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再翔
(重慶市黔江區中醫院檢驗科 重慶 409000)
目前,通過血常規紅細胞參數檢驗對貧血類型進行檢查,可以有效的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判斷,從而為確診提供有力的依據,使患者得到正確的治療[1],本次研究,選擇我院在2018 年1 月—2019 年1 月收治的貧血患者,挑選60 例,按照貧血類型的不同進行分組,展開對照試驗,將血常規紅細胞參數檢驗在診斷兩種貧血中的應用價值,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我院在2018 年1 月—2019 年1 月收治的貧血患者,選擇觸60 例患者,按照貧血類型的不同進行分組,其中,缺鐵性貧血患者有30 例,將其作為觀察組,地中海貧血的患者有30 例,將其作為對照組,觀察組中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的比例為16 ∶14,年齡組成為21 歲~60 歲不等,組間的平均年齡為(42.13±4.9)歲,對照組中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的比例為15 ∶15,年齡的組成在20 ~61 歲不等,組間的平均年齡位(43.97±5.4)歲,全部患者同意本次研究,并得到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 >0.05,有可比性。
使用日本希森美康XS-900i 進行檢測,兩組患者均通過血常規紅細胞參數檢驗,具體方法為:第二天清晨,患者處于空腹狀態,抽取患者的靜脈血2ml,將采集的血樣保存在抗凝管中,將血液標本與抗凝劑互相混合,帶充分混合后,開始進行檢驗。
血紅蛋白含量(Hb)、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紅細胞計數(RBC)、紅細胞分布寬度(RDW)和紅細胞平均體積(MCV)及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量(MCH)。
數據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行t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血紅蛋白含量以及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高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的紅細胞計數、紅細胞分布寬度、紅細胞平均體積低于對照組患者兩組各項指標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觀察組患者的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量與對照組比較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檢驗指標的比較情況()

表1 兩組患者的檢驗指標的比較情況()
組別 n Hb(g/L) MCHC(g/L) RBC(×1012/L) RDW(%) MCV(fL) MCH觀察組 30 108.36±10.5 320.61±6.52 3.06±0.88 10.96±1.62 66.25±2.16 24.28±1.61對照組 30 81.36±10.2 285.49±6.03 4.81±1.35 20.96±1.81 77.59±2.61 24.40±1.58 t 5.6384 5.2348 5.8241 5.3725 5.9871 2.1395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地中海貧血患者在臨床中一般會表現為:患者的血紅蛋白和紅細胞計數以及紅細胞體積逐漸下降,以至于發生明顯的異常,而紅細胞寬度增加。產前診斷可以有效地預防該病,地中海貧血屬于一種基因遺傳性的疾病,目前,沒有有效的徹底根除該病的方法,只能通過幾種方法對病情繼續寧緩解或者達到控制的目的[2,3]。地中海貧血患者一般會通過輸注紅細胞治療以及去鐵治療,缺鐵性貧血患者一般會通過補充鐵劑達到治療的目的。本次研究,筆者得到的研究結果表明:本次研究,筆者得到的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的血紅蛋白含量(g/L)、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g/L)分別為:(108.36±10.5)、(320.61±6.52),顯著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血紅蛋白含量以及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高于對照組患者,P <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的紅細胞計數(×1012/L)、紅細胞分布寬度(%)、紅細胞平均體積(fL)分別為:(3.06±0.88)、(10.96±1.62)、(66.25±2.16),低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通過血常規紅細胞參數檢驗可對地中海貧血與缺鐵性貧血患者進行鑒別診斷,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