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
在小學習作教學課堂中,常常可以看到以下現象:
1.課堂上老師挑出幾份作文,讓學生分別朗讀這些課文,其他學生傾聽。
2.學生朗讀完課文之后,其他同學舉手提出問題,讓朗讀課文的學生解答,或者是老師直接解答。班級內氣氛熱烈活躍,很多學生一起回答問題。
3.老師精選一片篇課文朗讀,并在每個閱讀段落完成后,進行段落的閱讀總結,在黑板上做摘要部分,為學生精講段落的結構、遣詞、造句等情況,為學生分析作文的優劣,并作出一定的評判。然后再拋出問題,讓學生回答。學生踴躍回答:“我知道……”“我認為……”“我感覺...”
4.老師在課堂上拋出一個問題,學生之間討論問題,并且幾個人作出總結,老師再次點名提問的問題,讓學生做出解答和闡述。學生自主站起來回答問題:“這個問題……”
5.學生課堂寫作文,并修改、交作業。
請運用現代教學理念和宗旨,對以上課堂現象做出評析。
簡要分析:
有關作文教學方法的綜合利用
該課程采用了新課程教學指導中的創新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方式上的創新:
1.首先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閱讀作文,雖然不是學講活動,但是卻讓學生全程參與了整體教學過程。
2.學生為學生解答問題,進一步分化了學講教學的內容核心。同時,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了互動當中,這是在教學方式上的創新,因為它既不是學講活動,也不是小組學習活動。
3.老師教學中采用了總分總的教學模式,是作文教學中的創新表現,一般傳統教學都采取了分總分的模式涵蓋整個課堂。總分總教學模式,是教學方法上的創新。
4.提問式教學法和小組學習法的結合應用,也是教學方法上的有效創新,是教學方法綜合運用的體現。
5.課堂作業訓練教學,現場實踐教學內容,讓學生寫作文,并且在課內完成作文寫作目標。
教學創新方法的作用:
1.讓學生閱讀參與課程進程,該教學方式重在提升學生的自主性,培養學生語言構架能力和應用能力。閱讀作品有助于學生進一步了解和掌握作文寫作的技巧。這種半自主形式的教學活動,有助于老師的課堂控制,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引導學生自主發展。
2.學講教學和小組學習模式結合,有助于老師更好的把握課堂氛圍,也有助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教學開發,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3.總分總教學有助于學生新老知識的統籌學習,便于學生更快地了解課堂教學的重點。同時總分總教學活動可以推動學生的學習分類,在知識學習中可以快速劃分知識點的屬性。教學活動中,也可以開發學生整體的學習效率,促進整體教學的積極性。通過合理化的教學訓練,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4.提問式教學方法,可以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效率。通過提問式教學的方式,提高學生思考的效率。在教學活動中促進學生成長發展,有效推進整體教學進程,激發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積極性。
5.開展課堂教學訓練活動,提高教學實踐效率。通過時間控制,增強了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掌控力,促進了老師教學活動的有效推進,讓課堂時間運用得更加精確。老師在課堂控制中,可以更好地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促進老師在教學中的經驗積累。
二、圍繞問題展開法分析
1.老師挑出幾份稿子進行選讀,這種選讀模式對于學習成績較差,作文寫作不夠理想的學生存在忽視問題。作文寫作成績較差的學生,往往會被邊緣化。這種教學情況可以用來激勵學生,但是也要照顧到學習成績較差學生的情緒。可以在成績較差學生中樹立一個學習典型,鼓勵學生學習成長。
2.“班級內氣氛熱烈活躍,很多學生一起回答問題。”這種現象,說明該小組學習模式中層次不夠分明,學生對于小組學習中的紀律性,以及課堂學習中缺乏一定的規劃,造成了課堂學習中的混亂,對學生課堂學習成長有著不利影響。在教學活動中,開展小組學習活動形式,應該具有層次和規劃,才能夠更好地完善教學活動,促進教學的整體發展。
3.學生踴躍回答:“我知道……”“我認為……”“我感覺……”在回答問題過程中,學生表現出來的自主性過強,這會導致小組學習活動中出現了分歧,學生針對這類型的問題將會很難把握。學生以自我為中心,并不是課堂主人翁意識的表現形式,而是對自我認同感或者自我評價過高的一種表現形式。這種表現形式下的發展,幼兒將會面臨很多學習中的復雜性問題。
4.學生自主站起來回答問題:“這個問題……”,這種課堂表現情況,說明學生在經過小組探討之后,獲得了一定共識性的結論,同時在表達中可以清晰地傳達有效信息。說明班級內的學習氛圍比較熱烈,也說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但是這種回答模式,有時候會出現浪費課堂時間的現象。(學生之間搶答,或者是因為觀點重合,造成學生回答問題積極性削減。)
5.課堂內完成寫作,有助于鞏固學生的知識點。但是,這個過程卻需要學生能夠消化配合。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同,這種快節奏的教學——實踐——成果模式,并不一定適合每個學生的學習發展。所以課堂節奏的掌握,是教學中的重要問題。學生在時間單位內無法完成作文寫作,可能會挫傷學生作文寫作的積極性,造成學生學習成績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