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月
(江蘇省人民醫院,江蘇 南京,210029)
急診內科常處理的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肺炎、胃腸炎、心臟病、心肌梗死和肺栓塞等,而這些疾病在處理過程中患者會面臨著疼痛和失去生命的風險,所以很多患者進入急診科時都會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增加了患者的焦慮、緊張和不安等不良情緒,有因醫療環境不舒適導致病情加重,不利于治療,所以需要進行舒適護理及心理護理。對此,本文以50 例急診內科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了舒適護理聯合心理護理對急診內科患者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8 年12 月~2019 年12 月急診內科患者50 例,分為聯合組和對照組,每組各25 例。其50 例患者中有29 例為男性,21 例為女性,年齡為12~80 歲,平均年齡為(48.1±9.8)歲,2 組患者在年齡 和性別一般臨床資料上的比較具有可比性,但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對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即對患者各項指標進行檢查,并對患者進行護理滿意度方面的統計。
聯合組:對患者給予舒適護理聯合心理護理,即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舒適護理及心理護理,具體護理措施如下:
(1)舒適護理:①護理人員要指導急診內科患者進行正確的飲食,以保證患者急診中各項指標的正常,降低疾病突發情況的發生;②護理人員要定期對患者的病房進打掃、清洗和通風,以保證患者病房舒適,為患者提供一個舒適的住院環境,從而提高患者住院舒適度及對護理的滿意度;③護理人員要幫助患者進行適當的身體鍛煉,以保證患者身體機能退化[1]。
(2)心理護理:①護理人員要盡可能滿足患者所提出的要求(在可接受的范圍內),并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以緩解患者的抑郁、緊張和焦慮等不良情緒,從而降低患者心理壓力,提高患者依從性;②護理要對患者心理狀態進行及時了解,以盡可能減少引發患者不良情緒的影響因素;③護理人員要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讓患者了解治療、用藥和疾病預防措施等相關知識,從而提高患者抗病自信心及依從性[1-2]。
1.3 觀察指標①身體健康狀況:包括身心愉快、護理滿意度和平均住院時間;②不良情緒:包括SDS 評分和SAS 評分,其中SDS 表示抑郁,SAS 表示焦慮。
1.4 統計學方法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19.0 分析和處理數據資料,其中計數資料使用x2 檢驗,被表示為“%”;計量資料使用t 檢驗,被 表示為“± s”,最后比較結果呈現差異顯著和有統計學意義的,表示為“P<0.05”。
2.1 聯合組與對照組患者的身體健康狀況比較護理后聯合組患者的身體愉快發生率、護理滿意度和住院時間分別為92.00%、96.00%和(13.9±7.3)d,明顯優于對照組的64.00%、68.00%和(24.6±9.9)d,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聯合組與對照組患者的不良情緒比較護理后聯合組患者的SDS 和SAS 評分分別為(43.3±8.4)分和(46.9±8.2)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的(54.1±8.8)分和(56.7±7.1)分(P<0.05),詳見表1。

表1 聯合組與對照組患者的身體健康狀況和不良情緒比較
急診內科患者往往因巨大的心理壓力,導致多種不良情緒的發展,從而影響診斷及治療效果,所以需要對急診內科患者進行心理護理,以緩解患者不良情緒,從而提高患者依從性。另外進行心理護理時給予一定的舒適護理,能夠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使患者身心更加愉快,從而提高患者抗病信心,所以對急診內科患者進行舒適護理聯合心理護理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2]。
護理過程中需要護理人員具有很強的責任心和洞察力,并以對待情人的態度面對患者,為患者提供最為全面的舒適及心理服務。對此,本文對50 例急診內科患者進行了實驗,參與舒適護理聯合心理護理實驗的聯合組患者(25 例),護理滿意度、身心愉快發生率、平均住院時間、SDS 評分和SAS 評分均明顯優于常規護理實驗的對照組(P<0.05),說明舒適護理聯合心理護理的急診內科護理效果優于常規護理。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聯合心理護理對急診內科患者具有顯著的臨床護理效果,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身體健康狀況和不良情緒,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