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傳義
四川省巴中市恩陽區三河場初級中學
基于生活化的高中政治教學主要是將政治教材中的各部分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使理論知識與生活現象、經驗緊密結合起來,有效實現教學目標。在這個生活化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的備課環節、授課環節和課后實踐環節都要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營造一種生活化的教學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對生活實際、生活體驗等的回顧,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政治傾向,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傳統的教學理念已將有所改變,由以前的老師為教育主體轉變為了如今的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教育部門也明確要求老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體現出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而讓初中政治教學生活化正好滿足了新的教育理念,能夠讓把枯燥乏味的政治知識學習與初中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讓學生更好的參與融入到初中政治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通過政治知識生活化的方式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教學內容。
如今我國初中政治教育的效果和效率都不盡如人意,可以看出學生并不是不懂得思想政治這門課程所展現的主要思想以及價值理念,正相反的,學生對這門課程有較為深刻的個人理解,從而可以展現出良好的學習效果。但是這種“良好”的學習效果只是一方面的,學生沒有真正的將所學到的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有不少學生政治課程的考試分數很高,但在實際生活中的表現卻并不達標。這種結果歸根究底源于我國政治課程太過于重視書本與理論概念。初中開設政治課程的目的在于讓學生較早的建立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如果最后只讓其出現在學生的筆下和答卷上,而無法應用在實際生活中,那么在初中進行政治課程教育也就失去了真正的意義。所以,使學生真正的學習到思想道德修養,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思想道德技能,應該成為教師進行思想道德課程的重點目標。
生活化教學模式,顧名思義,就是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可以接受和理解的事物作為輔助教學的一種方式,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領,讓其在生活中也能表現出正確的思想和價值觀,并形成深刻的行為習慣。學生只有在形成自我認知之后,才能真正理解思想道德教育的意義。這種行為并不是完全注重學生在思政課程的卷面成績,而是以學生在學習了思想道德課程后的日常行為習慣作為評價標準。和以往的教學模式不同的是,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將課堂內容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把書本上的知識變為能夠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實用技能,將死板的考試評判指標變為靈活的行為習慣指標。學生到底有沒有理解思想政治課程的真正意義,能從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看出。并且學生將從思想政治課程上學到的地方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也可以了解學生自我行為是否存在問題。所以,生活化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可以作為評判學生道德行為的準則。如果能夠將生活化教學模式落到實處,則在初中時期就可以提前建設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真正的做到以思想課程為燈塔,向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這一目標前進,成為我國新時代的優秀青年。
政治教學的生活化是對傳統教學的革新,實現教學的生活化,教師必須要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上進行創新,革新以往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將學生作為教學的重中之重,同時將生活化教學理念引入教學過程,將政治知識與實際生活融合起來。在教學方法上,教師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豐富政治課堂,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應結合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的要求,選擇具有引導性、靈活性的教學方法,將生活實際與教學內容有機融合,從而提升教學效果。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諸如案例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活動式教學法等。
如果初中生對一門學科存在偏見,那么無論教師的講課方法有多么的好,學生依然無法用心學習,成績依然無法得到提高。因此,初中政治教師在日常的交流中要嘗試著逐漸改變中學生對于政治教學的片面認識,讓他們認識到初中政治教育在培養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讓他們樹立正確的政治學習心態,用心的去學習心態,而不是敷衍了事,真正的體會政治教材內容中的精華和內涵,而不是感覺政治都是大道理和廢話。
初中政治教學生活化并不僅僅是在教學過程中,也需要老師在課前準備環節充分挖掘生活化的教學元素。首先,老師要從思想上認識到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積極挖掘生活化的教學元素。其次,進行高效的備課,仔細研讀初中政治教材,明確教學中的重難點,將教學內容與生活中的事例、現象、經驗等相聯系,進行教學的導入或者講授。這樣不僅可以使政治教學更加貼近生活,還能使學生養成善于觀察生活的習慣,與政治知識相聯系,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學習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我們的政治教學只有植根于生活之中,才能煥發生命的活力,這正是政治學科的學習規律,是新課改下政治教學的必然趨勢,我們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以成為學習的主人、生活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