,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教學設計中我以倫勃朗為主線貫穿,依托視覺形象引導,在教學中采用活動探究法、直觀教學法、討論法、多媒體輔助等方法,引導學生在觀察比較中進行自主探究。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手機、相機、臺燈、手電筒、白墻、黑布等
六、教學過程
(一)提前通知學生準備(自認為好看的)自拍(美顏相機皆可)
(二)繼續順講美術史中巴洛克藝術的部分,講解代表畫家倫勃朗及其名作《夜巡》,重點講解倫勃朗后期畫作的用光。
(三)教師講解攝影的布光方法,并給與機位圖。
(四)學生準備工具材料,用這種光線先拍攝一個玩偶(或其他立體靜物),體會倫勃朗具有戲劇張力的布光法。
(五)拍攝成功之后即時反饋給教師,教師當堂點評講解。
七、作業布置與總結
學生正確使用該方法,再次自拍,對比兩次自拍(或他拍),體會光線運用后產生的區別,體會光線是如何影響畫面的。再次真正體會到,美術的不斷發展和流傳始終在滋養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參考文獻:
[1]馮云.藝術對日常生活的超越——倫勃朗繪畫給后人的啟示[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17,000(006):129-130.
[2]茹善虹,孫獻華.論倫勃朗的繪畫藝術風格——以《夜巡》為例[J].大眾文藝,20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