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靜
(上海市楊浦區市東醫院 上海 200438)
在臨床上,血透患者主要指終末期腎功能衰竭行持續性血液透析患者,此類患者依靠血透對生命加以維持[1-2],一般血透維持時間較長,大部分患者對血透透析的認識和了解不夠,治療期間易出現各種并發癥,普遍存在焦慮、抑郁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改善預后具有積極意義[3]。因此,我科為了更好的落實健康教育效果,采用了個體化健康教育模式,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9 年1—12 月來我院血透室進行血透的患者,隨機抽取78 例均隨機原則分為兩組,即常規組和干預組各39 例。納入標準為:①年齡≥18 周歲,每周透析3 次。預計維持透析半年以上;②意識清楚,理解、溝通能力正常,能正常交流;③生命體征平穩,無嚴重并發癥或者危及到生命的疾病。排除標準:①生命體征不平穩,存在嚴重并發癥及危及生命的疾病;②有嚴重并發癥;③意識不清,無法正常溝通的患者。
運用個體化健康教育模式進行健康教育,采用自行設計的健康教育知識需求表格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問卷內容包含:患者的一般資料,疾病知識講解、管道的管理、飲食管理、用藥管理、并發癥管理、日常生活、運動管理、由研究者向患者發放問卷,指導患者填寫,及時收回問卷。常規組39 例患者實施常規健康教育,干預組39 例患者實施個體化健康教育。
1.2.1 常規組健康教育 常規組按照常規健康教育模式進行教育,多采用口頭健康教育方式,利用患者透析空閑時間進行健康宣教。
1.2.2 干預組健康宣教 根據收回的問卷調查結果,整理患者的需求問題,制定個體化健康教育宣教計劃表,針對性進行健康教育。采取的方式主要為:口頭健康教育、發放健康宣教資料、播放小視頻、操作演示等,每周進行效果評估,查看患者健康宣教落實效果。若期間健康教育效果落實較差,根據患者的特點及時調整健康教育計劃表。滿足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
采用SPSS24.0 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對兩組患者的滿意度采用χ2檢驗進行比較,χ2=7.213,P=0.027 <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建立了科室健康教育模式,完善了科室相關健康教育宣傳手冊。宣教形式多樣化,宣教內容個體化,形象化。使患者獲得系統、動態、連續的健康宣教內容。及時給予患者情感支持,關心患者,鼓勵患者家屬參與,保持患者積極心態,積極配合治療。
2.2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常規組護理滿意度為50%,干預組滿意度為80.6%,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 <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2.3 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的比較
常規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25.6%,干預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7.7%,干預后患者的并發癥下降了17.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例)
血液透析是治療終末期腎病的主要方法,需要患者具備科學、正確的認知水平,自覺指導日常生活實踐,規避不恰當的行為方式,提高與醫護人員的配合度,從而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促進疾病的預后及轉歸[4]健康教育通過信息傳播和行為教育,使患者從護士的健康教育過程中獲得所需的信息,已經成為現代醫院為滿足患者健康需求而賦予護士的重要責任[5]。目前,大部分的護士在臨床宣教中存在走過場,沒耐心,宣教內容籠統、單一,后期沒有及時反饋與跟蹤。健康宣教效果不是很滿意,本研究對血透患者進行個體化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內容針對患者的需求具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措施,能夠及時幫助患者解決問題。有利于提高患者滿意度,減少并發癥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