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聰 劉國嶺 盧小龍 付貴 張曉光
摘 要:在現代企業日常運營管理中,標準化能夠保證良好的內部運作秩序,并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基礎上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對企業的長期健康發展至關重要。本文首先簡要描述了企業管理標準化的內涵,其次論述了管理標準化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最后結合實際工作提出了幾點優化企業管理標準化的舉措。
關鍵詞:企業管理;標準化;作用
現今社會,全球化的步伐不斷加快,經濟全球化發展已經改變了每個人的生活。在這一時代背景下,我國企業及其產品面臨極大的競爭壓力。相較于西方發達國家,我國制造業水平在技術和軟實力方面都存在不小的差距。民族工業受到現實挑戰在我國加入WTO之后變得更加強烈,快速提高制造業技術水平和產品設計水準已經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唯有持續提升本國制造產品質量,不斷提升綜合競爭力,我國才能實現真正的經濟騰飛、國富民強。
一、企業管理標準化含義
企業管理標準化就是指,制定統一的實施標準規范企業組織行為,以維持良好的生產秩序,提高企業生產、行政效率,以實現社會、生態與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標準化管理的主要對象是企業日常運營和生產過程中可重復的產品或是組織方式。具體而言,標準化管理體系要求圍繞著核心管理目標,將各企業職能部門與各個生產銷售環節進行統籌協調,劃分具體職責界限,利用科學化、合理化的技術方法指導生產實踐,最終實現企業運營的高質量、高效率,為生產優秀產品奠定制度基礎。
在具體工作中,依據實施制度的職能部門、生產銷售環節不同,管理標準可以分為技術管理標準、經濟管理標準、行政管理標準等等。通過落實標準化管理制度,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能夠有效調動起來,并強化了企業內部組織的有序性,顯著提升企業經濟效益。
二、企業管理中管理標準化的重要作用
(一)統籌協調各部門工作
新時代背景下,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擴大開放、深化改革的工作也持續推進,行業分工逐漸細化,企業內部的工作分配與職能部門也越來越細致與豐富。這一現實狀況對企業內部工作的統籌協調提出難題。我們必須建立統一、完善的標準化規定,進而增強企業不同職能部門之間、不同生產銷售環節之間的協調性,有效解決同步協作難題。具體而言,標準化的企業管理準則可以為,不同職能部門之前的高效溝通搭建橋梁,讓企業職員在遇上各種突發狀況時有章可循,有效解決了企業高效管理的難題。
(二)企業管理的“人治”與“法治”相結合
隨著社會經濟和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人本思想和管理理念成為企業管理的主流。這一新時代變化為營造良好的企業工作氛圍提供了適宜的環境,有效避免了公司內部人浮于事的不良現象,增強了企業員工工作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通過將“以人為本”的思想與標準化管理模式相結合,企業各項工作開展既能夠有章可循,也可以做到權責分明,對提高企業的科學化管理和高質量生產具有積極的作用。
(三)規范管理秩序,提升生產經營水平
標準化管理細則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具有積極的意義。一方面,標準化管理細則能夠提供強有力科學理論和技術,幫助企業實現自動化生產、智能生產和高效管理。另一方面,標準化管理細則也能夠幫助解決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的盲目、無序的行為,將每個生產環節以及不同職能部門的工作有機結合起來,顯著提升了企業管理秩序和生產經營水平。隨著各項制度細則的落實,企業的標準化管理體系會逐漸完善,最終實現企業的長期健康發展。
(四)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
搶占市場、將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最根本的是要提升生產水平,直接表現為企業生產產品的高質量。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不斷推進,各種產品生產技術被廣泛應用,這就使得市面上的產品質量價格參差不齊。科學的企業標準化管理是實現企業產品高質量生產的必要保證。首先,企業要具備良好的生產要素,即人力資源、生產技術以及生產設備。在此基礎上,企業管理人員應結合實際工作,為產品生產全過程制定詳細的、科學的、規范的質量管理標準,并在生產中切實落實標準化生產細則,最終提高企業的整體生產水平和市場競爭力。此外,企業產品質量檢測工作也需要規范化的管理細則,以保證及時糾正產品質量問題,保證企業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最大化。
三、強化企業管理標準化的舉措
(一)建立健全生產管理標準化體系
作為一項系統性工程,企業的生產管理具有涉及不同學科的各個生產部分與環節,不同部分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為了將不同部分的功能最大化發揮,企業管理人員既要把握好全局,統籌協調各生產部門與生產環節,也要著眼于每個生產細節,建立起針對企業生產全過程的制度體系。首先,企業不僅要加強宏觀層面的企業政策制定研究,還要將管理理念和細則落實到各項工作中,并及時接受反饋進行修改與完善。其次,企業要強化生產技術的研究,不斷引進、創新生產經營的新技術、新設備,有效提升企業生產水平與綜合競爭力。最后,在具體工作中,企業應該充分考慮現有發展狀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并完成各項標準化工管理工作,并建立起高質量的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
(二)樹立企業標準化認識與理念
企業標準化管理的工作內容不僅包括了企業生產制度和生產技術的完善,還涵蓋了企業內部員工的生產與管理理念。管理層要讓企業員工都充分認識到生產經營管理標準化的重要作用,這樣才能有效發揮出標準化管理額優勢。一方面,可以通過不同崗位輪換以及輪訓的方式,使企業員工對不同部門的工作內容與職責有所了解,并對企業產品生產銷售的全流程有更為深入的認識。另一方面,企業也可以通過不定期的培訓活動,強化企業員工的標準化意識,使標準化思想深深融入企業文化。
(三)完善企業配套體制機制
為了保證企業標準化的質量,與之相關的企業標準化管理機制也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具體而言,企業要將工作崗位及其職責范圍進行劃分,并建立實施配套的制度規范。此外,要在管理層面進行優化,要依據我國的法律法規與行業準則制定企業運營的標準與體制機制,將各個生產部門進行融合協調,并發揮出最大生產潛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統籌協調各部門工作、企業管理的“人治”與“法治”相結合、提升生產經營水平、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等四方面的優勢。針對現階段我國企業標準化管理建設狀況,本文提出了建立健全生產管理標準化體系、樹立企業標準化認識與理念以及完善企業配套體制機制三點舉措。
參考文獻:
[1]高蕊.企業標準體系在企業進化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中國標準化,2018(22):224-225.
[2]薛志文.淺談標準化在企業質量管理中的作用[J].品牌與標準化,2017(06):76-77.
[3]黃朝榮.企業管理中企業管理標準化的作用剖析[J].商,2015(47):24.
[4]付靈子. 標準化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C]. 中國標準化協會.標準化改革與發展之機遇——第十二屆中國標準化論壇論文集.中國標準化協會:中國標準化協會,2015:751-752.
[5]祝青.試論標準化在企業生產管理和質量管理中的作用[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5(06):75-76.
作者簡介:
張聰(1991.12.08),性別:男,民族:漢,籍貫(精確到市):河南省開封市,當前職務:工段長,當前職稱:助理工程師,學歷:大專,研究方向:人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