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尕措
青海省黃南州同仁市逸夫民族中學
文言文作為中學語文教材板塊內容之一,對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習和有效掌握文言文,可以充分提高自身的語言文字能力,開闊視野和思想廣度,培育自身語文核心素質。在教學實踐中,對文言文存在著模糊認識,使文言文教學效率低下。因此,開展文言文教學實踐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積極探索與構建中學語文文言文教學有效策略就顯得尤為必要。
在中學文言文教學實踐中,老師只教授知識層面,缺少與學生的互動和參與,對文言文所體現的人文情懷與知識點理解也不夠,這就使得文言文教學效率低下。要改變這種現狀,筆者以為可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改變。
1.以人為本,激發學習興趣。教育的本質是“以人為本”,因為教育對象的不同,在進行文言文教學時,同樣不可避免因為興趣差異、知識結構的不同,而造成教學效果的迥異。教師在文言文教學實踐中,應根據個體差異,采取分層次教學,這樣既保證所有學生在教學中能達到文言文的基礎訓練要求,同時又能兼顧因人而異的針對性教學。促使各個層級的學生以自己能夠接受的方式學習文言文,進而提高整體文言水平。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自主選擇不同的文言文學習和訓練方式,培養其自主鉆研,獨立探究的能力。
2.因材施教,提高教學效率。因材施教是孔子提出的重要教學理念,總結了前人經驗與自我實踐。在文言文教學實踐中,應該充分利用“因材施教”原則,正確處理整體和個體之間差異的關系,正確認識每一個學生在能力上的差別,進行分層級的文言文教學。積極鼓勵學生按照實際情況確立目標進行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學習過程中,由淺入深,由表及里,一步步夯實文言文基礎,完成既定目標。既充分激發學生潛力,增強對文言學習的興趣,也增加了文言文教學成果和效率。
1.反復誦讀,增強文言積累。通過反復誦讀,培育學生語感,幫助他們尋找學習規律,進而形成古代漢語的思維方式,充分理解課文。在語文教學中,誦讀是閱讀實踐的重要步驟,教師對文本的分析指導,不如學生的主觀感受強烈,易于牢記。在誦讀中領悟,是文言文學習必不可少的環節。《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背誦一定數量的古代詩文”,這就說明背誦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方法,體現了語文教學特點。于背誦中累積知識,豐富言語,開拓思維。在實際運用中,實詞的意義、虛詞的用法掌握得越多,對文言文越能夠觸類旁通。
2.引導誦讀,培育感知能力。在文言文教學中,學生通過誦讀,可以充分體會文言文的獨特言語魅力。字詞運用,情感培育,句式結構以及修辭手法等方面,皆與語言有緊密聯系。在誦讀時需要將句子語氣表達出來,通過誦讀感知它所表達的內涵和意蘊。在中學現行語文教材中,所收入的文言文都是歷代名家名作,通過誦讀在語言方式、思想哲理、藝術手法等方面的提升,對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至關重要。通過不斷誦讀,進而充分感受文言文的言語魅力,融會貫通,提高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
1.理解內容,掌握修辭手法。學習文言文,必須要掌握一定的文言文詞匯和常識,需要通過不斷的文言文學習和訓練來完成。注重文言文的積累,進行知識儲備。同時還需要加強文言字詞和句式的熟練運用,以增強學生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對文言文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和寫作方法的了解與掌握。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引導,發掘學生潛力,總結文言文特點,掌握古代漢語的表達方式,以及它與白話文的區別。提高學生的領悟和概括能力,從文言文閱讀學習中,增強自身語文素養和寫作水平。
2.有效設問,加強互動探究。在中學文言文教學中,設立互動環節,對課文進行深入探索與解讀。可以互相設問,共同作答,通過讓學生自主探尋,感受文言的奇妙和語言魅力。如在課文《鴻門宴》中,可對“唉!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這句話進行設問,探討“豎子”指的是誰,引發思考,并舉出例證。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分析之后作出判斷,這句話不僅有所指向,同時也充分表現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提出問題,圍繞問題進行廣泛而深入的探討,可以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分析和作出獨立判斷的能力。
1.理解句義,教會知識方法。關于文言文的知識,可從最基本的理解句義入手,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經驗,以及教學實踐中總結的規律,把常識性內容教給學生。并幫助學生構建獨一無二專屬于自己的文言文知識系統,充實和積累文言文語法詞庫。例如虛詞“之”的各類用法;詞類活用現象;例如文言文中的“古今異義”,同樣的詞,古代的含義與現代社會的含義往往截然不同,如果不能準確掌握,對文言文的翻譯與鑒賞會產生較大影響。要充分理解文言文的字詞句義,提高詞語辨析能力,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2.體會文意,培養推斷能力。體味文段大意,提升推斷能力。在中學文言文教學中,把握文言文的要點含義,往往需要結合上下文的語境,探尋其隱含信息,從而推斷疑難語句的含義。培養學生聯系已知常識推斷語意,同時結合語境,獲取文言規律。文言文因為它獨特的行文特點,需要在學習中總結規律,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采取的方法有形符知義法(根據字符的形旁來確定詞義)、語境知義法(結合上下文大意推斷詞義)、語法分析法(通過詞于句中的語法功能得出詞義)、代入檢驗法(借助題干的義項判斷詞義)等。
綜上所述,教師唯有遵循語文教育的認知規律,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加強文言文的訓練和鞏固,促進自主閱讀,提高判斷能力,培育語文素養,形成良好習慣,才能在文言文的教學中,有效實現文言文的教育價值和審美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