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思陽 郝艷君 佟子謙 郝嘉寧
摘?要:黨的十九大提出“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習近平總書記在政治局集體學習中深刻分析了我國大數據發展的現狀和趨勢,對我國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大數據產業繼續保持高速發展。隨著遼寧省內大數據行業的興起,企業希望學生有著較強的拓展能力以及適應能力。未來,需要人們繼續堅持國家大數據戰略,審時度勢精心布局,努力開拓大數據發展新局面,更好服務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關鍵詞:遼寧省;大數據;需求;學生
一、調查背景
(一)信息化已成為社會發展大勢,國家推行大數據戰略部署
在全球信息化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數據已成為國家重要的基礎性戰略資源,大數據正日益滲透到社會生活和經濟發展的各方面。隨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應用的進一步豐富,數據已呈指數級的增長,企業所處理的數據已經達到PB級,而全球每年所產生的數據量更是到了驚人的ZB級。在數據的這種爆炸式增長的背景下,“大數據”的概念逐漸在科技界、學術界、產業界引起熱議。運用大數據技術推動經濟發展、完善社會治理、提升政府服務和監管能力、重塑國家競爭優勢正在成為趨勢。為此,國家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推進數據資源開放共享”的部署。
(二)大數據行業發展迅猛,遼寧省大數據人才急缺
日前,獵聘網發布了《大數據行業人才生態現狀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大數據市場規模為168億元,預計到2017年底市場規模將超230億元。大數據工程師、數據分析師崗位需求增長迅速,行業分布集中。與此同時,國內的高校數據人才培養起步較晚,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十九大記者招待會中,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何立峰答記者“我國大數據產業取得迅猛發展,年增長達43.7%。未來幾年井噴式發展”,從而人才市場的需求相繼也會增加。然而,作為信息領域的新興行業,大數據方面的專門人才十分缺乏,難以支撐產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據預測,在中國未來3~5年的大數據人才需要達180萬,但目前只有約30萬人,人才缺口極為嚴重。
(三)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教育要與企業需求接軌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綜合研判世界經濟形勢和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
(四)遼寧省先后批復大數據專業招生,但省內就業需求狀況仍不明朗
遼寧省省委、省政府先后出臺了《遼寧省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鼓勵高校設立數據科學和數據工程相關專業,加強校企合作,重點培養專業化數據工程師等大數據專業的職業技能型和應用創新型人才。2018年,大數據專業首次在遼寧省內招生。在遼寧省新增的五個專業中,“大數據”成新熱點。在新增備案的本科專業中,在遼高校共有61個專業進入備案。
二、調查意義
(一)了解行業畢業生能力需求,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
本次調查有針對性地了解行業企業對大數據人才能力的需求狀況,將畢業能力需求溶于人才培養過程,并將其貫穿本科教育全過程,要求既能滿足當前就業創業需要,又能兼顧長遠就業創業需要。
(二)了解行業人才缺口現狀,有針對性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
本次調查可以充分了解在遼企業人才缺口現狀,了解到省內企業是否具有足夠多的空缺職位提供給應屆畢業生,以達到大數據行業就業率要求。
(三)找尋企業與高校供需矛盾點,優化人才培養方案
通過調查,我們可以了解到省內大數據行業職位需求、從事大數據行業最需具備的知識及素質,既能明確學院培養方向,又能明確同學們自主學習發展方向,特別是對于“以本科為標準、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人才培養模式有更有效的借鑒作用。
三、省內行業發展現狀
(一)企業主要分布的地區及企業性質
(二)企業所屬行業類別及主要業務領域
(三)企業招聘大數據人才基本要求
雖然大多公司對畢業生綜合能力要求普遍較高,但對于畢業生學歷高低、學校層次要求卻比較寬松,有88.57%要求畢業生學歷為大學本科,半數左右公司需要研究生學歷的畢業生,也有公司愿意招收專科畢業生。其中,愿意招聘普通層次大學的公司與愿意招聘雙一流大學、名牌大學的數量接近持平。從這點也可以推測出,遼寧省大數據行業人才短缺較為嚴重,高端人才數量稀少,大數據方向本科生或可在遼寧相關企業得到良好就業前景。
(四)企業對大數據人才需求
項目組通過調查分析得出,企業大數據員工平均年齡分布可以說是各占半壁江山,其中30歲以下員工占比40%,31~39歲員工占比60%,看似是“大齡員工較多”,但轉換一個角度后得出,大數據作為新興時代產物,遼寧省到現在還沒有任何哪怕一個大數據專業畢業的學生,所以未來的行業發展大致會趨于年輕化。而每年企業所需大數據員工20人以下占比68.57%,20~50人占比20%,而50~200人占比11.43%,由此項數據可以推測出遼寧省所有包含大數據業務領域的企業所需人才缺口多么巨大,數量以千計,這也為高校培養優質大數據人才提供了充足動力。
四、結束語
遼寧省各企業大數據方向招收人才方式可謂五花八門,人才的短缺致使企業采取“廣撒網”策略,人才市場、校園招聘、網絡招聘、自主招聘乃至他人推薦等等方式占比皆近半數。可以看出在遼就業前景廣闊。雖然企業人才短缺,但仍采用寧缺毋濫的原則。調查顯示,企業要求在校學生具有較強的專業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希望學校大力培養學生實踐能力。這項數據也為大數據專業學生敲響一個警鐘:企業招收的仍是具備一定專業能力的學生,雖然前景廣闊,但學生仍然需要努力。
參考文獻:
[1]張承安、周瑤麗,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湖南日報,2018.05.
[2]楊晶,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人民網,2016.10.
[3]cpless,中國大數據行業人才生態現狀,人民網,2017.12.
[4]樊迪,論高校本科開設大數據專業的重要性,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1.
作者簡介:
趙思陽(1998-),男,漢族,遼寧葫蘆島人,學生,沈陽工業大學,軟件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郝艷君(1979-),女,漢族,遼寧葫蘆島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