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450000)何永輝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下肢深靜脈血栓(DeeP-vein thrombosis,DVT)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與年輕化趨勢。由于早期DVT癥狀不具有典型性,極易與腫脹、肢體疼痛等不良反應混淆,出現誤診或漏診現象,耽誤最佳治療時機。因此選取高效診斷方式是抑制DVT病情進展的最佳方案。基于此,本研究選取108例疑似DVT患者,探究彩色多普勒超聲的診斷價值。具體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疑似DVT患者108例(2017年4月~2019年3月),以手術檢查結果為金標準,其中男60例,女48例;年齡31~61歲,平均年齡(48.33±5.72)歲。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審核通過。納入標準:均存在患側肢體腫脹、直立行走艱難或疼痛等臨床表現;臨床資料完整者;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嚴重器質性病變者;既往有對比劑過敏史者;合并意識不清、智力障礙、溝通不暢或精神行為異常,無法主動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1.2.1 深靜脈造影檢查 取仰臥位,外旋患肢部位,經足背靜脈注射對比劑(40~50ml),保證于3~5min內注射完畢。透視條件下,逐一松解止血帶,選取合適時間與體位對下腿部、股部、膝部及盆腔段深靜脈血管進行拍攝。DVT造影常見表現:深靜脈顯影全部中斷;對比劑顯示血栓輪廓,并表現為不規則細線狀;代償增粗側支循環往上方或對側引流。
1.2.2 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 取仰臥或站立位,充分顯露下肢與腹股溝區。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型號:iu Elite,購自荷蘭飛利浦公司),線陣探頭頻率設置為7.0~11.0MHz。使用兩側對照,對小腿肌間靜脈、腓靜脈、脛后靜脈、小隱靜脈、大隱靜脈、腘靜脈及股靜脈實施多切面掃查。以灰階超聲探查管壁厚度、管腔透聲性、管徑、回聲強度及血栓位置等;以探頭加壓法對血管可壓縮性進行檢測;以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CDFI)對管腔血流信號、充盈缺損及反流進行監測;以頻譜多普勒檢測血流速度、程度等血流動力學指標。
1.3 觀察指標 統計手術檢查結果;對比深靜脈造影、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結果。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5.0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手術檢查結果 108例疑似DVT患者,73例DVT患者(67.59%)。
2.2 深靜脈造影、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結果 深靜脈造影檢出56例陽性,28例陰性;彩色多普勒超聲檢出70例陽性,30例陰性。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準確性92.59%(100/108)、靈敏度95.89%(70/73)高于深靜脈造影77.78%(84/108)、76.71%(56/73)(χ21=9.391,P1=0.002;χ22=11.356,P2=0.001)。見附表。

附表 深靜脈造影、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結果
DVT高發于中老年人群,隨病情進展,若未給予及時有效干預,可并發出血、繼發性深靜脈瓣膜功能障礙或肺栓塞等疾病,嚴重降低患者生存質量[1]。因此及早診治對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義。既往臨床診斷DVT多采用深靜脈造影,但其操作難度較大,適用范圍較窄,無法準確反映DVT嚴重程度與血栓實際大小。
近年來,隨著醫療器械的發展與應用,超聲因具有無創、操作簡單、無輻射、可重復性高等優勢在臨床診治中取得顯著效果。彩色多普勒超聲能動態直觀顯示血栓形成急性期,精準定位血栓部位,直觀顯示血栓范圍,同時其利用頻譜多普勒,有助于評估靜脈血管內堵塞程度[2]。另外彩色多普勒超聲借助CDFI、灰階超聲,可進一步監測管腔血流型號,為臨床評估病情程度、實施藥物治療及判斷預后效果提供客觀性評價。本研究結果顯示,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準確性、靈敏度高于深靜脈造影(P<0.05)。提示彩色多普勒超聲應用于DVT患者,能顯著提高診斷靈敏度、準確性,有利于指導臨床選擇適合治療方式。
綜上可知,彩色多普勒超聲應用于DVT患者,能顯著提高診斷靈敏度、準確性,為臨床評估病情程度、實施藥物治療及判斷預后效果提供循證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