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奮艷 張春霞
(延安大學附屬醫院,陜西 延安,716000)
近些年來,國家和社會非常關注醫療事業的發展,為了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醫院必須要為患者提供干凈衛生的環境條件。目前醫院衛生感染問題受到了人們的高度關注,患者需要獲得高質量的護理,但經常會發生消毒供應中心護理人員手衛生狀況不佳的問題,由此引發患者感染,加重病情,容易引發護患關系糾紛,因此應該探索如何有效預防與控制醫院感染,確保正常治療護理工作的開展,護理人員手衛生依從性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應該對其進行專門培訓教育干預,要求做好洗手工作,從而可以有效降低護理人員手上細菌數,減少感染情況的發生。現將研究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以2018 年3 月至2019 年12 月在某院消毒供應中心工作的護理人員40 例為研究對象。其中,有6 名男性,34名女性,年齡在23~50 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2.21±2.5)歲,專科學歷15 名,本科學歷25 名,根據職稱劃分為27 名護士,8 名護士長,5 名主管護士。分為干預前和干預后兩組,進行對比分析。護理人員的性別、年齡和學歷等基本資料相比,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本次研究得到了醫院理論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采用醫院2018 年3 月制定的《手衛生依從性影響因素調查問卷》,對參與本次研究的40 例消毒供應中心護理人員的手衛生依從性影響因素進行調查與分析。采用《消毒供應中心護理人員手衛生依從性調查問卷》,對護理人員的手衛生依從性進行調查與分析,并根據醫院的具體情況,對護理人員的專門培訓結果進行考核[1]。
1.3 統計學數據分析選擇合適的統計學軟件SPSS21.0,對本次研究中所涉及到的兩組數據進行詳細的處理.對計數資料用(%)進行表示,兩組之間用x2進行檢驗,用(±S)對計量資料進行表示,兩組之間用t 進行檢驗,以P<0.05 表明兩組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手衛生依從性影響因素分析主要有消毒液會對皮膚造成損傷、護理工作量大以及手衛生認知水平低。詳見表1.

表1 40 名護理人員手衛生依從性影響因素分析[n(%)]
2.2 干預前后護理人員手衛生依從性比較干預后的護理人手衛生依從性明顯高于干預前,P<0.05。見表2.

表2 對比干預前后護理人員手衛生依從性[n(%)]
2.3 干預前后護理人員手衛生檢測細菌數比較干預后護理人員的洗手前后的細菌數顯著少于干預前,P<0.05。見表3.
表3 干預前后護理人員手衛生檢測細菌數比較( ±s, CFU/cm2)

表3 干預前后護理人員手衛生檢測細菌數比較( ±s, CFU/cm2)
時間 干預前 干預后 t P洗手前 22.55±6.37 13.24±2.11 3.589 0.001洗手后 6.11±2.12 3.15±1.07 6.782 0.000 t 12.751 27.337 P 0.000 0.000
消毒供應中心護理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狀況非常重要,醫院必須要對此提高思想重視,對廣大護理人員進行相關的干預措施,從而減少醫院感染問題的發生[2]。具體來說,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干預:(1)洗手宣傳教育。張貼科學洗手的海報,詳細接受洗手在護理工作以及防控院內感染工作當中的重要性。在洗手池邊的明顯位置張貼六部洗手法的示意圖,對新入職的護理人員全方面的培訓,定期考核,促使養成規范的洗手習慣[3]。(2)加強手衛生管理。醫院制定嚴格的手衛生管理制度,要求護理人員按照六部洗手法的具體步驟進行洗手,加大監督管理的力度,不斷對護理人員的手衛生觀念以及洗手方法進行改進[4]。
綜上所述,根據對本次研究數據結果分析來看,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可知,影響手衛生依從性主要的三點因素依次為消毒液會對皮膚造成損傷、護理工作量大以及手衛生認知水平低。干預后護理人員的手衛生依從性要明顯高于干預前,手前后的細菌數顯著少于干預前,洗手后的細菌數明顯少于洗手前。因此,必須要重視做好對護理人員的干預工作,要求做好洗手消毒,確保干預效果,從而提高醫院的治療護理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