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輿縣中醫院(463000)單記永
腦卒中是一種常見的具有較大危害的臨床疾病,將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機體健康,雖然在目前的醫療水平下該疾病得到良好的救治,但諸多患者在肢體運動功能與正常生活均受到較大的不良影響,因此只有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才能夠改善上述不良癥狀[1]。以往由于缺少治療技術,僅能夠使用常規的康復療法,但患者經過長時間的治療后,患者仍未能夠獲得良好的改善[2];隨著技術的不斷提升,目前臨床中多使用中醫針灸療法[3]。本文將探討中醫針灸在腦卒中康復治療中的應用療效。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1月~2019年1 月我院收治的8 1 例腦卒中患者,依據入院順序的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對照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齡為52~63歲,平均年齡為(57.5±4.9)歲,病程為5~80d,平均病程為(42.5±0.1)d;試驗組41例,男27例,女14例,年齡為53~63歲,平均年齡為(57.8±5.1)歲,病程為6~80d,平均病程為(42.6±0.1)d。納入標準:①均符合腦卒中的臨床診斷標準[4];②具有完整的臨床資料。排除標準:①無法積極配合完成治療過程;②治療過程中出現嚴重的病情惡化現象。家屬了解治療方式后簽署知情同意書,同時由醫院倫理委員會對本實驗進行監督;使用統計學軟件對兩組患者進行分析處理,結果顯示兩組患者之間的線性資料差異不顯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康復治療,即對患者予以降顱壓、活血化瘀、抗凝與抗感染治療等。試驗組采用中醫針灸治療,選取患者的人中、極泉、內關、尺澤、合谷、委中、三陰交等穴位,依據醒腦開竅針刺方式對患者進行針灸治療。在進行針灸前需要對患者進行循經絡按摩操作;按摩的主要順序為頭部、上肢、背后、下肢,每次按摩約15min。使用頭針,待針灸得氣后,輔助患者進行患處的活動,每日針灸1次,第1周連續針灸7d,從第二周開始每周進行4次針灸;若患者伴有口眼歪斜癥狀,則在上述穴位基礎上增加頰車、地倉、下關、迎香穴;若患者伴有舌強不語癥狀,則在上述穴位基礎上金津、玉液、廉泉、通里穴,每個療程為20d,連續針灸5個療程。在治療期間,需要依據患者病情的不同變化程度進行不同的穴位針灸。
1.3 觀察指標 ①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評價標準:顯效,受損神經獲得完全修復,肢體功能恢復正常,生活實現完全自理;有效,受損神經基本修復,肢體功能基本恢復正常,生活基本實現自理;無效,受損神經未修復,肢體功能未恢復正常,生活未實現自理。②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后1個月的生活質量(BI)評分、運動功能(FM)評分、平衡功能評分情況,生活質量評分與平衡功能評分依據改良Barthel指數[5]進行評價,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運動功能評分依據Fugl-Meyer運動評定量表[6]進行評定,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的運動能力越強。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BI評分、FM評分、平衡功能評分為計量資料,使用t檢驗,臨床治療效果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提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試驗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試驗組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5.12%(39/41)明顯比對照組80.00%(32/40)高,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
2.2 試驗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后1個月的BI評分、FM評分、平衡功能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BI評分、FM評分與平衡功能評分無差異(P>0.05);治療后1個月,試驗組的BI評分、FM評分與平衡功能評分明顯升高,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見附表。
腦卒中在臨床中十分常見,雖然其在較大程度上獲得救治,但由于患者的神經功能受到較大程度的不良損傷,因而在治療過后仍然產生較大的不良后遺癥,因此為有效提升患者的預后質量與生活質量,則需要采取良好的康復治療措施[7]。但由于缺少相關的康復治療技術與經驗,使得常規的對癥康復治療無法獲得良好的效果[8]。

附表 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后1個月的BI評分、FM評分、平衡功能評分比較(分)
隨著康復治療技術的不斷提升,目前臨床中多采用針灸的方式進行康復治療。采用針灸的方式能夠在較大程度上起到調和陰陽、扶正祛邪與疏通經絡的效果,有利于建立側支循環,從而能夠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環情況,同時由于此種方式無需患者服用藥物,因而能夠在較大程度上避免對患者造成不良影響,加強對患者的保護,與常規的康復治療效果相比,針灸能夠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康復效果。依據本項研究結果表明,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顯著提升至95.12%,并且治療過后的BI評分、FM評分與平衡功能評分明顯升高,原因在于通過針刺相關的穴位能夠有效地調節患者機體的氣血運行;同時通過采用頭針治療,能夠在較大程度上使患者獲得擴張血管的效果,進而能夠增加血流量,并且頭針能夠對周圍循環狀態進行良好的改善,對感覺功能進行良好的激活,因而能夠提升患者的神經修復效果,最終有效地提升患者的肢體運動能力。
綜上所述,本研究認為中醫針灸在腦卒中康復治療的應用具有顯著的臨床效果,不僅能夠提升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同時能夠提升患者的BI評分、FM評分與平衡功能評分,且作為臨床中康復治療腦卒中的首選模式。但臨床醫生仍然需要加強對針灸方式與疾病的研究,從而能夠更進一步提升患者的康復效果,使其恢復機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