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
摘 ?要:隨著教育領域的逐漸發展,初中學生不僅要學習文化知識,還要建立優良的道德品質,才能在現階段的學習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初中學生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培養優良的道德品質可以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由于教師在德育教育中缺乏教育手段,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初中學生道德品質的有效培養。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制定德育規范,規范行為意識;及時溝通家長,促進健康成長;創辦實踐活動,培養道德品質的德育教育方式教導學生。
關鍵詞:初中德育;教育;學生
德育包括社會德育、家庭德育、學校德育等方面,是初中學生提升品德素質的重要途徑。初中學生處于青少年的成長階段,容易產生叛逆的思想,嚴重影響了道德品質的培養。教師在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教育手段過于單一,使初中學生無法有效提升自身的品德修養,因此,教師可以利用科學的手段教導初中學生,培養初中學生優良的道德品質,促進初中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一、制定德育規范,規范行為意識
國有國法,校有校規。科學合理的德育規范,不僅能夠讓初中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還能使初中學生規范行為意識,為初中學生未來健康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初中學生處于快速成長的階段,心智發育還不成熟,道德思想品質發展還不完善,容易對生活中的事物產生不正確的認知,從而影響了身心的穩定成長。教師在德育教育的過程中缺乏科學的教育手段,未能讓初中學生認知到德育學習的重要性,導致初中學生行為意識逐漸散漫。因此,教師可以制定德育規范,讓初中學生合理認識德育的重要性,規范初中學生的行為意識。
例如:教師在制定德育規范時,可以先讓初中學生提出德育規范的建議,再結合自身的教育經驗制定科學合理的德育規范。教師具體可制定以下幾點德育規范:第一點:教育學生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第二點:引導學生學習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和黨的光榮革命傳統。第三點:教導學生日常生活的道德規范及文明禮儀。第四點:培養學生誠實守信、寬容大方、積極樂觀等優良的品質。教師制定德育規范,可以讓初中學生清晰認知德育的重要性,使初中學生自覺規范行為意識,從而促進初中學生心智健康的發育。
二、及時溝通家長,促進健康成長
德育不僅包含了學校德育,也包含了家庭德育。初中學生在培養品德素質的過程中需要學校、家庭共同的德育教育,才能有效地提高道德品質的發展。現階段,大多學生家長不了解學生在學校中的學習狀況及成長狀況,無法有效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教師在德育過程中缺乏與家長溝通的方式,導致學校與家庭教育未能一致,容易使學生產生叛逆的思想,從而阻礙了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因此,教師在德育教育中要及時溝通家長,營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圍,使初中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
例如:教師在德育教育的過程中為了能夠及時與學生的家長溝通,可以利用微信、QQ等方式。即教師可以將每日家庭作業以及學生在學校學習的現狀以文字、圖片、視頻的形式發到微信群中,讓學生家長清晰認知到學生在學校中的學習狀況與成長狀況。教師還可以利用微信召開簡短的家長會,通過教師與家長討論分析學生在當下需要的教育內容,以此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教師在德育教育中及時溝通學生的家長,不僅可以構建優良的教育環境,培養學生優良的道德品質,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成績,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三、創辦實踐活動,培養道德品質
道德品質分為正直無私、忠誠守信、勇敢進取、敬業好學等等。初中學生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不僅有助于提高文化課程的成績,還有助于塑造獨特的個人魅力,為將來的個人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在德育教育中過于重視德育理論知識的教育,忽視了實踐活動的教育,限制了初中學生道德品質的發展。因此,教師可以創辦實踐活動,讓初中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培養獨有的良好道德品質。
例如:教師在學生假期時間,可以組織學生慰問敬老院,讓學生打掃敬老院的衛生并給敬老院的老人表演節目,能夠培養學生敬老、孝順的優良道德品質;可以組織學生當義工,讓學生打掃街道衛生并收拾社區垃圾,能夠培養學生愛護環境的優良道德品質;可以組織學生去博物館、名勝古跡等地區做義務講解員,既能夠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也能夠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優良道德品質。教師創辦實踐活動,能夠幫助學生建立獨立、樂觀的品質,拓展學生的精神世界。
綜上所述,初中學生處于成長的重要時期,也處于學習的關鍵時期,教師對初中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不僅能夠塑造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的成績。由于教師在德育教育中缺乏教育手段,影響了初中學生道德品質的優良培養。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德育規范、及時溝通家長、創辦實踐活動的教育方式,規范學生的行為意識,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培養學生優良的道德品質。
參考文獻:
[1]薛永.淺談初中教育中實施德育教育[J].數碼設計,2017,6(11):132-133.
[2]彭迪鋒.初中德育教育的創新教育方法分析[J].學周刊,2017(25):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