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繼紅
(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 山東 濟寧 272100)
構音障礙屬于神經內科疾病,發病時主要表現語言功能受損,對患者的日常生活構成極大的影響。特別對于兒童患者來講,語言功能障礙會對其正常發育形成極大影響[1]。目前,臨床主要依據該病的病發原因進行針對性治療,幫助患者改善語言交流能力。圖片交換溝通系統是近幾年在常規康復指標中延伸出的一種新型交流模式,在自閉癥、孤獨癥疾病中得到良好的應用,且療效顯著。對此,本文為構音障礙患兒分別實施常規康復護理與PECS(圖片交換溝通系統)康復指導,對比兩組患兒語言交流恢復能力,為臨床提供有效的建議與幫助。現將方案匯報如下。
選取我院2018 年5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50 例構音障礙患兒,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組25 例。對照組有男13例,女12例;年齡2.5~10歲,年齡區間(5.48±1.37)歲。觀察組有男15例,女10例,年齡3~10歲,年齡區間(5.91±1.87)。此次研究科室與已經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兒于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相較趨于平衡,具有可比性(P >0.05)。
對照組患兒接受常規康復護理,包括溝通交流、生活指導及體征檢測等。觀察組患兒則在上述護理基礎下,增加PECS 康復指導,護患溝通使用圖片作為介質,對患兒的個體情況進行詳細評估,制定個性化護理措施。在得到家長的配合下,向其詳細闡述PECS 的特點及優勢,協助患兒進行訓練,每周進行5 次訓練,每次30min。具體方法如下:(1)護理人員拿一個圖片,指導患兒發音,訓練期間使用棉簽更正舌根位置,重復讓患兒練習發音,并及時糾正錯誤發音。(2)采取錄音設施,記錄患兒發音內容,讓家屬重復播放給患兒聽,以刺激患兒聽覺規范其發音。(3)使用圖像化處理聲音,幫助患兒正確區分發音,同時模仿語譜圖使之擴大發音范圍。
(1)語言功能評分測定:結合構音障礙檢查標準對兩組患者語言功能進行評分,吐字清晰,聲音清楚,表達能力良好評5 級;吐字能理解,需偶爾重復,但存在疲勞現象評4 級;吐字不清晰,語意理解50%,經常性重復,存在明顯疲勞現象評3 級;吐字不清,語意理解30%,僅發出單詞無法構句評2 級;完全不懂語意,無法發音評1 級。
(2)護理滿意度評比:采取問卷調查形式,在護理結束后由家屬替代患兒填寫問卷,總分值100 分,滿意:90 ~100 分、一般:60 ~89 分、不滿意:<60 分。總滿意度=(滿意+一般)例數/總例數×100%。
數據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行t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患兒語言功能評分無顯著差異,觀察組在3 個月的PECS 康復指導下,患兒語言功能提升顯著高于對照組,P <0.05。詳見表1。

組別 n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25 1.27±0.39 3.59±0.65對照組 25 1.38±0.56 2.13±0.66 t 0.8059 7.8805 P 0.4242 <0.05
觀察組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為92.0%,對照組則為64.0%,差異顯著,P <0.05。詳見表2。
目前,臨床對構音障礙的病發原因主要定義有三個:(1)難產引起的缺氧、腦部受損造成語言障礙;(2)發硬器官畸形;(3)中樞神經發生病變,例如高熱驚厥或腦膜炎等[2]。臨床對該病的主要措施是及時進行語言矯正訓練,患者越早接受治療其療效越顯著。本文此次選取的50 例構音障礙患兒中,對照組患兒采取常規康復護理,觀察組患兒則在此基礎下進行PECS(圖片交換溝通系統)治療。該系統最早被用于孤獨癥患者的治療中,主要幫助患者提高溝通能力[3]。本文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兒護理后的語言功能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且患兒對護理工作滿意度同樣高于對照組。相較常規護理而言,PECS 更能滿足構音障礙患兒的治療需求,幫助其建立和友愛的護患關系。
綜上所述,給予構音障礙患兒PECS 治療,能夠有效促進患兒語言功能恢復,提高臨床治療效率,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