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中山市黃圃人民醫院(528429)黃紅霞
1.1 一般資料 將2018年5月~2019年4月期間的9.例在我院接受泌尿系統結石治療的患者隨機分為兩組。研究組男34例,女11例,年齡26~45歲,平均(33.1±2.3)歲,病程5~17個月,平均病程(10.8±2.4)個月;對照組男30例,女15例,年齡30~50歲,平均(39.8±1.9)歲,病程4~16個月,平均病程(10.6±2.2)個月。所有患者均知情且同意本次研究。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同時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的準許。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護理干預,主要為及時監測患者病情,進行合理的飲食干預并保持治療環境的清潔與衛生。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心理干預的模式:①護理人員在與患者進行交流與溝通的過程中,要耐心細致,并且對于患者的傾訴要認真聆聽,在交流的過程中,使患者能夠充分發泄自己的不良情緒,并鼓勵患者對于自己的疼痛情況進行及時的描述,進而降低患者因疼痛導致的焦慮情緒,從而能夠積極樂觀的面對治療。②護理人員應依據跟患者間的交流而進行適當的心理狀態評估,并對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進行合理疏導,通過對成功案例的講解增加患者的自信心。穩定患者的不良情緒,從而使患者保持輕松愉悅的狀態,加強對疼痛感的耐受程度,同時利于良好護患關系的確立。③對患者采取相應的健康宣教,詳細地向患者講述疾病的相關知識以及導致患者疼痛的原因,使患者明確檢查的重要性,對患者的病情以及治療進展進行詳細說明,從而使患者的心理負擔降低,疼痛感得以緩解。④當患者疼痛發作時及時,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并通過與家屬間的配合多聊一些患者感興趣的內容,因而有效降低患者對疼痛的注意力,從而使疼痛情況得到進一步緩解。
1.3 觀察指標 采用視覺模擬量表(VAS)對患者疼痛的情況進行評分比較,總分10分,0分表示患者無疼痛感,10分代表患者疼痛感劇烈,≤3分代表疼痛情況緩解,并分別比較兩組患者在3h內、3~8h、9~15h、>15h期間疼痛緩解的效果。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應用SPSS18.0進行分析,其中計數進行X2檢驗,計量進行t檢測(±s)檢驗,P<0.05提示有顯著差異。

附表 比較兩組患者疼痛緩解的效果(例,%)
2.1 兩組患者的疼痛情況對比 研究組患者干預后疼痛評分(2.3±0.8)與對照組(5.6±1.4)比較顯著降低,疼痛緩解的時間(5.1±1.5)h顯著少于對照組(8.1±2.0)h(P<0.05)。
2.2 兩組患者疼痛緩解的效果對比 研究組患者疼痛緩解的情況與對照組比較顯著較好(P<0.05),見附表。
經有關研究發現,患者的疼痛程度大多與注意力、個人經歷以及精神等方面具有相關性,是一種個人的心理感受[1]?;颊哂捎谌狈μ弁匆约懊谀蛳到y結石的正確認知,因此會出現焦慮以及擔憂的情況,使患者疼痛的情況加劇,相關知識豐富以及具有疼痛經歷的患者,大多對于疼痛具有較強的耐受力[2]。護理人員在干預過程中設法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使其疼痛感得到有效的緩解,因此心理干預的實施至關重要。本次研究顯示:研究組患者干預后疼痛情況與對照組比較顯著降低,疼痛緩解的時間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患者疼痛緩解的情況與對照組比較,顯著較好(P <0.05)。充分說明合理有效的心理干預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疼痛的情況,同時縮短患者疼痛的時間,對疼痛的緩解效果顯著。融洽的護患關系有助于消除患者緊張以及陌生感,從而有效地減輕患者心理壓力,合理有效的健康宣教有助于患者正確面對疾病及疼痛情況,從而避免不良情緒的出現。因此,對泌尿系統結石患者在護理的過程中,應當采用個性化、針對性的護理模式,進而對患者進行積極有效的心理護理。
綜上所述,采用心理干預的護理模式能夠有效的緩解泌尿系統結石患者的疼痛感,促進治療效果的提升,進而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有效改善,利于臨床推廣。