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燕飛
(富川瑤族自治縣婦幼保健院 廣西 賀州 542700)
無創通氣沒有創傷、創口,是一種佩戴呼吸機做治療,通過面罩,有口鼻面罩或鼻面罩,直接罩在面部隨后通過加壓使氣體進入肺部的通氣方法,其能夠有效的幫助患者肺部膈肌做工,提高生命質量。在臨床中,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呼吸衰竭的嬰幼兒,毛細支氣管肺炎的呼吸窘迫綜合癥患兒都可使用無創輔助通氣治療,本研究旨在探討在這一基礎上聯合拍背吸痰護理工作對患兒的積極作用,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8 年8 月—2019 年8 月期間我院收入治療并行無創輔助通氣治療患兒80 例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將患兒分為研究組40 例和對照組40 例。研究組患兒男24 例,女16 例,年齡50min ~3y;對照組患兒男23 例,女17 例,年齡50min ~3y。兩組各項一般資料進行統計學軟件對比無顯著差異(P >0.05),可對照研究。
兩組患兒均進行霧化吸入配合無創輔助通氣治療,具體方法如下:(1)無創輔助通氣治療前首先連接多功能參數儀,監測記錄患兒呼吸、心率和血壓飽和度。(2)霧化吸入使用布地奈德、吸入用復方異丙托溴銨溶液、氨溴索、利巴韋林及生理鹽水配成的溶液進行,每次吸入時間15min 左右,根據患兒具體情況靈活調整。
研究組患兒在其基礎上加以拍背吸痰護理,具體方法為:(1)根據患兒的年齡選擇合理的拍背方法,對于年齡較小的嬰幼兒應將手并攏并拱起呈半球狀,通過輕輕叩擊達到拍出痰液的效果,拍擊時要控制力度,避免對嬰幼兒造成傷害;(2)在拍背吸痰中,應面對面進行,一邊觀察患兒呼吸情況一邊進行拍背,吸痰時動作要輕柔,迅速,在患兒活動時不宜進行吸痰操作,以防呼吸道黏膜受到損傷。吸引時設置吸引器負壓<13.0kpa,每次抽吸時間10s 左右,如一次吸痰未盡,可隔2 ~3min 左右再次吸痰。
觀察兩組患兒憋喘消失時間、住院時間及癥狀好轉情況。癥狀好轉情況分明顯好轉、有一定好轉及無好轉。總好轉率=(明顯好轉例數+有一定好轉例數)/總例數×100%。
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行t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兒憋喘消失時間、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憋喘消失時間、住院時間對比(,d)

表1 兩組患兒憋喘消失時間、住院時間對比(,d)
組別 例數 憋喘消失時間 住院時間研究組 40 3.76±1.59 9.46±2.48對照組 40 5.88±2.19 12.41±3.56 χ2 4.954 4.300 P 0.000 0.000
研究組患兒癥狀總好轉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癥狀好轉情況對比[n(%)]
在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呼吸衰竭的嬰幼兒,毛細支氣管肺炎的呼吸窘迫綜合癥患兒的臨床治療工作中,及時的對痰液進行清除具有重要意義,現目前已有諸多臨床研究證實無創輔助通氣、霧化吸入療法具備較好的臨床療效,但對拍背吸痰的輔助護理要點缺乏更多關注[2,3]。
本研究選取了40 例與我院進行無創通氣治療的患兒,在無創輔助通氣、霧化吸入治療的基礎上加以了拍背吸痰護理,通過結果不難看出聯合了拍背吸痰護理的研究組患兒憋喘消失時間、住院時間更短,可見拍背吸痰能夠有效改善患兒憋喘情況,及時的情理呼吸道痰液也有助于患者臨床疾病的治療。從結果2.2 中的數據可以看出,研究組患兒的總體好轉率更高,優于對照組患兒85.00%的總體好轉率,揭示拍背吸痰護理措施具有確切的效果,通過正確有效的拍背,可以使附著在支氣管內的分泌物因為震動而脫落至較大的支氣管,隨后在通過吸痰將其吸除,能夠保持患兒呼吸道的通常,避免其他并發癥的發生[4]。
綜上所述,無創輔助通氣、霧化吸入治療患者加以拍背吸痰的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有效的縮短患兒憋喘時間,臨床治療總有效率較高,有助于患兒早日康復,具有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