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郟縣第二人民醫院(467100)楊慧鋒
1.1 一般資料 選取醫院2018年4月~2019年2月收治的小兒病毒性腹瀉患兒78例,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39例。對照組男22例,女17例,患兒年齡8個月~3歲,平均年齡(1.67±0.58)歲;試驗組男18例,女21例,患兒年齡7個月~3歲,平均年齡(1.84±0.47)歲。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所有患兒家屬知情同意,研究經醫院倫理會批準同意。
1.2 方法 兩組患者進行抗生素、維生素等基礎治療,給予患兒適度補水、糾正電解質、糾正酸堿失衡。對照組服用蒙脫石散(生產廠家: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文號:國藥準字20000690)根據患兒年齡1歲以下,1袋/天;1~2歲,1~2袋/天;2歲以上,2~3袋/天,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生產廠家:杭州遠大生物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S20060010)以1歲以下患兒,2片/次,2次/天;1~6歲患兒,2~3片/次,2次/天。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服用小兒復方氨基酸(生產廠家:廣州彼迪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44023492)以20~30ml/(kg·d)緩慢靜脈滴注,連續4天。兩組患兒的治療周期均為2周。
附表 兩組患兒治療后的臨床體征情況對比[d,(±s)]

附表 兩組患兒治療后的臨床體征情況對比[d,(±s)]
組別 發熱 腹痛 腹瀉 大便性狀異常試驗組(n=39) 1.02±0.44 1.51±0.37 2.06±0.74 2.54±0.51對照組(n=39) 1.87±0.51 1.97±0.74 2.88±0.76 3.87±0.47 X2 7.881 3.472 4.828 11.976 P<0.001 0.001 <0.001 <0.001
1.3 觀察指標與療效標準 觀察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顯效:患兒的大便次數及性狀正常,發熱、嘔吐癥狀消失;有效:患兒的大便次數及性狀比正常多1~2次,仍有輕微的發熱、嘔吐癥狀;無效:患兒的大便次數及性狀沒有改善,甚至惡化,發熱、嘔吐癥狀嚴重,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100%。觀察兩組患兒發熱、腹痛、腹瀉及大便恢復正常的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患兒治療后臨床療效 試驗組有效率89.74%(35/39)高于對照組69.23%(27/3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對比兩組患兒治療后的臨床體征情況試驗組患兒發熱、腹痛、腹瀉及大便性狀異常改善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
小兒復方氨基酸能夠促進患兒腸壁對水分的吸收,供給患兒足夠的氨基酸,改善腸道絨毛功能,促進微循環,恢復電解質平衡,改善患兒因腹瀉引起的脫水[1]。蒙脫石散作為礦石類藥物,能有效殺死腸道內病毒,阻止病毒產生的毒素侵害機體,改善腸道上皮細胞功能,緩解小兒病毒性腹瀉癥狀[2]。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作為腸道益生菌能夠補充腸道正常菌群,構成良好的生物屏障,調整腸道內環境平衡[3]。探究小兒復方氨基酸聯合蒙脫石散和腸道益生菌治療小兒病毒性腹瀉臨床療效,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兒發熱、腹痛、腹瀉及大便性狀異常改善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少研究表明蒙脫石散與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的聯合運用治療小兒腹瀉對大便次數及性質的改善、降低血清CRP的水平都有改善作用。再加上調節患兒機體平衡的小兒復方氨基酸對于小兒病毒性腹瀉療效更加顯著,效果更加明顯。綜上所述,小兒復方氨基酸聯合蒙脫石散和腸道益生菌明顯改善小兒病毒性腹瀉、腹痛,快速糾正電解質失衡,緩解脫水癥狀,值得進一步研究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