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慶綱 侯宇光 李野 王莉娜 李大偉 王艷菊(通訊作者)( 大慶油田總醫院CT 室 黑龍江 大慶 63000)
(2 黑龍江省醫院南崗分院體檢科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急性胰腺炎屬于急腹癥中的一種,該疾病具有發病急,進展快的特點。大多數急性胰腺炎患者都會出現腹痛的情況,最明顯的臨床表現為胰腺炎癥[1]。如果患者沒有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治,隨著病情的變化,急性胰腺炎患者可能出現休克、呼吸衰竭等癥狀,嚴重情況下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因此,患者需要盡快到醫院進行檢查[2]。從臨床診斷上看,急性胰腺炎癥狀很容易與其他急腹癥癥狀混淆,易出現漏診和誤診的情況。為了提高臨床診斷準確率,我們將CT 影像診斷應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檢查中。
選擇2018 年12 月—2019 年12 月到我院進行急性胰腺炎診斷的50 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1 例、女性患者19 例;年齡最大患者63 歲,年齡最小患者23 歲,平均年齡為(45.8±4.1)歲;患病時間為2 ~14d,平均患病時間為(8.2±1.1)d。50 例患者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腹痛、腹瀉、惡心等癥狀。
50 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實施CT 影像學檢查,使用的設備為CE 螺旋CT 掃描儀。調整設備參數:電流200mA、電壓120kV、層厚5mm。CT 掃描區域包括胰腺及周圍組織,通過CT影像結果觀察患者胰腺部位的病灶大小、病灶邊界、回聲、血流信號以及積液情況。然后為患者靜脈團注70ml 非離子造影劑進行增強掃描,將注射速度控制在2.5ml/s,掃描范圍從膈頂部,確保整個胰腺組織暴露在視野中,仔細觀察急性胰腺炎患者腹腔積液情況和胰腺區域的信號強度。
50 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實施CT 影像檢查后再與病理檢測結果對比。
50 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接受了CT 影像檢查后,根據結果對患者的胰腺組織病變情況進行評估和分級,具體分級標準如下:(1)若患者CT 影像結果顯示患者胰腺組織無異常情況,無囊腫情況發生,則為A 級;(2)若患者CT 影像結果顯示存在彌漫性病灶且病灶密度不均,發生輕微胰管擴張,胰腺與周圍組織邊界分明,則為B 級;(3)若患者CT 影像結果顯示存在彌漫性病灶且病灶密度不均,發生輕微胰管擴張,胰腺與周圍組織邊界分明,有明顯的炎癥反應,則為C 級;(4)若患者CT 影像結果顯示存在彌漫性病灶且病灶密度不均,發生輕微胰管擴張,胰腺與周圍組織邊界分明,存在兩個積液區域,則為D 級[3]。
數據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行t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病理診斷結果為:B 級24 例,C 級18 例,D 級8 例;CT影像診斷結果為:B 級24 例,C 級17 例,D 級8 例,診斷的準確率為98%,且病理診斷結果與CT 影像診斷結果各級別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體數據見表1。

表1 兩種急性胰腺炎患者診斷結果對比[n(%)]
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都會導致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癥的產生,其中包括生活作息紊亂、飲食不規律等,這些不良習慣都會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進而影響到身體各個系統的運行。急性胰腺炎的發病率正在不斷升高,如果患者沒有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治很可能出現胰腺壞死或胰腺出血等情況,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帶來威脅[4-6]。本次發現,通過CT 影像檢查能夠有效地提高臨床診斷率,其結果與病理診斷結果無太大差異,通過影像學分析能夠判斷患者的胰腺病變情況,提高臨床診治效率。
綜上所述,將CT 影像診斷應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檢查過程中,具有較高的診斷準確率,通過影像學分析能夠在短時間內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鑒別,提高臨床治療的效率,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