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明


【摘 要】目的:研究針對乳腺癌術后化療病人采取延續性護理的價值。方法:納入54例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于2017.06~2019.06在我院開展研究。依據抽簽法隨機選出27例予以常規護理(研究1組),另外27例實施延續性護理(研究2組),評估兩組生活質量及依從性。結果:研究2組干預后生活質量及整體依從性評分均顯著優于研究1組(P<0.05)。結論:針對乳腺癌術后化療病人采取延續性護理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乳腺癌;化療;延續性護理;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2-0-02
乳腺癌號稱我國女性死亡殺手,術后化療是必要治療手段[1]。但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使得病人產生嚴重的不良反應,生活質量顯著降低[2]。而既往實施的常規護理,病人出院后即終止,病人回到家中仍存在諸多護理問題,但護理人員鞭長莫及。故采取科學合理的護理干預模式是改善乳腺癌術后化療病人生活質量的重要前提,我院對此進行研究,闡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案
1.1基線資料
納入54例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于2017.06~2019.06在我院開展研究。根據抽簽法隨機分為2組(n=27),其中研究1組年齡為32~67歲,均值為(49.61±3.54)歲;研究2組年齡為33~68歲,均值為(49.87±3.46)歲,以上基線資料(P>0.05)。
1.2方案
研究1組采取常規護理,研究2組:護理人員借助電話隨訪、建立微信或QQ群等方式,(1)健康教育:積極開展乳腺癌術后化療家中護理知識小課堂,耐心講解化療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脫發等),讓其做好充分心理準備,強調化療的重要性,引起病人重視;(2)康復訓練:結合病人實際病情制定科學的有氧運動方案,指導其進行步行等鍛煉,30min/次,2次/d。(3)心理干預:及時解決病人的自護過程中的疑難問題,適當進行安慰及鼓勵并指導家屬予以病人積極正面的觀念,提供良好的社會支持。(4)定期隨訪:護士實施1次/周電話隨訪,詢問病人健康狀況,加強康復訓練、日常生活(如飲食、作息)等方面的指導,督促病人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1.3觀察指標
(1)采用SF-36量表評分,總分100分,分值越大,生活質量越高[3]。(2)自制依從性評分表,每項25分,分數越高依從性越好。
1.4數據處理
計量資料用(x±s)表示,運用統計軟件SPSS 21.0進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意義。
2 結果
2.1生活質量
研究2組干預后健康狀況、軀體功能及心理衛生評分顯著高于研究1組(P<0.05),見表1:
2.2依從性
研究2組整體依從性評分相較于研究1組更好(P<0.05),見表2:
3 討論
延續性護理主要是指護士通過一系列行動設計用以確保患者在不同的健康照顧場所(如從醫院到家庭)及同一健康照護場所(如醫院的不同科室)受到不同水平的協作性與連續性的照護[4]。由于癌癥病人機體恢復能力差、康復過程漫長,其往往容易出現焦慮、抑郁等消極情緒,進而喪失治療的信心,故采取延續性護理尤為必要。
根據王麗苗等人[5]報告顯示,延續性護理運用于臨床乳腺癌術后化療病人中具有顯著效果。本研究中,研究2組干預后健康狀況、軀體功能及心理衛生評分顯著高于研究1組(P<0.05),原因可能為護理人員通過電話隨訪等方式對病人進行飲食、作息及康復訓練等指導并監督,能夠幫助其堅持運動、睡眠充足,有利于免疫能力的提高,顯著提高生活質量。研究2組整體依從性評分相較于研究1組更好(P<0.05),充分說明護理人員積極開展乳腺癌術后化療知識健康宣教,能夠顯著提升病人的認知水平,促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及家庭自我護理工作,有利于其遵醫行為的改善,同時幫助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能夠激發其主動性,從而顯著提高依從性評分。
綜上所述,延續性護理的實施,不僅能夠顯著改善乳腺癌術后化療病人的生活質量,還有利于其依從性評分的提高,值得臨床采納與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娟.延續性護理對乳腺癌患者術后化療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及生命質量的影響[J].醫療裝備,2016,29(22):183-183,184.
[2] 劉曼,厲瑪倩倩,徐潤潤等.延續性護理對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生活質量與健康知識水平的影響[J].醫學信息,2018,31(16):178-180.
[3] 鄭利珍,范蓮珠,王雅思,等.延續性護理對乳腺癌患者術后化療依從性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9,30(10):1764-1765.
[4] 呂時花.延續性護理對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遵醫行為、健康知識掌握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8,33(22):2104-2106.
[5] 王麗苗,梁芳紅.延續性護理對改善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18,16(3):359-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