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娜
(河北省廊坊市農業農村局 065000)
養豬場經濟效益很大程度上是由母豬生產能力高低決定的,母豬飼養管理的主要目標在于提高母豬繁殖性能,營養調節是改善母豬繁殖性能的重要措施。中草藥含有天然活性物質,與抗生素比較,具有無抗藥性、毒副作用小、無藥殘留等優點,增強畜禽抵抗力,提高免疫力[1]。目前,中草藥對生豬生產性能的影響研究很多,大量文獻報道,中草藥能顯著改善生豬生產性能,得到廣泛應用。但中草藥對母豬繁殖性能和腹瀉的影響研究不多。本試驗旨在研究中草藥添加日糧飼喂哺乳母豬繁殖性能和腹瀉的影響,為中草藥在母豬生產環節的使用提供參考。
中草藥制劑成分主要為黨參、淫羊藿、黃芪、益母草、白術、茯苓等,由某公司生產。
選取預產期相近(±3d)、長大雜交二元妊娠母豬32 頭,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16 頭,每組1 個重復,每個重復2 頭豬。對照組飼喂基礎日糧,原料配比和營養成分見表1。試驗組飼喂日糧為在基礎日糧基礎上添加2%中草藥。試驗期37d,于妊娠母豬臨產前7d 開始至哺乳母豬產后30d 為止。
兩組豬群自由采食,鴨嘴式飲水器自由飲水,試驗期間,正常開展日常管理和免疫,每天觀察母豬、仔豬飲食、糞便、健康等生產情況,每頭母豬編號,認真記錄各項試驗指標。

表1 基礎日糧配方和營養成分(單位:%,Mg/kg)
記錄兩組每頭母豬斷奶至發情間隔天數、母豬泌乳量、產活仔數、成活率、初生窩重、斷奶窩重、窩增重和仔豬腹瀉率。
母豬日均泌乳量/L=仔豬平均日增重×4×窩斷奶仔豬數÷1000
仔豬斷奶至母豬發情間隔天數/d=試驗母豬斷奶至發情的間隔總天數÷試驗母豬總頭數
窩增重/kg=斷奶窩均重-初生窩均重
腹瀉率/%=試驗期各窩累計每天仔豬腹瀉總頭數/(試驗期各窩仔豬總頭數×試驗天數)×100
成活率/%=(窩斷奶仔豬頭數/窩初生仔豬頭數)×100
試驗數據經Excel 初步處理后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數據均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
由表2 可知,試驗組哺乳母豬的日均泌乳量、產活仔數、斷奶窩重、窩增重均高于對照組,分別顯著提高13.30%、21.24%、12.48%、7.62%試驗組初生窩重高于對照組24.87%,但差異不顯著試驗組的斷奶至發情間隔天數低于對照組,顯著降低了11.73%

表2 日糧添加中草藥對哺乳母豬繁殖性能的影響
由表3 可知,試驗組仔豬成活率高于對照組,提高了4.26%,但差異不顯著試驗組仔豬腹瀉率顯著低于對照組,顯著降低38.77%

表3 中草藥對哺乳仔豬成活率和腹瀉率的影響(單位:%)
本試驗中草藥制劑主要成分為黨參、淫羊藿、黃芪、益母草、白術、茯苓等。黨參健脾胃、助消化,促進動物生長繁殖,增強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淫羊藿對動物痢疾有療效,黃芪和茯苓能增強動物機體免疫力。本試驗數據結果顯示,日糧添加2%中草藥能提高哺乳母豬的產活仔數、成活率、初生窩重、斷奶窩重、窩增重初生窩重也提高,但差異不顯著斷奶至發情間隔天數和仔豬腹瀉率顯著下降這與一些學者報道相一致。曹國文等[2]在母豬產前30d 開始每天每頭飼喂含30g “復方女貞子散”的飼糧到仔豬40 日齡斷奶,結果顯示,母豬的產活仔數、成活率提高,仔豬初生重、斷奶重和日增重分別極顯著提高了24.04%,18.07%和17.32%仔豬腹瀉率顯著降低馬東予[3]研究表明,添加1%復合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的窩增重提高14.03%仔豬成活率提高5.04%仔豬平均日增重提高5.28%
哺乳期給仔豬提供充足的母乳可提高生長性能,飼料中添加中草藥可以加強母豬泌乳能力,進而促進仔豬生長,提高哺乳期仔豬窩增重、日增重和斷奶重[4]。本研究結果顯示,添加中草藥,哺乳仔豬的斷奶窩重、窩增重顯著提高這可能是由于試驗組仔豬成活率較高,哺乳期窩仔豬數多所致。試驗組的哺乳仔豬腹瀉率較對照組顯著降低,這可能是由于母豬在試驗期采食含中草藥的飼料后,母體和胎兒抗病能力增強,另外,哺乳期母乳充足和乳中的活性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仔豬抗病能力。
本試驗條件下,日糧添加2%中草藥可以改善哺乳母豬繁殖性能,降低仔豬腹瀉率,提高仔豬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